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 全会日程 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大会简报 大会资料 全会报告 媒体聚焦
金素委员代表民建温州市委会的发言——做大做强政府性投资基金 促进产业创新发展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政协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落实“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做强百亿科创基金,大力发展天使投资”的战略目标。完善政府性基金生态链,发展配套新领域基金,有助于推动我市科研成果转化和人才集聚、助力新兴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当前,我市政府投资基金受多重因素影响,还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基金统筹管理不科学。一是温州现有政府投资基金种类较多,基金数据统计口径不一,未实现“一张表”掌握全域基金数据,部分基金存在功能重叠、招引作用不明显、政策配套不完善等问题。二是政府投资基金管理主体不同,主要有各级财政局、科技局、地方国资公司、金融机构等,管理规则不统一,无法进行标准化分类统计和全流程监管。

(二)基金考核导向不合理。政府投资基金的年度审计考核一般会考核基金收益率,但基金分为投资期和退出期,周期一般为3-7年。有的基金在投资期还未产生收益,甚至产生投资亏损,年度考核难以达标。为应对年度考核,有的政府投资基金选择“周期错配”“产业错配”等方式,避开周期长的创业基金,转向收益快的短周期Pre-IPO项目。

(三)基金人才效应不明显。一是平台效应不足,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单位一般未在基协备案,造成基金人才的后续履职和培训难。二是保护机制不足,基金的审计考评常按逐项进行损益评判,管理人员可能因此面临责任追究。三是管培效应不足,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决策一般交由子基金管理人负责,造成政府投资基金自身人才管培体系难以建立。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四个方面建议:

一、推动政府投资基金管理数据化。首先,由市政府指定责任部门,成立温州市政府投资基金数据中心,统一数据口径。以数据化手段为导向,用好数据链、贯通产业链、统筹资金链,努力打造温州政府投资基金“一张图”的资本要素改革样板。其次,各基金运营载体要积极发挥协同效应,推动信息共享,增强基金和推荐项目无缝对接,确保基金“募投管退”各阶段的时效性和顺畅性,有效提升基金投资和项目融资的匹配效率。第三,结合温州金融港发展目标,鼓励有条件的温州国有资本加快设立本土化基金管理公司,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资决策主导性,助推温州企业上市扩容增速。

二、加大政府投资基金监管力度。政府投资基金管理机构要加快规范投资管理和审计检查。监管部门要充分借助数字力量,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子基金和项目实施标准化的全流程监管。审计部门要根据各类基金性质和不同运营周期,设定不同的审计检查指标。主管部门对基金管理人员履职评估进行综合考量,在尽职免责上制定操作性强的监管和奖惩制度。

三、加强政府投资基金人才管理和培养。进一步完善人才管培机制,加快本地基金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条件成熟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机构要及时在基协备案登记,为留住人才提供平台支撑,避免因资格证失效造成人才流失。政策法规相关部门要深入基层调研,完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人才配套政策,吸引有经验的基金类金融人才在温州就业创业。

四、引导政府投资基金创新发展。有序推动政府投资基金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支持科技创新。及时调整基金投资范围,提升经济维稳效能,进一步发挥对温州民营经济稳定发展的保障作用。科创基金、创业基金这类早期投资的基金可在收益回报上予以让利,并在投向全市重点高科技新技术项目时允许承担一定风险。基金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动政府投资基金融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充分利用国内外公开市场,尝试股权资产化、结构化产品设计,开展多样性基金创新模式。比如,在温州试点设立S基金、QFLP、华侨基金等创新类基金,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基金生态体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