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 全会日程 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大会简报 大会资料 全会报告 媒体聚焦
建设高水平肿瘤专科医院 打造区域医疗服务高地——谢聪颖委员的发言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提案委


恶性肿瘤是当前我市亟需关注和应对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温州地区肿瘤发病率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023年全市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为515.84/10万,肿瘤患者就医需求大,但温州本土肿瘤诊治能力与患者需求仍不匹配,导致大量肿瘤病患外地就医,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也使得温州市医保基金严重外流。主要问题有:

一是肿瘤患者需求与参保区域内就医不匹配。我市已将恶性肿瘤纳入门诊特殊病种保障范围的16种大类病种之一,但参保居民出市就医规模仍在不断扩大。根据2023年温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数据,2023年我市外出就医454.02万人次,医疗费用40.81亿元,肿瘤占外出就医前病种就诊量的91%。肿瘤患者大量外流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家属的陪护负担。

二是肿瘤患者需求与医疗资源分布不匹配。温州市现有三甲医院11家,但大部分集中在市区,部分县域医院虽设有肿瘤科,但收治晚期患者的占比明显高于早期患者,肿瘤患者的专业诊疗服务资源严重短缺,致使为数众多的肿瘤患者无法就近得到专业、系统和有效的治疗。

三是肿瘤患者需求与肿瘤诊治能力不匹配。综合性医院普遍对肿瘤科的投入不足,市内仅有4家医院配备直线加速器(杭州有20家,宁波11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肿瘤治疗需求。而与浙江省肿瘤医院等专科医院相比,温州市肿瘤医院存在政策体系不健全、学科基础薄弱、人才引进困难等问题。

202310月,市委市政府出台《温州市推进医疗高地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明确高水平打造临床重点专科的具体任务。要落实这一任务,必须立足温州建成高水平肿瘤专科医院,加强学科和人才团队建设,不断提升肿瘤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为此,建议:

一、强化政府主导,建设高水平肿瘤专科医院

在市委市政府主导下,整合省、市肿瘤专科临床和科研资源,发挥温州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在学科、教学、科研、人才上的优势,推动建设一家辐射浙南闽北地区的省属三甲肿瘤专科医院,打造浙东南沿海肿瘤医疗高地,吸引肿瘤患者回流,巩固“全省第三级”,勇攀“第二级”。助力肿瘤专科医院在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成果转化上‘蝶变式’发展。加强医改组织领导,探索对疑难、急重症肿瘤患者诊治实施优惠补贴、完善医保、价格等方面配套政策的协同保障机制,实现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高效统一的政策协同、信息联通、监管联动。

二、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全市肿瘤整合防治网络

加强肿瘤学科发展规划的前瞻性和系统性,根据温州地区百姓对肿瘤诊疗服务的需求,理顺市域内各家单位优质肿瘤资源的融合机制,使各要素发挥最大功效。建设肿瘤专科紧密型医联体,建立区域内三级医疗机构之间分工协作机制、双向转诊机制和激励约束相容的共享机制,推动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协同共享。做好全市肿瘤整合防治网络建设工作,锚定专病联盟、肿瘤早筛、联动医疗资源等重点工作,打通“防—筛—诊—治—康”全程化管理,逐渐形成“防筛在基层、诊治在市县、康复回镇村”的良性管理循环模式。

三、加大人财物投入力度,推动肿瘤诊治能力提升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盘活人才机制,举全市之力,打造一支高精尖人才领衔、结构合理的肿瘤医学人才队伍常态化梯次分类储备学科带头人及后备人才加大设备投入力度,打造肿瘤治疗重器,积极落地肿瘤质子治疗等标志性高端设备,提升肿瘤诊疗能力加大学科建设力度,以科研创新为驱动力,以肿瘤患者临床需求为导向,充分融合高校、政府、企业在科研转化、临床应用、成果推广等方面的优势,着力打造国家级高能级科研平台。建立肿瘤专科特色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体系,以数字化转型赋能肿瘤专科医院高质量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