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丽温开放大通道链接以温州港为核心的世界一流强港金南翼和金义国际陆港枢纽,是省域高水平全面开放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温州长远发展、事关浙南区域协同发展的一件大事、要事、紧事。其中,温州港口使命重要,但对标我省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与宁波舟山港的相互促进而言,目前温州港尚未显现出其强大的支撑作用,截至2024年12月,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45.37万标箱,仅为全省的3.2%,在全国沿海21个主要港口中倒数第三位,未能形成良好的规模效益与港产城联动效应。主要问题有: 一是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影响港口能级发挥。温州港口布局比较分散,大吨级深水泊位建设相对滞后,未能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核心港区。港口后方集疏运通道一直是薄弱环节,状元岙疏港公路与城市交通共用330国道,金丽温关键通道上堵点断点依然不少,瓯江部分桥梁通航净空制约着1000吨级以上海轮通行,乐清铁路支线每天运力仅有2.5-3万吨,金温铁路货线运输效率还不高。 二是区域合作机制不畅,产业物流融合不足。温州与金华、丽水全方位合作需要加强,跨区域交通一体化联动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突破。金丽温三地产业结构关联度不紧密,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及跨区域合作空间较大。目前金华、义乌发往东南亚的大部分货物并未通过温州港出境,温州港与金华国际陆港之间尚未实现“一港通关”“转关如转场”。 三是外贸航线数量不足,港口竞争优势弱化。温州产业以轻工产品为主,集装箱生成量总体偏少,出口地分散在全世界各地,单靠温州货物贸易量难以维持较多的直航线。温州港目前只有近洋国际航线14条、内贸航线20条,而宁波舟山港的国际航线有252条。航线、航次数量少,直接导致大量货源流失,使温州港在区域港口竞争中对外开放优势日渐弱化。 为此,建议: 一、简化流程激活民资,加速基础设施建设 简化审批流程,打通民营资金投资渠道,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港口经营及基础设施项目,释放民营企业活力,全面融入大通道建设。加快建设状元岙港区5#、6#泊位,弥补8#、9#泊位因风电母港码头功能调整带来的影响。尽快启动乐清湾港区A区二期工程、状元岙港区1-4#泊位前期研究及项目审批工作。完善港区后方集疏运体系,努力提高海铁联运水平,加快建设洞头高速支线,提速高速支线与状元岙港区连接通道规划建设,推进金丽温铁路扩能提升工程,推动乐清湾铁路支线电气化改造。 二、加强沿线市县合作,增强产业物流互补 围绕金丽温开放大通道战略要求,金丽温三地联合制定产业及物流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为三地合作发展提供具体操作指引。加快温州港与宁波舟山港、金华国际陆港的港务、关务、船务一体化改革,推动建立跨关区协同监管机制,陆港联动互设异地货站,共享货运航线资源,开通高效的卡车班次,前移船务管理服务功能,力争早日实现“一次申报”“一港通关”。同时,针对金丽温大通道物流及外贸出口,出台相关补贴政策,引导货物经金丽温大通道由温州港出口。 三、明确战略发展方向,增加近洋国际航线 温州港是浙江海港“一体两翼多联”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省内港口统筹布局、协同经营。坚持以先进港航设施为基础、以近洋航线资源为特色、以高端航运服务为支撑,充分利用瓯江航道、货运铁路等集疏运网络,加快打造近洋国际航运中心。系统分析金丽温及周边地区贸易进出口地及贸易货运量,增加需求旺盛的航线、航次。积极与省海港集团开展协商,一方面要全力承接宁波舟山港部分航线及货源转移,另一方面要发挥温州港区域距离优势,将部分东南亚近洋国际航线固定在温州港,为温州港口发展提供加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