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 全会日程 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大会简报 大会资料 全会报告 媒体聚焦
加快推进温州智能谷建设 打造省级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先导区金名片——郭建东委员的发言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提案委


当前,人工智能产业正成为新一代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中国(温州)智能谷作为我市“一港五谷”重要战略平台,是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集聚区,目前已经汇聚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长三角服务中心、中科先进技术温州研究院、中关村信息谷集成服务温州赋能中心等一批高能级科研平台,吸引抖音等508家企业入驻。202412月,温州智能谷作为通用型人工智能示范区被纳入浙江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意味着智能谷未来将承载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任。但是面对国内外城市人工智能产业的激烈竞争,智能谷要想真正打响人工智能产业这张金名片,还面临不少问题:

一是顶层设计还不完善。全市人工智能产业“一盘棋”的资源配置机制尚未形成,各县(市、区)发展同质化特征明显,难以在全国人工智能产业“追逐战”中脱颖而出。智能谷的特色定位还不够鲜明,产业发展细分领域路径不清晰,影响企业集聚协同发展。与省内先导区产业集群相比,智能谷品牌辨识度还不高,区域竞争力有待加强。

二是赋能效果还不显著。对比国内其他人工智能产业平台,智能谷整合资源的能力相对较弱,缺乏牵引性、龙头型项目支撑,影响头部企业招引。应用场景开发成果较少,业务场景数据基础支撑不足,技术研发及转化相对薄弱,产业规模与先导区差距较大。

三是配套服务还不齐全。智能谷孵化器落地七都岛,目前与周边各大交通枢纽联系不够紧密,通勤成本较高。智能谷园区内生活配套和公共服务较缺乏,人才公寓短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保障不强,吸引社会资本效果不佳。

为此,建议:

一、完善顶层设计,打造人工智能产业新地标

强化市政府统筹协调作用,明确智能谷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支持智能谷加快实施研发核心技术、打造创新平台、构建应用场景和培育产业生态等。成立市级协调机构,加大对智能谷的指导支持,制定发展规划、产业路径,共同推进支持智能谷供给侧资源的落地及相关问题解决。建立常态化向上对接机制,积极争取纳入省部级合作项目,争取省部级专项资金。

二、推进区域统筹,构建人工智能产业新场景

推进市直各有关部门对智能谷所需资源的开放使用,成立市级人工智能场景统筹调度中心,定期发布人工智能场景需求清单、能力清单,引导智能谷企业与周边县市应用场景、建设单位深入合作。组织推进高水平人工智能场景创新活动,为场景供给方、研究机构、企业、投资机构提供高端交流平台,加强场景创新主体交流合作。出台专项激励政策,每年评选推广优秀行业应用场景,把七都岛打造成区域标杆性的“人工智能场景体验岛”。

三、强化要素支撑,提升人工智能产业新动能

建立温州市域人工智能企业培育库,成立规模较大、合作面更强的产业及科创基金定向支持‌智能谷建设,引导全市企业资本参与智能谷发展。加大基金招商力度,靶向招引头部企业项目、已经接受首轮融资的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的创新型项目和优质团队,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在温产业化。拓宽人才政策范围,组建高校企业人工智能合作联盟,建立弹性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支持将智能谷内人才的继续教育和技能提升纳入全市人才专项基金使用范围。

四、加速设施建设,筑牢人工智能产业新底座

加快完善智能谷周边生活配套,打造集居住、工作、娱乐为一体的综合街区,增强人才归属感。完善市级层面的跨部门协调机制,推动孵化器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将七都岛作为市政府智慧交通试点区域,协调市城发将七都的空置房产用于人才公寓。加快推进‌高速网络、云计算平台、算力资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谋划打造瓯江人工智能产业带,实现‌智能谷与瓯江新城的双向赋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