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老年健康服务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任务。近十年我市老年人口比例从11.05%提高到16.50%,预计到2030年我市老年人口将达250万,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1位老年人。日益增长的老年健康需求,将给医疗卫生领域带来极大的挑战。2023年我市获批全国首个“老龄健康重点联系城市”,成为全国老年健康工作的先行试点,更需要我们未雨绸缪,正视当前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老年医疗资源配置亟待优化。老年人喜居市中心,且习惯就近就医。最新数据显示,我市鹿城区人口密度是全市人口密度的5倍,其中16.86%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极大的老年医疗服务需求,与我市中心城区优质医疗资源逐步外迁的现状不匹配,全市老年医疗资源配置尚不均衡。二是老年医学学科发展面临困境。目前老年医学学科在较多综合医院被认为是边缘科室,老年健康相关专业人才匮乏,对老年性疾病的发病机制、防治和康复等研究不足,制约了老年医学学科的发展和诊疗水平。三是适老化医疗服务体系有待完善。随着我省数字化改革的全面推进,智慧医疗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让老年人遭遇了看病就医的“数字鸿沟”。老年人的慢病管理尚未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严重影响了健康预期寿命。 为此,建议: 一、加大资源投入,夯实老年健康支撑“新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顶层设计,结合老年人看病就医的特点,推进中心城区老年医院建设,加强周边生命通道交通秩序整治,优化老年便利化配套设施,健全老年分级诊疗制度,与养老机构、社区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等开展合作,推动形成“市区街三级、医养护结合”的老年健康多元合作体系。健全完善医养结合政策、老年人护理保障政策和医保支付政策,丰富“医康养护”产品供给,“非治愈式”呵护失能失智老人。 二、加强学科协作,探索老年医学研究“新模式” 相关部门应重点推动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加大老年医学学科建设投入力度,三位一体推进温州医科大学老年医院、老年医学学院、老年研究院建设,有效发挥瓯江实验室、中国基因药谷等科研机构作用,高起点优化老年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高层次培养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团队,高标准提升老年医学研究水平,高质量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发展。加快阿尔兹海默病专病中心等特色专科建设,加强资源整合,逐步构建以老年患者为中心,集预防、教育、评估、治疗、康复等于一体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新模式。 三、加快数字赋能,保障老年患者健康“全周期” 聚力提升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水平,以信息化为手段,广泛使用人脸识别、网络数字支付、医疗辅助机器人和现代物流等手段,实现刷脸就医、子女代付费等方式,让老年人就诊、付费不再难;探索有偿陪诊和公益陪诊相结合,让老年人看病不孤单。推进实施“虚拟老年医院”项目,加快老年健康管理平台建设,拓展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老年护理等线上专家诊疗服务,逐步实现“院前—院中—院后”同质化、全流程、全周期医疗服务。尽快争取将认知筛查、骨质筛查、糖尿病眼底筛查、白内障筛查等工作纳入我市民生实事项目,推进老年健康预防关口前移,助力老年健康促进工作。 不断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需求,实现健康老龄化,是摆在卫生行政部门及各医疗机构面前的新问题。我们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措并举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完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构建区域老年医学高地,为探索和推进新时代老龄健康工作驶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奋力打造全国老年健康示范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