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一次小组讨论综述(四)
2月7日下午,特邀人士一组、社福社保、少数民族、宗教、对外友好、社科、无党派人士等界别委员及列席人员就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王晓雄委员: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思路清晰、结构明了,工作有创新、有成效,备受鼓舞、深受启发。今后,将会在加强学习、创新载体、履职成效、自身建设上下功夫,进一步解决政协“两个薄弱”问题。建议:一是加强市县政协联动,推动“三位一体”、协商驿站等创新工作。二是统一安排基层政协外出学习考察,相互学习借鉴。三是在提案工作报告中加入提案办结满意率的内容。 叶信迪委员:要进一步解决基层政协“两个薄弱”问题,全面加强委员队伍建设,特别注重加强对初任委员和年轻委员的培训,提升年轻委员的履职能力和水平,发挥年轻委员的重要作用。 刘金红委员:市政协工作政治站位高、履职成效好、务实有担当,创新工作举措实、履职精品成果多,政协自身建设严、委员履职有活力。建议:一是市政协加大力度推动解决基层政协“两个薄弱”问题,加强指导、联动履职。二是召开全市政协工作会议,进一步营造重视支持政协工作氛围。三是市政协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针对政协“两个薄弱”问题开展专题调研,进一步解决政协队伍力量不强等问题。 李青委员:政协报告总结工作成绩亮眼,谋划2023年工作思路清晰,深刻感受到政协工作有三个特点:一是重基础,提升工作规范科学化。二是有特色,“数字政协”“一委一精品、一县一亮点”等工作富有成效。三是有作为,围绕大局谋划提意见,疫情期间委员闻令而动敢担当。建议一是在数字化改革大背景下,优先定位政协履职品牌,组织开展市县政协联动工作,放大制度优势。二是统一组织安排外出学习考察。三是推动政协干部学习交流,激活基层政协干事创业活力。 陈栋委员:市政协工作谋划、履职、落实到位,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建议把“如何把温州打造成为全省第三极”列为市政协专题协商议题,从指标、体系、制度、保障等各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梳理形成意见建议上报,向省里争取支持,提升温州“全省第三极”功能。 陈向东委员:政协报告总结经验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准确到位,谋划工作科学系统,对县市区政协履职进行了强有力的指导,深刻体会到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有担当、有情怀、有创新、有作为、有成效。建议:市政协更多关注瓯江新城两岸协同一体化发展,市委市政府在重大项目谋划、重要资源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大对乐清柳白新城的重视支持。 施巨耀委员:协商驿站等平台向村社一级延伸,但基层没有相应组织机构、人员力量来开展政协创新工作。基层政协“一人一委”现象普遍,力量薄弱,专委工作开展缺少人手,建议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等相关部门深入专题调研,进一步研究解决基层政协“两个薄弱”问题。 雷全勉委员:报告站位高、视野广、落实深,分析问题准确到位,谋划工作科学系统,对县市区政协履职进行了强有力的指导。建议:一是市政协加强对县政协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三化”建设工作的指导。二是进一步加强市县政协联动。加强业务指导提供智力支撑,加大对重大项目谋划、重要资源要素保障等方面的重视。 林圣赞委员:加快华商华侨综合发展先行区建设,必须特别关注海外新生代的创新创业和人才引进问题。建议: 一是要深化政策研究,加强对海外新生代人才群体流动规律,扶持政策的专题研究。二是要提升平台能级,探索建立海外新生代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三是要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增加政策含金量,拓宽社会引才渠道。四是要加强配套建设,健全海外新生代人才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配套政策。 蔡月琴委员:针对加大青年人才引育力度的建议:一是搭建平台,提升人才发展的空间。二是迭代升级人才政策,吸引人才就业创业。三是着力打造工匠培育高地。加强工匠人才队伍建设,同时狠抓技工教育提质增量。四是发挥企业主体引才和培养人才的作用。五是提升公共配套服务的品质,配套出台解决人才住房和子女就学的政策。 曹丹艳委员:一是对提案和社情民意做好分析,将优秀的政协提案或社情民意信息,带有解读的形式进行下发;二是根据情况和工作实际不定期举行专题培训和学习调研;三是进行分类分批管理关于提案答复的系统化问题,形成一个长效管理机制,做到闭环管理;四是组织开展交叉督查调研专项活动。 丁贤余委员:一是增强驻县委员参加活动的便利性,通过发放红头文件、制定适宜时间等方式,方便委员和单位对接。二是在县里设立市政协委员联络处,并将市政协委员参与县政协活动计入委员履职分数。三是搭建好驻县委员相互沟通联络的平台,提升驻县委员履职能力。 陈娅莉委员:在政协工作方面,一是建议拓展发现问题、调研问题的平台和手段,并且由专门的委室负责该项工作。二是加强对委员撰写提案能力和社情民意水平的培训,并且培训要深入细致,结合案例分析。三是进一步增加联组、跨界别活动,拓宽委员视野。 蓝子江委员:关于支持山区县中医药事业发展方面,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大“山海协作”力度,将市中医院与县中医院的托管协作正式纳入“山海工程”项目计划。二是支持山区县公立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三是考虑区域联动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支持发展氡泉与传统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结合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 蓝盛万委员:要关注民族乡镇振兴建设,深入调研和美乡村建设中具体举措,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关政策。要通过加强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整体规划、健全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机制等途径,加强对温州地区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 雷本勇委员:两个报告用一组组详实的数据全面而又深刻地展示了过去一年政协工作和提案工作的新作为。少数民族界别委员要尤其关注界别群众和基层群众的心声,积极响应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号召,更加紧密联系界别群众,深入基层,撰写更多优质、高质量的提案和社情民意。 雷震委员:一是政协工作要更加关注高纬度的政治协商,更加注重系统性的治理,加强山区发展,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力度。二是市委市政府要出台鼓励民营企业挂钩扶持和美乡村建设,支持农村发展的相关政策,实施“产业发展工程”、“项目帮扶工程”以及“促进就业工程”。 邬寿法委员:一是加强驻县委员的管理和服务,增强委员履职的便利性。二是加强对委员信息的统一管理与及时更新,市县政协之间加强对委员信息的共享,明确归口管理。 张毅委员:建议要进一步提高提案质量,完善提案交办考核机制,部分提案需要长期跟踪办理,以推动相关问题更好落地生效。 麻显士委员:建议发挥老政协委员的作用,发挥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5年内至少提一件提案,吸纳好的意见建议,新老政协委员一起为温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努力 释芳振委员:可以把政协委员发布关于政协工作内容的朋友圈信息也纳入履职考核范围,拓宽委员履职渠道。 达照委员:建议举办一次五教论坛,进行一次各大宗教间的对话,促进同心同行,另外丰富考察学习内容,组织宗教界委员到温州以外的著名宗教场所考察学习。 吴圣理委员:一是组织宗教界人士分期分批学习有关宗教法律法规。二是鼓励宗教界委员走出去,了解社会和经济建设情况。三是联合举办宗教中国化论坛,各教推荐人员作主题发言,互相学习。 马建星委员:宗教界委员应该更多思考如何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要走出去,要去看高新科技企业、重要企业、重大工程等,帮助他们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贡献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力量,扛起政协委员的责任和担当。 李尧方委员:建议加强雁荡山与楠溪江旅游一体化开发,打造文化品牌名片,挖掘文化内涵,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精品路线,凸现千年温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 陈时雨委员:针对宗教中国化工作,建议一是加强宗教“双走进”工作;二是加大各宗教界教职人员的队伍建设,尤其加大宗教中国化的培训力度,紧紧抓住教职人员这支队伍。 袁振国委员:周宅祠巷已经定为省级文物,属于社会资源,建议市政协今年继续强化民主监督,保障落实到位,切实解决宗教界包租房问题。 钱顺青委员:宗教界委员要加强履职责任,大力推进宗教中国化,促进宗教和睦,聚焦重点,发挥宗教界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进“瓯越同心,五教同行”,为加快建设“千年商港,幸福温州”作出应有的贡献。 周青起委员:建议各大宗教以“瓯越同心,五教同行”为主题,发掘各自宗教特点,各选切入点实践落实,创作文章,各大成果汇编做成一本书。 黄正恒委员:一是政府明确单位牵头,做好宗教场历史遗留的产权问题的处理;二是针对农民文化程度低,运输蔬菜所需的电动三轮车证无法领取,建议政府能够出台合理举措,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释延慧委员:市政协工作报告全面务实,内容非常详细,多次提到宗教工作,作为政协委员要积极响应宗教中国化号召,搭建相互沟通的平台,互相学习,促进宗教和谐。 释信道委员:报告中提到“瓯越同心,五教同行”,作为宗教界政协委员,我们要在平时引导信众树立正确的信仰观念,促使各教融洽团结,推进社会和谐。 黄小明委员:关于加快商贸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建议;一是加快物流枢纽经济建设,规划大型综合物流(多式联运)基地;二是合理规划制造和流通企业的仓库布局,推进公共配送(仓储)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三是依托国家物流公共信息管理平台,打通我市供应链物流信息通道。 郑光雨委员:关于打造温州特色美食品牌街区,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建议市政府牵头成立温州美食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具体政策;二是扶植本土品牌,建议打造温州小吃区域公用品牌,形成系统方案塑造IP;三是落地常态市集,建议选取优质点位,打造常态市集。 王长明委员:复建钟楼并将人民广场旧址区域建成温州重要历史文化节点。建议:一是取消现有街心及马路停车场,在人民广场旧址中心原样复建近代钟楼。二是在谯楼(即鼓楼)每日定点击鼓报时,布置展陈内容。三是将广场路小学迁出州治旧址,将旧址内1937年建成的火警瞭望台整修开放。 王晓岚委员:关于加快推进温州快速路建设方面,建议:一是做好规划编制,尽快启动我市第三轮快速路网规划编制;二是做好前期工作,住建局牵头加快推进快速路前期方案研究;三是做好建设实施,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分阶段、分路段推进建设实施。四是做好空间管控,加强多规衔接,建立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调整机制。 林俐委员:关于加快青年友好城市建设方面,建议:一是尽快优化人才政策,给现有政策打补丁,提升政策的竞争力;二是大力推进产业平台建设,做大做强我市“5+5”产业,提升产业引才的向心力。 马文兵委员:关于化解房地产风险,加快金融企业健康成长方面,建议在房地产救市、保交楼过程中,市政府要求各区、县调研、排查烂尾或出险楼盘情况,由银保监协调本地金融机构,共同研究、开发共益债、投资人配资等新的金融产品。 王金祥委员:关于加快引进温籍在外艺术名家工作室落户方面,建议:一是政府主管部门出台在外温籍文艺名家工作室引进的相关政策,财政部门予以资金扶持。二是引进艺术名家工作室,做好艺术名家工作室服务工作,保障工作室良性运营。 王宗正委员:关于建设社会治理现代化与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标杆城市方面,建议进一步优化行政行为、简化行政程序,提高行政效率。 严凌振委员:关于城市能级跃升问题,建议市委市政府就港口与临港产业发展能进一步加强与省海港集团的深度合作,并出台地方配套政策,促进与温州商港产业发展有关的优惠政策。加快推进温州瓯越法务区的建设方面,建议给法务区大楼外观做一个外观亮化工程,由市里统一筹划,为温州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南航委员:建议加强朔门古港遗址保护利用,打造海丝文化风貌区。海丝风貌区可以与宋韵文化、瓯江山水诗路三合一进行打造,建议集中谋划,以沿江古港遗址区一带为中心,合力构筑成一个温州优秀历史文化综合体。 金斌坚委员:一是在城市整体规划方面,从年轻人向往的生活,事业未来发展的方面着重考虑,以乡愁乡情为依托,搭建更多有趣的平台,留住青年人才。二是在项目建设方面,建议政府加强城市整体规划,加强市、县两级上下联动和市直部门协同力度,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助推优质项目落地生效。 周燕伟委员:一是增加人才工作专题调研的内容,充分发挥世界温州人大会等组织平台作用,招引海内外人才。二是在报告“密切同民族宗教界人士、港澳华侨委员、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新的社会基层人士等的团结联系”中加入党外知识分子人士,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优势。 林慧列席人员:一是多措并举,提高委员整体的履职能力。二是围绕重点,深入基层广泛收集民意,集中民智。三是进一步提高提案质量。建议组织专业人士帮助科学评价提案的办理质量。 潘松华列席人员:一是对红十字事业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二是推进温州市红十字生命教育体验馆建设,需要市财政、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给予多方面的支持。 元春根列席人员:建议政府对宗教团体办公经费给予支持,加强队伍的培训学习,通过教职人员队伍把信徒紧紧团结起来。 胡龙建列席人员:报告政治站位高,政治学习抓的非常紧,自身建设落实到位,政协工作协商到位,协商平台创建丰富,协商形式多种多样,工作做得很到位。 市领导张健、李无文、王丽峰、陈胜峰等分别参加小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