
关注:低空经济
建议:一是挖掘现有智能装备制造和新能源产业潜力,编制低空产业链招商图谱,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园或孵化基地,引进、培育、孵化一批优质科创企业,形成集群效应。
二是开辟低空旅游航线,打造低空文旅项目,拓宽低空设备公共服务,辅助开展医疗救护、行政执法等服务应用。打造空中物流配送生态圈,丰富低空经济的新业态。
三是建立配套支撑体系,打造低空三维空域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低空服务保障中心,支持本地高校与各类创新研究院、航空专业高校联合办学,构建多层次低空经济人才梯队。
市政协常委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谢聪颖:
建设高水平肿瘤专科医院

关注:医疗服务
建议:一是强化政府主导,推动实现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高效统一的政策协同、信息联通、监管联动,推动建设一家辐射浙南闽北地区的省属三甲肿瘤专科医院。
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加强肿瘤学科发展规划的前瞻性和系统性,建设肿瘤专科紧密型医联体,做好全市肿瘤整合防治网络建设工作,建立全市肿瘤整合防治网络。
三是加大人财物投入力度,打造人才队伍,更新高端设备,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建立肿瘤专科特色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体系,推动肿瘤诊治能力提升。
市政协委员
民建浙江省财政金融委员会副主任
申万宏源证券温州营业部总经理江衍妙:
培育温州“朝阳产业”新动能

关注:银发经济
建议:一是加快建立多部门协同发展机制,尽早制定我市银发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具体行动、政策举措等,探索银发经济的统计标准、统计分类、统计核算等。
二是加快发展银发经济子行业,加快培育银发经济市场主体,推动龙头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组建银发经济研创联合体,协同开展技术攻关。
三是加大配套要素支撑力度,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强化普惠养老金融服务供给,严格落实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强化涉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市政协常委
九三学社温州市委会副主委
温州市水利局副局长吕庆雷:
助推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

关注:港口建设
建议:一是简化流程激活民资,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港口经营及基础设施项目,释放民营企业活力,努力提高海铁联运水平,加速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加强沿线市县合作,金丽温三地联合制定产业及物流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温州港与宁波舟山港、金华国际陆港的港务、关务、船务一体化改革,增强产业物流互补。
三是明确战略发展方向,坚持以先进港航设施为基础、以近洋航线资源为特色、以高端航运服务为支撑,增加近洋国际航线,加快打造近洋国际航运中心。
市政协委员、致公党温州市委会常委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黄云碧:
推动温州旅游转型提质

关注:旅游发展
建议:一是宣传赋能,依托传统媒体、新媒体、官方媒体和自媒体互促共进,利用海内外温州人资源和我市海外传播平台,吸引更多游客。
二是文化赋魂,打造多元融合文化场景,增强旅游文化内涵,做强演艺活动和文创产品,延长旅游产业链。
三是业态赋形,创意化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服务环节,活化利用工业园区,形成工业旅游、研学旅行等多业态文旅新方式。
四是交通赋力,促进东部海洋旅游提质增速,开发适合自驾及露营的旅行路线,织密旅游交通线路,方便游客出行。
市政协委员
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温州日报时政新闻部主任姜巽林:
在“千年商港”看见“世界的温州”

关注:文化建设
建议:一是树牢“保护第一”理念,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契机,根据上位法修订情况,适时启动立法保护。加大宣传力度,夯实公众参与基础。
二是找准“活化利用”密码,融入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把握文博行业数字化东风,引导遗址公园与产学研平台、机构密切合作,促进产业多元融合。
三是拓展“城市营销”途径,发挥“人”的优势,加强“城”的联动,借助“媒”的力量,充分展示“世界的温州”开放、包容、多元的国际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