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地分布不均衡、设施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 “基础体育设施的质量、种类有待提升。” “居民的科学运动知识比较欠缺。” “尽管体育赛事品类较多,但品牌赛事还未形成。” …… 6月13日下午,泰顺县政协召开十届十六次常委会会议,围绕“体育让生活更美好”开展专题议政性协商,为泰顺县的体育事业发展出谋划策,助推打造更加健康、活力四溢的“强城”。 近年来,泰顺县聚焦“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战略,深入推进“体育搭台、文旅唱戏、农业帮腔”的大融合建设。累计建成百姓健身房、多功能运动场、篮球场等各类体育场地3217个、总面积达86.85万平方米,培养世界冠军3人、全国冠军5人,泰顺籍运动员共获得市级以上金牌52枚、银牌40枚。 会上,7名县政协委员、行业代表围绕主题,从群众体育、体育设施、体育协会、体育活动、体育赛事、体旅融合、体育小镇等方面开展协商发言。 林永赣委员认为,要优化体育场所“建管用”,根据周边群众的体育需求合理规划体育场地,结合现有资源打造类似于“东溪头葫芦潭游泳基地”一样省钱好用的体育健身室外场地。 胡海淼委员建言,要深度融合“体育+旅游”,打造“有氧泰顺”赛事竞技游、“畲乡探秘”体旅奇妙游、“氡泉体验”康体养生游等体旅融合新品牌。 “室外各类球场及广场舞爱好者等受全年200天的雨水天气影响特别大。”仇叶剑委员建议,分批次对适宜改造的健身场地加盖雨棚,以满足群众雨天健身活动需求。 胡海胜委员建议,要规范体育协会发展,加强与社区、学校等合作,开展健身健美、亲子体育等惠及不同年龄层的体育课程和活动,进一步发挥协会的引领、带动、辐射作用。 “我县是全国唯一拥有全国象棋之乡、全国象棋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象棋特色学校三张金名片的县市区。”县象棋协会代表温兴远建议,增设全县幼儿象棋常规赛事,将象棋融入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建强后备人才队伍,打造泰顺特色体育项目。 “在运动员培养、培训和后续安置等方面,缺乏激励措施和保障。”钟宇秀委员提出,要尽快研究制定并出台落实现役运动员奖金和训练补贴相关政策,构建完善的就业安置体系,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泰顺竞技体育发展。 “赛事规模不大、影响力不足,要加强资源、赛事的统筹和协调,要更加体系和精准地明确‘百丈体育小镇’定位,发展绿色水上体育,聚力打造‘百丈体育名镇’。”郑建新委员认为。 针对委员的意见建议,泰顺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严炳宽表示,各部门要认真吸纳政协协商意见,转化为推动泰顺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泰顺县政协主席雷全勉指出,要聚焦“人”和“赛”两个关键,让泰顺成为近悦远来的健儿孵化基地、青春逐梦乐园;逐步建立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以体塑旅、以旅彰体,做好“体旅融合”文章,助推泰顺旅游高速发展、经济加速腾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