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瓯海区政协在谢灵运公园新闻文艺界别艺馨工作室召开“请你来协商——南戏传承儿童先行,打造瓯海传戏特色IP”专题协商会。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正努力打造“中国戏曲之城”,推动戏曲文化守正创新和担当起赓续传承的使命。瓯海作为主城区,依托婉韵文化驿站平台,以“传戏”之名,通过剧种保护、优质剧目创编、艺术人才培养等举措,高质量推进少年儿童戏曲文化创新发展。为使“瓯海传戏”行稳致远,区政协成立调研组,以“南戏传承儿童先行,打造瓯海传戏特色IP”为主题,开展实地调研、座谈交流和专家咨询活动,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会上,受邀的政协委员围绕协商主题,从儿童戏曲传承发展,打造戏曲文化高地、南戏进校园、编撰戏曲教材等方面建言献策。 区政协委员、区政协专职常委孙小丹建议,重点在“怎么传”上深耕厚植,在空间维度、活动载体、人才培育等方面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全方位构建瓯海戏曲文化培育发展体系。 区文联副主席周吉敏围绕“打造戏曲文化高地”建议,建好“董每戡纪念馆”,举办董每戡戏曲研究高峰论坛,创设董每戡戏曲理论奖。 区妇联副主席夏腾腾建议,要抓住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契机,助推“瓯海传戏”焕发持久生命力 区政协委员、区教育局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科员潘爱锋建议,要在中小学阶段传承与弘扬南戏文化。 温州市越剧院演员、婉韵文化驿站负责人潘婉婉建议,通过编撰《戏曲文化与中小学越剧普及读物》教材,激发更多青少年对戏曲艺术的兴趣与热爱。 景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郑奇灏建议,要在普及、传承、转化上再下功夫,让传统戏曲有人演、有人看、有未来。 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文广旅体局等相关部门就具体问题作出回应,2位专家学者作点评分析。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温州市和合文化促进会会长柳升高建议,要高位谋划,找准突破口,提高国际视野,深入挖掘温州南戏资源,让南戏走进百姓生活。 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戏曲音乐学会理事蔡南正建议,要精心策划,结合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推动“南戏故里”品牌走深走实。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晓立充分肯定了此次协商会,并指出,要提升南戏传承的组织化、系统化、品牌化程度,通过剧种保护、优质剧目创编、艺术人才培养等举措,持续擦亮“南戏故里”品牌。 区政协主席金衍光指出,要持续发力,加强戏曲文化的普及教育,让儿童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要创新瓯海传戏方式,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南戏知识;要加强与媒体、旅游等领域的合作,扩大瓯海传戏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要建立健全戏曲传承的长效机制,加强戏曲人才的培养和保护,做好政策与资金保障,让瓯海传戏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