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晚7点45时左右,在龙湾机场内,当看到满载着越南、柬埔寨温籍华侨以及爱心企业捐赠防疫物资的波音737-300全货机平稳降落时,市政协委员,浙江箴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楠得时光·云基金创始人南云,多日来悬在心头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据悉,该包机费用由“9号跑道”抗疫物资包机空运专项公益项目发起人刘刚及南云等多位民间爱心人士共同发起,通过募捐方式进行筹集。这也是全国首架防疫物资民间募捐货运跨国包机。此次运回的物资共有648箱、重达6吨、体积约80立方米,是120多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 
十万火急 即刻出发 2月11日晚,刘刚第一时间联系了市政协委员南云,并联合温州本土经济学家马津龙、温州都市报陈忠慈善工作室负责人陈忠、新生代企业家王晶、律师张超发出《十万火急!抗疫物资募捐倡议书》,募捐数十万元的包机费,计划从越南胡志明市包机起飞,将一批由越南、柬埔寨等地华侨捐赠的抗“疫”物资运回温州。 从发起倡议到飞机平稳落地,虽不到一周时间,但这中间确是一波三折、令人揪心。 “最初接到刘刚电话时,我当下就觉得这个主意可行!我相信,我们的爱心和付出,是一定可以得到大家的支持的。”南云告诉记者,由于疫情防控期间交通不畅,大量医疗防护物资难以及时运达国内,特别是目前境外部分国家和地区限制政策陆续推出,通道不断减少。而发起募捐包机运输费最主要的目的,只想让救援物资再快一点运回温州,第一时间送上抗“疫”前线。 两人在电话中即刻达成共识,电话刚落,南云和刘刚就立即分头展开行动。作为资深航空人,刘刚立即对国内外航空手续办理、运力寻取、时刻申请等方面进行沟通协调。而南云则利用多年从事慈善工作的优势和资源,立即着手在慈善手续审批等方面发力,并一起快速发动募集。“目前国内尚未有就航空运输费用发起的募捐活动,政府部门无审批先例,在这一方面,我和温州市各相关部门、温州市慈善总会进行了密切沟通,最终在他们的鼎力支持下,使得这次募捐活动顺利发起。”南云说。 慈善审批手续不到位,将直接影响到此次活动的发起。几天时间里,南云的手机电话、微信语音一直响个不停。“刘刚负责前线资源的调配,我就想尽我最大的努力,消除审批等流程方面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全力保障此次行动的成功。”南云说,万幸的是,在多方努力和沟通下,此次活动终于成功发起了。 
突发意外 即刻补救 募捐活动发起后,除了自己参与募捐外,南云还即刻转发朋友圈、微信群等,动员自己身边的人参与募捐。 “大家的热情和积极性让我万分感动!”南云说,即便是平日里一些不怎么相熟的人,也纷纷联系她要参与募捐。倡议书发出不到3天时间,就募集到了包机费,爱心人士最少捐赠10元,最多捐赠10万元,捐赠者中有不少非温州、甚至非浙江籍的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江苏等地的爱心人士。最多的这笔10万元善款是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新生代企业家分会的会员单位捐赠的,会长王晶、副会长白洪程等人认捐10万元,助力包机成行。 而就在飞机即将起飞的前一晚,又出现了一个意外。截至14日晚,资金已经全部募集到位。但15日时,南云临时又接到刘刚的电话称,因统计失误,资金募集出现了8000元的缺口。时间紧迫,当南云得知这一问题后,她毫不犹豫地说:“这个缺口我补上!”南云告诉记者,当时就没想那么多,满脑子都想着,只要把这件事情做好,再多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万幸的是,这场非常时期的非常救援,虽历经波折,最终在各方爱心人士的齐心合力之下,圆满成功。 此次行动面临着重重困难,活动发起难、运力获取难、时刻报批难,大家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作为联合倡议人,她给了我很大的精神鼓励和政策方面的指导。在重重困难面前,南云从始至终一直坚定着,并鼓励着我继续前行。”刘刚说。 南云,温州人,现为浙江箴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高级经营师,温州市首届慈善大使。在慈善和公益之路上,她已坚定前行了十多年。2006年6月,她向温州人民教育基金会投入了第一笔个人捐赠;2016年3月由其个人出资成立的楠得时光·加成云基金在温州城市大学设立,该基金也成为学校自成立以来第一个由个人捐赠的助学奖学基金。 “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爱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南云说,作为一名温州人,她为温州的大爱精神所感动,她也坚信着,只要大家无私奉献、付出,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一切都会朝着美好的方向前进。而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她有责任也有义务,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彰显政协情怀,展现政协担当,尽己所能,为打赢这场阻击战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