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区政协
鹿城
龙湾
瓯海
洞头
乐清
瑞安
永嘉
文成
平阳
泰顺
苍南
龙港
首页
> 县(市)区政协 > 平阳
     
 
关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平阳县政协“线上+线下”同步协商!
【来源:平阳县政协】 【 】 【2023年10月18日】

日前,平阳县政协围绕“传承平阳优秀传统文化 共筑丰富精神家园”主题开展“请你来协商”活动,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政协委员、专家等面对面协商探讨如何更好传承平阳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现场,平阳县文广旅体局通报了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情况,与会政协委员结合自身工作和调研实际,围绕文物保护利用、地方方言保护传承、古琴文化挖掘、非遗传承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平阳县政协委员、凤卧镇统战委员郑莎莎围绕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开发利用建议,推进“革命文物+”融合发展,创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形式,促进革命文物+科技+旅游+教育+产业融合发展。
平阳县政协委员、县融媒体中心广播节目部副主任胡佩青建议,加强平阳地方方言的传承与保护,在县内主要公共文化场所增加平阳方言讲解、广播;引导建设“平阳乡音”网站、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提高宣传与传播效率。
平阳县政协委员、县博物馆(文保所)馆(所)长彭海萍围绕平阳木偶戏的传承与发展,建议以市场为导向,实行企业化运营;注重宣传推广,多途径扩大品牌影响力。
平阳县政协常委林炮建议,将传统艺术文化融入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利用形式多样的课程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非遗文化小传人。
平阳县工商联四级调研员、平阳县历史学会会长陈彤针对弘扬平阳优秀古琴文化,建议成立平阳县古琴艺术学会、立项研究郭沔生平历史、创办郭楚望浙派古琴艺术节等。
平阳县政协委员、县武术协会主席胡志雄建议,提升品牌赛事、建立宣传推广平台、加强全国武术之乡建设,擦亮武术之乡金名片。
平阳县政协委员、温州指南针国旅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云建议县教育局出台相应政策,将红色研学旅行纳入学校考核体系,让学生深入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文化。

平阳县政协委员、浙江越人(平阳)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王德允建议,通过新媒体平台“短、平、快”的信息传播方式,促进文、旅、商、贸等深度融合,加快文化遗产信息传播,充分挖掘利用文化遗产,积极融入市场和现代元素,讲好平阳文化故事。

平阳县政协委员、温州鸣山陶瓷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巨双建议,加大对温州文人瓷产业的政策支持;建设坡南街产业基地,融合黄汤产业,共享产业政策;将平阳历代陶瓷博物馆场地搬迁坡南街。

平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罗祖雄从省级非遗项目平阳和剧传承发展探析角度,建议培养受众、创新剧目;参加大型戏曲专业赛事展演;开发和剧商业潜能,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链。
本次协商活动在微信同步进行直播,1326人次在线观看并参与互动,在传统文化、平阳木偶戏、习俗和方言承载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100余条。
平阳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山门镇、凤卧镇相关负责人就委员所提的意见建议一一作出回应。

平阳县副县长朱邦丰指出,要以“平阳文化”充分展现独特的平阳形象,进一步彰显优秀文化引领力。要推进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全方位多层次优平台加强平阳旅游品牌创建,着力提升文旅产业竞争力。要抓好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把平阳文化融入老百姓生活当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平阳县政协主席陈栋指出,要深入挖掘,开展历史文化研究,持续做好平阳历史文化的研究阐释工作,用好平阳红色文化资源,鼓励和支持非遗与现代生活创新融合,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彰显“千年古县”的文化内涵。要对标目标任务,结合平阳县实际,做好文化项目建设,深入谋划推进一批具有平阳辨识度的文化项目,创新文化领域的数字化综合应用,积极做好文化融合、文创融合、文旅融合文章,持续打响“浙南红都、诗画平阳”文旅品牌,深入推进“文化平阳”建设。要凝聚工作合力,加强统筹协调,利用“民生议事堂”“协商驿站”、委员会客厅等平台载体,多层次、广角度宣传平阳传统文化内涵、成果,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