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基层调研中指出,“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  平阳是千年古县,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名人辈出,素有“浙南红都”“戏曲之乡”“数学家之乡”“武状元之乡”等金名片。如何深化内涵挖掘和文脉梳理工作,提升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水平,让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留住记忆”“记住乡愁”。平阳县政协为此举办了一场“请你来协商·民生议事堂”活动。 活动中,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围绕“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等工作建言献策。 县政协委员周笙乐建议,要实施精品战略,设立“艺在平阳”特色推介平台,激发文艺创作新动力,打造文艺发展繁荣高地。县政协委员周唯一建议,要提高对艺人的社会认同感,兴建传统艺术博物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扶持。县政协委员郑巨双建议,要加强老字号品牌故事的宣传,唤醒品牌记忆。实施品牌怀旧策略,再现复古风格,同时要加强创新能力,拓宽品牌宽度和深度。县政协委员周荣强建议,要加强会文书院文化阵地建设,重视会文书院文化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为读者打造一个古典、诗意的阅读平台,为创作者提供一个宁静致远的创作平台,为研究人员打造一个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平台。县政协委员林炮建议,要开展平阳古地名及近现代地名文化研究、地名地理实体影像库建设、地名文化纪录片和微电影拍摄、平阳县历史地图集的编撰出版等工作来留住城乡地名记忆。县政协委员谢尚利建议,要统筹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城市紫线等历史文化保护线,将历史文化遗产空间信息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建立数据共享与动态维护机制。专家代表洪玉畅建议,要尽快启动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名村、历史文化古村落的历史建筑、古街巷、重要遗址的调查,公布挂牌或立文字说明保护碑。专家代表林孝暖建议,要提升坡南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底蕴,重建平阳县城部分红色遗址,打造好雅山地块,使之成为平阳传统文化的聚集区,同时也要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专家代表伍兆澄建议,在城镇乡村的发展之中要始终保持自己的特色,不要轻易放弃自身独特的历史痕迹。对于划龙舟等日渐式微的传统习俗,应当积极的传承和弘扬。平阳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体局、县民政局、县资规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委党史研究室、县文联、昆阳镇、鳌江镇和顺溪镇等与会部门积极主动回应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目标。平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林华表示,下一步将召开平阳县委文化工作会议,系统谋划文化平阳建设重大项目,全面推进新时代文化平阳建设。围绕“文化传承保护”,重点在历史文化研究、文化遗址保护、非遗传承保护、文化场馆建设、赛事活动举办、文旅深度融合以及文化人才培养等七个方面上下功夫,努力开创平阳文化新局面。平阳县政协主席曾上俊表示,要坚持传承和发展优质文化,适应数字化、网络化的新技术、新环境,在文化内容、传播方式等方面创新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扩大文化影响力。在具体工作推进中要强化担当与合作,在体制机制上要加强管理和服务。文化工作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广大政协委员要聚焦中心大局,充分发挥政协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作用,积极建言献策,自觉担负起文化事业发展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的责任,让更多人认识平阳、了解平阳、走进平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