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 全会日程 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大会简报 大会资料 全会报告 媒体聚焦
南品仁委员代表民革温州市委会的发言——大力培育会展经济 增强温州双循环动力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政协


会展业连接着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国际与国内市场,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环节。“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会展业因其巨大的经济社会带动效益而倍受关注。我市会展业虽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先进城市对比有着明显差距,存在办展影响力不大、专业水平不高、展览与产业融合程度不够等短板。温州在发展会展经济方面有着遍布全球“温州人”的优势、有着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交通优势、有着空港、海港、陆港、信息港等四港联动的港口优势、有着浙南闽北赣东区域中心城市的地域优势、有着人口近千万的消费优势、有着全国GDP30强的经济优势等六大优势。建议市委市政府进一步重视会展经济,加大会展业培育发展力度,增强双循环动力,全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为此我建议:

一是以“三年行动计划”为引领,做好会展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会展业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品牌打造更需3-5年。建议市委市政府将会展业列入重要产业规划,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提升”的发展目标,组建会展产业办公室,运用好财税、金融、产业等政策,全面优化组织保障、政策配套、资金扶持、人才引育、营商环境,支持会展业持续健康发展,将温州打造成为“长三角重要会展之都”。

二是以对接产业链供应链为目标,推动会展效应持续放大。突出内需型会展稳贸易、稳消费、稳服务业的积极作用,继续做大做强车博会、家博会等大众消费展,鼓励举办会展旅游项目,带动吃住玩、游购行等消费;支持举办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的全国产销对接会,支持消费品工业、农业龙头企业举办交易会、订货会,实现产供销链条有效衔接。更加聚焦服务“5+5”主导产业体系,重点培育发展服装、鞋革、眼镜、电器、泵阀、汽摩配、印刷包装等我市重点支柱产业的专业贸易展,搭建展会企业与产业园区、产业龙头、研发机构沟通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精准对接。

三是以新会展平台建设为重点,推动会展场馆提质扩容。会展场馆是会展产业的重要载体,在会展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议切实加快新会展中心建设,尽快启动方案设计,同步谋划后期运营管理,力争早日建成集展览、会议、商业、办公、酒店、餐饮旅游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会展综合体。支持各县(市、区)从自身产业发展需要出发,规划并建设中等规模的会展中心。充分运用5G智能、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提升展会服务。积极探索疫情防控常态下会展经济新模式,推动企业开展线上展品展示、直播营销、供采对接,促使会展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全面提升温州展会科技含量和服务体验水平。

四是以权威组织认证为抓手,推动温州会展品牌提升影响力。建立重点会展项目和会展企业名录,筛选一批有潜力的企业、项目,加大支持力度,争取通过全球展览业协会(UFI)等国际权威组织认证,不断提升其影响力。对已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会展主体和品牌,鼓励通过联合、嫁接、引进战略合作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做优做强。用好世界温州人资源,深化同国际知名会展企业、机构和组织的合作,积极引进一批高端国际品牌会展项目。

五是以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为龙头,推动会议展览协同发展。树立会议展览并举的办展理念,将会议与展览、会议与成果有机整合,放大会议效应。运用好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的成功经验,发挥好温州地理与人文优势,争取承接如“广交会”“进博会”等更多国际、国内大型展会分会场。依托我市国家级产业“金名片”集中的优势,定期举办产业升级国内外论坛,鼓励在外商会、海外侨团回温开年会,同步实施“一县一展一会”“一个细分行业一个专业展”。充分挖掘展会平台作用,促进展览、会议、文化活动融合发展、捆绑做大,推动会展经济快速发展,开创“循环枢纽”新局面,为续写好新时代温州创新史、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