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区政协
鹿城
龙湾
瓯海
洞头
乐清
瑞安
永嘉
文成
平阳
泰顺
苍南
龙港
首页
> 县(市)区政协 > 文成
     
 
揭秘荒野茶发展的背后故事,文成县政协委员带领大学生深度寻访!
【来源:文成县政协】 【 】 【2024年09月06日】

近日,文成县政协委员、省科技特派员、浙江大学教授王友明组织开展了天津外国语大学亚非语学院“吴农系语”实践路队活动。政协委员带领大学生实地走访、深度讲解,为大家揭秘文成荒野茶发展的背后故事。

茶产业是文成传统的农业支柱农业之一,是融自然资源禀赋、悠久历史文化、养生健康功效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也是山区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产业抓手。但近二三十年来,由于纯农经营难以维系、人群迁徙、自然灾害、地处偏远难以采摘等原因,文成县各乡镇很多老茶园存在无人管、无人育、无人要等现象,出现了大量荒野茶。 

“野生茶生长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符合‘有机茶’零污染标准,绿色健康,品质卓越。”在活动中,王友明为大学生们讲解道。

县政协委员毛振甫是浙江久佰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他向实践路队成员介绍,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初文成县茶园面积约4200亩,上世纪六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时期,茶园面积发展迅速;到1980年,茶园产业面积约31500多亩,是文成茶产业的辉煌时期,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茶园面积迅速下降,只剩下约14000多亩。目前,荒野老茶园地处高山地带,主要零星分布在巨屿、百丈漈、南田、铜铃山、公阳、周山等各个乡镇,面积约11000多亩。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文成发展荒野茶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文成的许多乡村是‘空心村’,因为人力不足,交通也不方便,山里老茶农的茶根本卖不出去,只能荒在山上,我们想合众人之力让荒野茶重新焕发生机。”文成县政协常委、浙江它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胡雄兵说道。

去年以来,文成县茶文化研究会高度关注荒野茶的开发。县政协主席、县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金红多次带队赴各乡镇开展荒野茶寻访和调研。今年3月底,文成县政协聚焦“助力荒野茶开发利用,促进共同富裕”召开了一场专题协商会,委员和各界爱茶人士及部门纷纷为荒野茶开发利用建言献策。

今年,胡雄兵与毛振甫合作成立共富性质的文成荒野茶研究发展有限公司,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向茶农们收购茶青,合力开发文成荒野茶。

从前期亲身考察调研、对接茶农、采茶做茶、品牌包装设计、注册商标等,两位委员前后历时四个多月,采集公阳、周山、巨屿、铜铃山、桂山、珊溪等乡镇的老茶,做成系列荒野红茶3000余斤。

“当时村里有个老人家找到我,他说已经20年没有靠这荒野茶赚钱啦,今年终于卖了几百块钱,特别高兴!”毛振甫委员回忆道。几百块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对于山区农民来说是切切实实的增产增收。

此外,文成县茶文化研究会还举办了二十四节气主题茶会,由胡雄兵委员负责策划,即在每个节气来临之际举办相关主题茶会,邀请来自不同行业的资深茶友共聚一堂,共品茶香、共论茶道、共商茶业。茶友们也希望能够通过二十四节气主题茶会持续稳定的开展,深入挖掘文成茶文化的历史内涵,借助系列活动以茶结缘、以茶会友,助力文成茶产业更好地发展。

“怎样更好地推广茶文化,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在茶叶开发过程中,技术、资金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去克服和解决,但我们会始终坚定地努力前行。”胡雄兵说道。

队员们表示,此次实践活动受益匪浅,并对文成荒野茶发展前景寄予美好的祝愿。

未来,文成荒野茶将继续秉承“匠心制茶,传承文化”的理念,致力于将更多优质、健康的荒野茶产品带给广大消费者,委员们也将持续推动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索山区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