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 全会日程 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大会简报 大会资料 全会报告 媒体聚焦
温州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简报(第9期)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温州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秘书处


■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小组讨论综述(1

 

1月20日下午,致公党、侨联、九三学社、科协、台联、科技等界别委员和列席人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温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条例(草案)》及其他有关报告展开热烈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及建议。

马永信委员:市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重点突出,总结成绩客观全面,制定目标科学合理,部署工作务实有力,是一份提信心、暖民心、聚同心的好报告。作为市政协委员,一要聚焦“强城行动”,立足岗位,勇担“强城有我建新功”的使命,以高质量履职不断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要聚焦“三大产业”,关注温州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推进人才科技教育融合发展。三要聚集“新质生产力”,精准选题,深入调研,提出更多高质量的意见建议,为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全力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贡献智慧力量。

李跃国委员: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详实。一是目标明确有奔头,在温州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冲刺“双万”城市可触可及。二是数字赋能有支撑,一组组精准的数据展现了温州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三是内容实在接地气,推行城市道路“最多挖一次”等内容契合民心。

王威委员:围绕青年的婚恋问题,建议:一是拓展青年交流渠道,联动各方资源,搭建青年线上线下交流交往活动平台。二是强化婚恋观引导,精准聚焦单身青年现实诉求,提供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婚姻辅导服务。三是加强政策扶持,针对新婚家庭出台购房补贴政策鼓励企业通过自办、校企联动等方式,扩充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数量

王任静委员、刘苇委员:建议多途径做好服务青年工作,着力解决交友、婚恋等问题,努力吸引更多台湾青年人士来温创业就业。

王会林委员、李雪雁委员:为加强基层台联会建设,建议:一是做好组织换届。二是优化台联服务,加强与在温台胞的沟通联系。三是拓展工作渠道,台办要为基层台联组织、参与涉台活动创造条件、提供平台。

刘凌然委员:建议充分利用民革优势资源,推动基层民革更多地参与到对台工作中,开展台商台胞法律服务等特色服务活动,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作出贡献。

周丕竹委员:建议政府重点做好乡村人才和资金引进;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做好事前预防,降低行政败诉率。

周百番委员:音乐文化节在推动城市文化与旅游繁荣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议:一是打造特色化音乐节,因地制宜创新音乐节的内容和形式,打造我市独具特色的音乐节文化品牌。二是扶持本土音乐产业,培育本土音乐企业、音乐工作室和独立音乐人,并推动本土音乐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叶环委员:立足健全教职工急救培训系统,建议: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各级学校将急救设施的配置和维护纳入学校建设规划。二是组建专业宣讲团,定期开展教职工急救知识的宣讲演示和培训指导,建立教职工BLS技能考核办法。三是健全设施配置,在学校足量安置AED,并在导航或微信上显示设备位置,方便迅速拿到。

刘海平委员:为温州充分发挥“后亚运”优势,建议:要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加大亚运场馆周边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投入,完善设施对外开放管理制度。二要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开发具有亚运元素和温州特色的文旅线路和产品,举办各类高水平体育赛事。三要推进合作交流,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体育文化交流互动,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要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培养建设。

翁雅谷委员:聚焦市级路网综合监测平台建设,建议:一是建设市级层面路网重点结构智慧监测大数据平台,同步推进市级数字公路基础底座建设。二是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政策制度体系地方标准化管理和技术组织建设。三是推动公路资产数字化,依托BIM数据对公路资产进行数字化记录和管理,构建智慧养护平台。四是加强政策支持和激励,大规模更新交通基础设施,提高基础设施联网率。

李如贵委员:为加快建设温州工业博物馆,建议:一要做好顶层设计,编制《温州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二是打造特色工业文旅品牌,利用博物馆工业文化资源,升级“工业+文旅模式。三是培育工业文旅产品链条,建立温州产品体验消费平台,打造引领消费潮流新地标。

李利义委员:立足加强我市医院安全防范体系建设,建议:一要配齐金属探测器等安检设备,防止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医院。二要完善安检流程和模式,合理设置安检口,实施高峰分流制度,开辟快速入院绿色通道。三要强化警医联动,公安机关要加强指导医院开展安全检查、巡逻防控、突发事件处置等,推行民警进医院,建立警务室。四要设立医院安防考核制度,把安防体系建设纳入等级医院评审和复评考核指标。

陈辉委员:为中国 (温州) 数安港建设,建议:一是深化数据应用场景融合构建产业数据共享生态,建立产业数据联盟,制定数据共享标准和规范。二是优化数据安全与价值开发协同机制加大对数据安全技术研发的投入。三是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制定详细的数据要素市场交易规则。四是加强数据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高校数据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建立数据人才培训基地,开展面向社会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陈孝敬委员:为提升温州人才吸引力,建议提高人才服务意识,加快人才相关政策落地,推进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实现“百万人才聚温州”。

朱仁武委员:立足借助大罗山天然优势打造具有温州特色山野赛事,建议:一是明确山野赛事定位,打造集体育竞技、休闲旅游、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赛事活动。二是明确赛事内容和形式,设置山地越野跑、山地自行车赛、徒步、攀岩等项目。三是明确山野赛事组织机构,组建由相关政府部门、体育协会、媒体单位组成的赛事组委会机构。四是加强山野赛事宣传推广,提高赛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杨加付委员:聚焦以问题为导向夯实社区治理,建议:一要规范社区事项准入制度,推动社区工作重心回归服务本位。二要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强社工培训,建立健全优秀网格员晋升社工机制,完善薪酬制度。三要提升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建立群众参与治理和群众评议社区机制,形成多方参与的共治机制。

卓湘茹委员:围绕遏制职业索赔行为,建议:一是建立多部门综合治理机制,汇聚市场监管、信访、司法、法院、检察院等各方力量建立联合处置机制,搭建全市统一的投诉举报异常数据平台。二是严厉打击职业索赔牟利违法行为,加大侦查力度和判决力度。三是出台地方性法规,将“职业索赔”问题列入立法调研,明确职业索赔行为认定标准和职业索赔人的法律责任。

叶辑松委员:为全力建设制造强市,建议:一要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实施制造业投资倍增行动。二要借力“世界一流强港金南翼”建设,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绿色循环为主的万亿规模临港产业,构建核两地多点”新能源产业总体布局。三要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提质建设一批数字经济产业园。四要优化制造业发展空间,用好用足全市36万亩工业产业区块线低效用地再开发全国试点政策,科学设置化工业园区

陈瑜委员:针对国内外身份信息不一致的侨胞在温落户难的问题,建议:一是贯彻执行省市相关利好政策;二是对标省内及长三角城市,优化留学人员回国发展优惠政策;三是建立华侨回国定居+落户一件事联办机制,由侨办与公安部门并联审批后以内部流转信息和线上推送材料代替线下办理

王小波委员:温州在推动低收入家庭帮扶从兜底型保障向发展型帮扶转变过程中,暴露了一些问题和困难,建议:一是完善组织体系,联动职能部门和社会资本建立“助联体+联盟,形成帮扶合力。二是坚持智慧赋能,依托市公共数据平台,健全风险预警与应急救助体系。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建设推广“工疗车间”“共富工坊”等项目

翁蔡恩委员:为增强温州涉外国际商事法律服务,建议:一是构建涉外商事法律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二是大力培养国际商事法律人才支持温州各高校开设涉外法律专业课程,积极开展法律执业人员的外出交流学习、业务培训等活动。三是增强服务保障,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资助律所和企业开展涉外商事法律活动

赵丽春委员:建议加大青年侨领培育力度,出台指导性意见,设立专项资金,推动青年侨领发挥更大作用。

黄宗耀委员:建议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一是完善制度文件,明确增设住宅电梯项目的条件和相关政策,并督促各县(市、区)同步优化二是强化组织体系组建由住建、发改、财政、资规、消防、市场监管街道(社区)等部门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三是落实支持保障,提高财政资金补助力度,简化项目审批流程。

戚文驹委员:为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建议加强青年群体的创业服务、指导工作,制定出台青年回归创业政策,进一步完善青年工作载体,强化思想引领。

李传武委员:立足汽车零部件电动阀化和智能化发展,建议:一要深挖传统企业,促进技术创新,带动转型。二要将研发团队迁移到人才聚集地,为企业招纳更专业的人才。三要加大资金投入,通过产学研,增加创新力。

许方程委员:围绕“新农人”发展,建议:一要建立培训需求档案,制定新农人需求计划并优化培训方案。二要优化培训资源配置,建立资源统筹调配机制,引导社会资源参与。三要加强全链条式服务,健全新农人”培养发展扶持制度完善职业新农人”人才认定政策建立跟踪服务团队,确保新农人健康发展。

钢委员:为推进温州特医食品产业发展,建议:一是加强知识普及,宣传特医食品常识,提升公众认知度二是加强全科医生和专业营养医师培养三是加强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宣等违法行为。

谢新宇委员:立足以科技创新引领建筑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议:一要加强建筑业科技创新基础投入,搭建科创平台,完善创新激励体制。二要加快应用与适用技术研究依托各级研发平台,推进高水平科技成果研究转化三要加快建筑业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强化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合作,积极培育建筑业专精特新企业。

戈睿佗委员:围绕保障患者用药权益,建议:一要加强仿制药临床三期试验研究,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二要健全药品质量监管体系。三要畅通原研药购买渠道,保持原研药的备货量。四要建立健全处方流转管理制度。

潘成松委员:立足传承“三瓯两雕”,推进温州工艺美术发展,建议:一要培养人才,建立工艺美术职业高校,搭建人才梯队,设立工艺美术评奖机制。 二要加快建设温州工艺美术馆综合产业园区,定期举办博览会,努力打造全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基地。多形式举办讲座培训和展演等活动,提升市民对工艺美术的兴趣和参与度

金尚福委员:建议医疗单位差异化发展,基础疾病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治疗,疑难病症分配到三级医疗机构,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运用。

谢尚利委员:要加强温州各县(市、区)地下管网信息平台建设,构建高效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系统,实现实时监控、智能预警和快速响应,做好平台维护和信息贯通。

吴伯豪委员:为推动温州湾新区港口发展,建议:一要规划建设瓯飞北片港口工程。二要暂缓迁移龙湾多用途码头。三要推进滨海大道道路拓宽(下穿通道/高架)建设新建瓯飞至灵昆公路桥,改善交通条件。

陈知龙委员:要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淡水养殖产业,建议:一应借助高校院所资源,科学制定生态淡水养殖产业发展规划。二应做强大水面生态养殖产业,发展净水渔业,打造域内精品品牌。三应大力发展智慧化循环水养殖产业,加大养殖主体招引力度,支持苗种生产企业建设智慧化渔场。四应强化淡水养殖技术指导培训,推广先进模式,加快人才培育。

施晓伟委员:围绕打造温州“科研仪器+产业资源共享中心,建议:一要建立与省平台连接的温州市产业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二要引导和支持各区域产业集聚区分步打造共享中心组建共享联盟,拓宽科研仪器共享服务的覆盖面和利用范围。三要研究制定考核管理办法,加强政策、资金支持

邵和助委员:围绕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建议:一是加强高等教育投入,完善高等教育投入保障体系和经费使用绩效评价机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二是激发高校科学研究动能,加优化人才政策,吸引更多优秀的国内外学者和技术专家来温工作。三是促进高校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研发机制,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四是优化学科结构,高校要增加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学科和专业。

耿武军委员:聚焦温医大、瓯江实验室、中国基因药谷三方共建生物医药与再生医学科教融合学院,建议:一实行人才双聘双用机制。二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与高端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三要加强设备共享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四要加强知识产权共享机制建设五要推进联合研发与技术攻关合作机制。六要完善科技成果联合发布、共享转化机制。

黄子龙委员:围绕城市规划,建议加强城中村改造的全局谋划,加快温州高铁东站建设,完善文昌路机场大道、瓯江路的交通道路网

姜国忠委员:聚焦提升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品牌,建议:一是在组织实施上,充分发挥世界青年科学家联合会秘书处业务总部的主动作用,进一步理顺经费保障、组织架构等方面的关系。二是在内容策划上,更加着眼国际前沿,进一步扩大品牌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三是在办会成效上,聚焦青年科学家关切,争取中国科协和世界青年科学家联合会的高端资源。

雷京卫委员:建议在《温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条例》中增加“本条例所称儿童,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避免误解。

朱勇敏委员:针对《温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条例(草案)》,建议:一是在校内校外增加科技教育元素,培养儿童科技素养。二是完善儿童科技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儿童提供家门口”的科技教育服务。三是加强完善科技教育安全条例,确保儿童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的身心安全。

金建成委员、曾瑞华委员:为打造儿童友好城市,建议:一是加快更新儿童公共游乐设施,采用行业内较先进、新颖的设备。二是强化校园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三是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助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董敏钗委员:针对提升我市特殊学生随班就读质量,建议:一是建立陪读助教的教师培训和认证体系,增加陪读助教教师储备,规范对陪读助教队伍的管理。二是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帮助有需要的家庭便捷申请合乎资质的陪读助教。三是建立政府与社会协作的长效机制。

列席人员李月萍: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数据详实,体现了政治性、前瞻性、指导性和时代性,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令人振奋。

列席人员周云龙:立足温州AI数据人才紧缺,建议各高校学院加大AI数据人才引进和培养

列席人员丁仕定:建议做好华二代华三代华文教育,夏令营时间调整到一个半月或者两个月。

列席人员王璋弟:建议市政府加强十五五重大项目的谋划。

列席人员朱国栋、叶雪萍:建议整合侨青、侨商资源优势,打造跨境电商服务平台。一是强化侨青人才沟通培养,搭建精准化人才信息库,开展定制化培训。二是推动侨青助力跨境电商市场拓展利用侨青海外网络拓展销售渠道。三是构建侨青参与的跨境电商服务生态建设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设立跨境电商产业基金。

列席人员李子剑:建议相关部门采取积极举措刺激消费,推动温州的消费市场更加红火。

列席人员姜明:关于温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建议:一是加强城市空间规划,在公园、社区等地合理规划建设集运动、学习、娱乐为一体的儿童专属空间。二是加大对教育薄弱区域的投入,增加优质师资的调配,丰富拓展课外实践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