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 全会日程 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大会简报 大会资料 全会报告 媒体聚焦
温州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简报(第2期)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温州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秘书处


■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一次小组讨论综述(1

 

1月28日下午,中共、工商联、经济界、特邀三组等界别委员和列席人员就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对两个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报告实事求是、鼓舞人心,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王达武委员:围绕传递积极信号和深化助企举措,提振企业家发展信心。在舆论上提供鼓励支持、在施策上为企排忧解难,全力营造适宜企业家成长、弘扬企业家精神的良好生态,推动企业家成为要素整合者、市场开拓者、创新引领者。

周基斌委员:常委会工作报告主题鲜明,站位高远。今年正值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建议:一是请市政协多指导县(市、区)政协开展政协工作会议。二是要聚焦三个“一号工程”,发挥政协三个职能多为助力经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三是要多邀请县(市、区)政协副主席列席市政协相关会议听取提案和意见。

吴昌亮委员:报告为基层政协工作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路径,树立了标杆。建议,一是履职平台要更加注重服务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企业家信心不足的问题。二是温州湾新区龙湾区作为全省政务服务政治化改革试点地区,需联动市政协力量,深入调研,提供指导性意见。

杨毅委员:报告内容详实,数据丰富,站位高远。针对具体工作,建议:一是要关注民生,涉及民生议题要更好更广泛地去收集民意。二是要关注企业,选择若干企业作为长期联系点,收集建议了解状况并持续跟踪。三是要重视团结联谊,建立健全市政协机关与民主党派机关的日常联系机制。

叶新明委员:常委会工作报告站位高远,提案报告客观实际,针对下一步工作,建议:一是协商要更加有广度,选题要贴近群众。二是监督要更加有力度,民主监督的方式方法途径要进一步提高,批示落实落地要更快速。三是调研要更加有深度,调研选题要更加有针对性和前瞻性。

张宏琴委员:两个报告振奋人心,让人深受鼓舞,建议:要将宗教文化与宗教信仰区分开来,重视政协民主监督与纪委监委专项监督。一是要加强沟通协调机制;二是要在重要议题上充分合作交流;三是要充分结合委员履职需求开展纪委监督工作。

车琥委员:报告彰显了政协使命担当,突出了协商民主和务实进取的工作态度,建议:发挥好温州丰富红色资源,动员全社会开展爱国教育,营造庆祝建国75周年的浓厚社会氛围。

陈军苹委员:报告政治站位高,可以用服务中心大局、高效务实履职12个字概括,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凝心聚力,创造良好创业创新环境,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留住人才。二是要避免城区之间过度“内卷”,城市发展需要相关生产要素向周边扩张。

朱燕军委员:针对报告中“2024年工作计划”的“服务大局”方面,要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政协工作要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包括建言献策、凝聚共识。针对优秀提案考核评比方面,应突出办理质效的内容,在成果转化方面加大考核力度,让提案工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动力。

叶正社委员:建议将大会发言这一亮点工作纳入报告中。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传承力度,努力成为传承中国文化模范机构。

丁建宇委员建议:一是要增强建言资政精准度,拓宽民意收集渠道,精准汇集民意表达。二是要进一步增强民主监督实效,明确民主监督组织化、制度化,创新监督方式,完善监督渠道。三是要进一步推进重大问题跟踪问效,紧密结合中心工作。

张化雨委员:去年一年工作亮点纷呈,一是政治引领高标准,通过举办学思讲堂、委员线上读书会等活动集思广益。二是履职尽责高质量,通过51项重点任务积极履职。三是协商民主高级层,创新协商平台民生议事堂,推进界别168模式以广泛联系群众。四是自身建设高要求,建立政协通报会、政协委员分批列席常委会等制度。

邹锦雷委员针对政协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一是更好发挥政协的优势,如对相关提案的互动化,需要督促落实并转化为成果。二是不同界别领域的委员要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盯住市委市政府关注的重点项目,盯出成效。三是进一步提高营商环境、政策环境,解决人才留不住等一系列问题。

金衍光委员:一是市政协要更加重视并积极开展政企协商会和专家协商会,为县市区做好表率;二是对市县联动的工作要更加突出质量,形成合力,做成精品,做出成效。三是委员读书工作要更加注重实效,通过落实委员读书工作办法,提高读书活动的实效,打造书香政协品牌。

金大翁委员:报告中提到市政协要助力温州打造民办博物馆之城、工艺美术之都,建议:市政府要更加关怀外来、回归艺术家,更加重视文化产业。另外,要在城市阳台的对岸加强配套景观建设,形成瓯江两岸相互呼应格局。

童建荣委员:今年的政协工作报告中关于金融的内容不多,建议:政协要进一步提高对金融行业关注度,金融地位要进一步突出,影响更加深远。

潘强委员:政协委员精准履职应从三方面着手,一是高站位增强自觉,对标打造全省第三极目标,为温州发展出谋划策;二是高水平建言献策,委员为社会发展积极贡献金点子,支持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三是高质量履职有为,树立正确政绩观,立足本职岗位,做强做优。

宋征威委员:政协工作要更加聚焦工作中心,在现有各项重点工作中更加突出“发展”的重要地位。同时,加强小组外和小组间的活动组织,充分调动特邀界别委员所在部门单位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伍德胜委员:温州的部队委员只有2人,参与的界别、职数少,和全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建议要作相应增加。

蒋义炮委员:政协调研报告数量较多,但实际工作开展进度较慢,为此建议:要加大调研报告跟踪关注力度,比如大罗山、三垟湿地建设等相关工作。同时,委员在调研过程中,应提前和相关办理部门沟通,提高解决问题可行性。

汪慧平委员:一是继续鼓励基层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履职工作、改善工作,不能一刀切,考核方式采取达标制。二是要将纪委专项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更好的结合,更好地调动政协委员与纪委监委一同开展监督。三是政协要多为民企和基层代言,特别是基层减负工作需要追踪落实。

张翔委员:围绕温州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充分利用医药消费大市和人口密集区的优势,全面提升药品生产能力。二是制定更具竞争力的生物医药政策,吸引更多优质医药企业入驻。三是加强与国内外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提升本地医药产业竞争力。四是市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医药企业给予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

项奕豪委员:为推进“强城行动”,建议做强新能源“链”文章。一是优化营商环境持续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并优化服务,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二是强化产业创新。坚持创新引领,全方位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动力,攻克核心技术难题。三是激活人才“内动力”。一方面,利用居留、子女教育、税收优惠等政策引育人才。另一方面,为高端人才提供科研项目资助、课题申报、科研成果转化等支持,培养一批创新型、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钟俊岭委员:温州时尚产业存在发展意识不强、设计创新人才缺失、信息接收不及时等问题。建议:一是重视人才引育,鼓励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高端设计人才“品牌回归”,同时加大对高校时尚专业及设计课程的投入。二是重视时尚节事会展。制定出台“打造时尚产业特区”三年行动计划,创办更多国际设计周活动,并争取设立“国字号”时尚产业品牌。三是重视庞大客商群体。通过加强教育、资金等政策推动,利用客商群体优势吸引更多人才来温就业创业。

黄胜丰委员:为推进泵阀产业高端化,建议:一是加快供应链平台建设。聚焦打磨泵阀产业基础能力的数据仓、行业中台、行业中枢等,实现产业链一体化服务。二是开展产业集群新智造试点。推进新智造核心技术攻关,推广工业机器人、智能数控机床柔性生产等技术应用。三是推广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应用。支持龙头企业打造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智能监测、全产业链追溯、过程运维服务等工业大数据应用创新。

严立淼委员:建议一是继续做好“强城行动”支撑性文章。一方面,继续加大“跑步进厅”的力度,另一方面,以稳定政策和优质营商环境增强民间投资信心。二是继续做好城市经济文章。建议一谷一主抓领导、一专项规划、一配套政策、一责任专班、一产业基金,以更大力度推动“一港五谷”建设。三是继续做好内外温商参与文章。充分发挥好温商群体的资源和人脉优势。

南君侠委员:为助力我市率先建设为新能源综合生态示范城市,提速推进新材料等新兴主导产业发展,建议:一是加快建设沿海地带的海涂光伏、海上风电等绿电项目。二是持续推动电器行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三是加大补助石墨烯复合新材料、先进镀覆、工业重防腐及先进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等行业企业设备和信息化软硬件购置费用。

池慧杰委员: 直播是当前零售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推动温州服装行业发展至关重要。建议:一是依托现有产业优势,打造行业标签,进一步营造行业发展氛围。二是加强直播行业人才引进培养,发挥主播推动作用。三是做好产业仓和中央仓的建设,发挥高端制造优势,推进源头工厂直播发展。

王东升委员:打造九山湖松台文化商圈,助力“强城行动”。一是整体规划,加大对九山湖板块的整体性战略规划和文化策划。二是建筑改造,由政府主导城市改造,建设高端住宅和商业体。三是历史传承,将温州非遗和民间工艺项目引进九山文化商圈。四是立足特色,发展影视、戏曲文化、高端商业休闲等产业。

陈晓敏委员:S2永兴站周边出行需求旺盛,但公交线路较少、覆盖范围有限、发车频次较低。建议:在S2线永兴站雅林现代农业园的第五入口至西南角(车站西南侧地块)建设停车驿站,考虑设置接驳车停放位置,并打通停车场与车站之间的人行通道,便于务工人员在永兴站换乘企业大巴。

谢忠诚委员温州市级产业平台的作用发挥不够,和其他省市相比差距较大,为此建议:今年政协对温州产业政策要进行面上的调研。

严伟委员:针对执行好义务教育课程安排,建议:增加音乐、体育活动,保证运动和休息时间,同时应加强建议落地的后续跟踪,实现闭环管理。

邵丽娟委员:针对外贸行业及广交会摊位名额分配问题,建议相关部门;一要建立按产值、专业分类分配名额机制,加强参会公司资质审核,提高行业门槛;二要加大打击倒卖广交会摊位力度;三要加强对外贸公司组织培训、信息宣传。

林生豹委员:建议政协工作要打造强城引爆点,引起关注,广泛凝聚力量,共同解决问题难题。另外,政协文史馆和市档案馆要多互通互动,更好打造温州文化IP。

曾伟委员:围绕文化助力“强城行动”,建议:一要注重南戏故里品牌打造,包括对南戏挖掘、展示、传承以及文旅的打造。二要注重永嘉学派文化IP打造,充分发挥委员人脉以及资源。三要注重全民国防教育,尤其是对国旗国歌的重视。

肖剑委员:园博园建设作为“强城行动”的重要一环,住建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就其建设方面,建议,一是政协要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特殊优势,在今年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中,将园博园建设的分量提的更重。二是政协要有更多实际的抓手和举措,以园博园建设为契机,努力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突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

戴冕委员:建设洞头“海上花园”,除了城市精美外,产业也需做大做强。建议全面推进“乐瓯洞”的一体化进程,以乐清和瓯江口的产业优势带动整个片区做大做强。

市领导张振丰、陈作荣、吕伯军、陈应许、胡荣党、王达武参加了小组讨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