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治理电动自行车违规乱象和安全隐患,不仅是基层的治理痛点,更是群众的迫切呼声。日前,瓯海区南白象街道政协委员履职小组召开“加快推进安置房电动车充电桩规范化改造提升”专题协商会,邀请市政协副主席、瓯海区委书记曾瑞华围绕安置房领域电动车充电桩规范改造提升事项,听诉求、谈举措、探提升。
南白象街道政协委员履职小组紧盯“安置房小区电瓶车规范停充”这一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瓯海区十大民生实事项目有关内容,动员政协委员深入治理一线、实地走访调研,并围绕搜集的提升成效、工作堵点、群众诉求等内容,组织商议、集体研讨,形成调研成果。
会前,与会人员实地走访南湖名邸小区,倾听了解小区内停充场地布局、场所规范改造、充电口加装等情况,同现场电动车车主进行了交流。
协商会上,区政协委员、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总校办公室主任周翔作为课题调研组领衔委员,汇报了课题调研情况。
随后,政协委员与小区代表围绕主题开展了热烈讨论,谈现状、讲问题、提建议。
区政协委员、北外附属学校副董事长、副校长赖石磊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对利用小区及周边区域加装充电设施予以规范;围绕“鼓励居民在公共场合充电”理念,合理制定公共区域充电收费标准。
区政协委员、南白象街道木角桥基督教堂主任牧师叶小莲建议,明确充电桩规范化改造提升第三方公司准入机制,合理赋权基层执法权限,理顺电动车违规停充处置流程。
区政协委员、温州市瓯海区吕志武游泳俱乐部总经理李文辉建议,形成有关部门、属地镇街齐抓共管的常态化联合监管体系,明确物业公司、业委会在电动车违停违充中的职责,并积极发动居民参与共治。
南湖名邸业委会代表叶剑建议,充分考虑业主行车需求,在小区电动车停充点出入口加装雨棚等设施;运用宣传手段,引导各业主自觉规范停车。
南盛锦园物业代表林燕建议,探索形成业主、业委会紧密合作的治理态势,继续盘活资源,通过加装充电设施、改造提升充停场所等举措,充分满足业主充电需求。
针对政协委员、小区代表提出的问题建议,区住建局、区供电分局、区消防救援大队、瓯海新城集团主要负责人从盘活空间、运营维护、专项治理等角度,逐一作互动回应。南白象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晓围绕会上提出的建设场地、基层执法、监管权责等问题予以回应。
曾瑞华指出,要深刻认识“民生议事堂”工作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不断强化做好“民生议事堂”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要聚焦“安置房电动车停充电服务”民生问题,做好全量排摸、空间全面盘活、建设全程规范、运维全力保障、违规全盘监管、经验全域推广等工作;要聚合力、提能力、激活力,高质量推进民生协商议事活动开展,真正让委员工作“活”起来、履职成效“实”起来。
市政协民宗委主任陈晓甜,瓯海区政协主席金衍光等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