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 全会日程 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大会简报 大会资料 全会报告 媒体聚焦
项奕豪委员的发言——做强“链”上文章 激发新能源产业新动能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政协


新能源产业是我国应对新世纪能源和气候变化双重挑战的重要手段,做强补齐新能源产业链对我国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两年来,温州累计签约新能源项目总投资超4300亿元,其中温州湾新区作为浙江省第七个省级新区,也在加快打造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链,相继招引落地瑞浦兰钧、伟明盛青和麦田等超百亿项目,谋划动力电池隔膜、热管理系统、电池拆解等项目,着力构建上下游产业链全覆盖的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

当前,我市新能源产业链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政策的精准性延续性不够;新能源关键领域技术以及核心材料尚未实现重大突破,产品性能和成本控制受限;周边大城市的人才政策持续释放人才的虹吸效应,导致温州人才难求难留。

为此,建议:

一、强化市场磁吸力,优化营商环境补齐源头短板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优化营商环境是永不竣工的工程,抓好营商环境就是抓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只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市场化为药引,调研分析产业链中薄弱环节,通过持续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优化服务,吸引八方来客,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保持政策的连续性,通过建立有效的政策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收集政策实施效果的反馈信息并进行微调,增强政策的有效性和连续性。相关部门还应主动协同、高效作为,持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打出政策组合拳,破除制约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为企业松绑”“解绊

二、打造产业新引擎,强化产业创新探索转型路径

自主创新是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补齐新能源生产链短板的必经之路。壮大新能源产业基础,就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攻克核心技术难题,强化创新引领,同时还要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在创新环节中的定位和在创新链条中的功能,全方位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动力。例如在技术创新层面,鼓励高等院校开展产教学研用一体化,强化企业尤其是头部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通过基础研究和创新平台布局,夯实企业创新基础;在模式创新层面,通过梳理新能源项目的开发、运营和管理模式,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扩大新能源项目的市场边界;在产业升级方面,鼓励新能源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新能源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形成高质量增长点。

三、激活人才内动力,实现企业与人才双向奔赴

推动温州新时代的产业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一线技术工人与科技人才。很多在企业转型升级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受学历、职称、户籍等因素影响而未能享受到相关政策,打击了其留温的积极性。为此,政府和企业想要引进人才,既要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魄力,也要有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胸怀。一方面要完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立足我市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需求,实施更加开放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通过居留政策、子女教育、税收优惠和住房医疗保障等方面引育更多产业领军人才和产业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要支持本地人才成长,加强对新能源产业科研人员和技能人员的培养,为高端人才提供科研项目资助、课题申报、科研成果转化等支持,培养一批创新型、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同时在职工技术技能等级评定中给予中小型民营企业更多的自主权、决策权。

志之所趋,无远勿界;志之所向,无坚不入。做强新能源产业链既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也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顺应科技变革潮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当新能源产业的推动者、示范者,为温州新能源产业强链补链激发更多产业新动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