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 全会日程 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大会简报 大会资料 全会报告 媒体聚焦
加强医疗数据要素治理 助力温州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卢明东委员代表农工党温州市委会的发言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提案委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入健康领域,医疗数据资产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核心资源,更是驱动生命健康产业迈向新高度的关键动力。生命健康产业是我市5+5+N”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医疗数据的产业化应用,在系统集成、互联互通、数据统一等方面初显成效,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信息系统建设滞后,智慧化亟需升级。目前我市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大多于2016年之前开发建设,功能难以满足智慧医院和产业化需求。我市电子病历等级低,各家医院各类业务版本多达20种以上,兼容性较差,导致医护人员获取信息及操作不便,群众智能化就医体验感差,更无法满足大数据分析应用。

二是标准化程度不高,结构化亟待完善。目前我市医疗数据格式不统一,关键信息不全,数据标准缺失,海量的医疗数据以孤立个体存在,难以满足科研或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需求,无法把数据转化成医疗产业资源,导致医疗数据在健康产业应用受限,阻碍医疗数据要素这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升。

三是互联互通有堵点,协同性亟待破局。部门之间出于信息安全、规避责任等原因,不敢或不愿共享数据。各家医疗机构和医院内部数据归口也不一致,难以实现高效整合。公安、民政、人社、卫健、医保等部门数据资源没有有效整合,无法深度挖掘、集成应用,制约了全市医疗数据资产应用场景的拓展。

为此,建议:

一、高起点持续推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由市卫健委和大数据局牵头进行统筹,加快建设基于微服务架构下的信息系统,切实做好项目管控、推进数据基础架构建设。医院要加大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提升内部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服务水平。建强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推进公卫信息、医疗病历、健康档案、医保社保等对接,动态归集全市个人诊疗记录、健康体检、献血用血、疫苗接种等数据资源。

二、高水平推进医疗健康数据标准化和结构化

医疗机构按照“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负责校验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全面提升数据质量。依循医院信息平台功能指引和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采集规范,提高数据标准化水平,并督促其按时、保质共享数据至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指导医院构建标准的结构化专病库,完成肿瘤、两慢病等常见专病数据库建设,运用前沿技术清洗、治理专病数据,并将其转换为符合临床科研和产业化要求的标准数据。

三、高要求推动医疗健康数据开放共享

打通部门间的隔阂,推动完成数据共享与医疗机构接入改造,将医疗信息前置到预约挂号系统、互联网医院系统等。在提升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真正的有限共享,如医保社保、医疗病历和公共卫生等数据的共享与集成。制定医疗机构应用温州医疗健康数据互通工作方案,明确接入方任务清单,遵循“统一规范、统一接口”的原则,完善卫健数据标准、接口规范及政策法规,同时实时监测数据质量、共享交互等情况,确保共享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强化隐私保护,建立健康数据调阅授权制度,采用信息脱敏、信息加密、防篡改等技术,并接入人脸识别系统核验身份,增设预约挂号平台审核、短信验证码验证等方式授权调阅健康档案。

高质量的医疗数据不仅能够支持医疗决策,还能为临床研究、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我们要整合资源、多措并举,切实将医疗数据转化为资产价值,驱动温州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