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普惠托育,是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近日,苍南县政协积极响应这一民生关切,围绕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开展“请你来协商”活动。 据悉,苍南县3岁以下婴幼儿约1.3万余人,全县已备案托育机构95家,托育服务乡镇覆盖率达88.89%,构建了4037个托位,其中普惠托位占比81.79%,初步形成了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听取苍南县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后,政协委员纷纷发言,剖析当前苍南县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建设遇到的具体问题,并就完善财政补贴机制、建立人才机制、创新托育发展模式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服务供给要更灵活多元!”县政协委员、苍南县科协副主席郑海鹰建议,积极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站”,盘活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活动室等公共空间,打造小型化、便捷化托育点,推出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周末托等多样化“服务套餐”,精准对接家庭差异化需求。 县政协委员、苍南县藻溪镇副镇长李晓霞呼吁推进托班设置标准化,明确托位、师资配比,同时挖掘供给潜力,新建幼儿园应同步配建托育机构,鼓励现有园所通过改扩建增加托位,实现托幼一体协同发展。 “人才是托育服务的关键支撑。”县政协委员、浙江爱立森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黄雯雯提出,要联合高校开设托育专业,强化本地人才培养;依托县妇幼保健院打造“医育结合培训基地”,开展实操培训并给予补贴;增设“婴幼儿发展指导师”职称序列,拓宽职业发展通道,让从业者有奔头、留得住。 县政协委员、北京苍南商会副会长李舜利聚焦“医育融合”,建议在县人民医院与妇幼保健院规划建设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整合早期发展、儿童保健、人员培训等功能,组建专业医疗照护团队,为婴幼儿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县政协委员、苍南中学教师郑伟民建议,构建县级托育服务信息平台,整合机构查询、预约报名、健康档案、安全监控等功能,实现“一键入托”;建立婴幼儿电子健康档案,联动妇幼保健系统,做到发育异常早发现、早干预。 现场,苍南县卫健局、教育局、财政局、编办、人社局等相关单位进行现场回应解答。 苍南县副县长苏海鸥充分肯定本次协商成效。她指出,要统筹谋划,优化托位布局,加快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健全部门协同机制;要强化政策支撑,完善财政补助,优化运营环境,推动托幼一体化;要聚焦人才培育,构建培养体系,畅通职业通道,强化医育结合,切实推动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
苍南县政协主席叶信迪表示,发展普惠托育是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抓手。要加快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从服务保障、政策配套、经济支持等方面综合施策,切实为家庭减负、为生育护航。苍南县政协将继续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广聚共识,合力推动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助力民生福祉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