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既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社会发展大事。8月31日上午,苍南县政协举行“请你来协商”活动,聚焦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这一主题,开展专题协商。苍南县政协主席叶信迪主持活动,苍南县领导叶小剑、朱植丰参加活动。 苍南县再生资源主要包括废钢铁、废纸、废塑料、废有色金属、废橡胶、废玻璃等十大品类,下可细分50-60种小类,种类繁多。目前苍南县共有回收站点347个,有营业执照120多家,注册登记备案近20家。据不完全统计,废旧物品年回收量为16.14万吨,收购的废品主要运往福建、江西、安徽等地。 
活动现场,7位委员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苍南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面临的困境和难题并提出意见建议。 董文显委员建议,要提高站位、正视问题、更新理念,打好垃圾治理攻坚战,切实增强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尽快建立苍南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为苍南县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刘维真委员建议,要尽快成立全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要明确责任落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各司其职、主动作为,强化主体责任意识;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宣传载体,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要严格督查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有效形成推进工作落实的闭环管理。 洪莹委员建议,加快行业规划的编制,实现“多规合一”,做到与当地经济水平和群众需要相适应;制定实操性强的实施细则,明确发展路径,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合力推进的格局;健全后期扶持政策,促进体系建设,县委、县政府在加快落实上级政策的基础上,出台我县的扶持政策,促进该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章金娜委员建议,构建“互联网+”回收模式,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便捷化和智能化,实现再生资源回收主体多元化;建设小型生活源分拣中心,实现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多级化,可为后续静脉产业园打下回收网络基础;建立“互联网+”信息平台,实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集中管理,通过建立信息交流、交易服务平台,搭建“买卖市场”。 池淑冬委员建议,在灵溪镇、金乡镇引入“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新模式,实现网上预约、上门回收,推动线上线下协同发展;马站镇、矾山镇借助“两定四分”网点,增加再生资源回收功能,实现“四分两定”网点与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两网融合”;对藻溪镇以及灵溪渡龙社区的废品回收站点予以引导集约发展、集中管理,真正发挥政府在引导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苏少锋委员建议,建设综合型静脉产业园。坚持规划先行,推进综合发展;以先进的建设方案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制定年度推进计划,高质量建设静脉产业园;园区内企业之间构建互利协作、利益相关的共生产业链;借助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智能技术,建立覆盖全园区产业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缪克秀委员建议,建设二次装修垃圾处置管理体系,清晰定义二装垃圾的范围;尽快规范标准化建设二装垃圾堆放收纳场所;运输单位实施准入政策;建立二装垃圾的长效管理机制;出台扶持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培育从收运到集中处置利用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广泛宣传,引导居民规范处置。 县住建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商务局、县发改局、县住建局等职能部门负责人针对委员建议进行了现场回应。 叶小剑表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当前仍是苍南县的一块短板。要建立协调高效的领导机制,通过各部门分工合作,让各项举措高效运转。要编制专项规划,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加快实现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落实落地。要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引进一批龙头企业,积极营造全民参与氛围,着力实现再生资源回收主体多元化,推动打造科学先进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叶信迪指出,通过源头减量、能源替代、节能提效、回收利用、工艺改造、碳捕捉及利用等手段实现再生资源的回收与利用,既能有效防止资源流失,又可持续减少污染排放,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对苍南县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都有显著效益。他希望,通过此次“请你来协商”活动,能有效助推苍南县构建更加科学的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意见和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