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 全会日程 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大会简报 大会资料 全会报告 媒体聚焦
卢琼委员的发言——加强留学人员服务保障 涵养温州人才“蓄水池”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政协


从一个世纪前开埠走出去的洋状元项骧,到今天遍布全球近2万名温州籍留学生,温州留学人才在世界各个城市为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城市发展第一资源。加强留学人员服务保障,涵养温州人才蓄水池,对助力打造高素质的千万人口城市,意义重大市留联会成立以来联系的近2万名温州籍留学生中,50%以上在海外学习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科技专业,毕业回国率达到8成,但回温率仅占2成。主要有几个瓶颈需要破解本土人才的乡土感情链接不深,回乡发展信心不足。留学生的成长之路是从校园到校园,跨境时间长,社会接触少,更容易缺乏对故乡的情感链接;回国后也缺少融入的资源网络,往往选择更加包容多元的国际化城市。城市的雇主品牌形象未树立,海归人才培养缺乏抓手。由于地方人才稀缺,温州前20位头部企业大都将人力资源部门外迁大城市,甚至直接撤掉在温招聘职能。用人双方对在温招聘高层次人才、求职优质岗位缺乏信心,局面有待改观。海外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人才服务触角受限。海外留学人才的视野较广,毕业前就对支持创新的政策环境、科研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有期待,以此决策自己所选专业与未来的职业机会是否与家乡有交集而科创行业固有的就业排序清单,温州远不在头部,劣势亟待扭转。

为此,建议:

一、培养出国前深厚的乡土感情和回归后丰富的资源网络

组织力量专题整理温州百年留学史,传承老一辈留学生爱国爱乡的红色基因,展现新一代留学生造福桑梓的时代风采,铸牢民族复兴使命感,拧紧人生规划总开关。为出国行前学子、海外在读学子和华裔子女组织乡土教育、现代科技等夏令营,提供社区服务和温州考察的机会,特别是在温科研院所和头部企业的参观实习、教育培训渠道。要做大世界温州人朋友圈,做强温州商会、侨社团、留联会、校友会等人脉资源网络,加强留学人才聚集城市的国际友城合作,为海燕归巢提供更好的气候环境。表彰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和人才管理流程的用人单位,在奖金福利、培训晋升、股权激励评估等增加人才稳定性方面共享经验。

二、提供有效的贯穿出国前后的留学人才培养计划

人才池蓄水功能非一日之功。要聚焦关键少数提前介入,发起留学人才培养计划,对拔尖学子的成长和培养全程密切关注,以此带动人才大群体的培育。行前,提供出国咨询服务,解答留学地信息差;出国期间,协助指导学习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难,通过心理健康管理系统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回国时,协助办理学历认证、归国签证、子女入学等,通过为毕业季留学生组织国际化人才招聘会,使其全面了解温州市情和业态,并引导建立踏实、扎实、朴实的择业观。在就业方面,鼓励温州企业从总部争取优质岗位在温州开展招聘,为留学人才在温就业提供更多机会在科创方面,设立留学人才的科研专项扶持基金,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建立良好的政策支持和人才专员交流服务机制

主动补足优势,除了不断优化人才政策外,将人才政策解读和交流的窗口前置,把温州籍留学生作为人才引进工程的引领项目,建立海外人才专员交流服务机制,在人才归国入职前提前对接,避免空窗。由人才专员提供精准政策解读和日常交流服务,也为毕业后继续旅居海外的留学人才搭建为家乡建言献策的联络通道,方便其往家乡以才引才、引资引项。此外,将留学人才家属纳入人才专员机制工作,解决回乡的后顾之忧。

有心弗怕路远,赓续百年荣光。此去蓬莱定不远,海燕归巢会有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