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协系统一直流传这样一种观点:说政协工作,“不干不好意思、干多了没意思、干一点意思意思”。这种观点从政协的定位、履职的适度,表达了一部分政协人的思想。进入新时代,中央对政协工作非常重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政协工作做了指示,汪洋主席提出了政协“四个一线”,新时代人民政协要有新样子。看来,政协工作“干一点意思意思”,就“不好意思”了。那么,新时代政协工作怎么干才会“有意思”呢,笔者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善学修德,把牢政治站位。
学习是人民政协的永恒主题,也是推动政协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善学,就是要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只有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特别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才能领会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对政协工作的要求,把握政协工作的正确方向,从而为有效履行政协三项职能奠定良好的基础。政协机关干部是为委员履行职责服务、推进政协工作开展的重要力量,其言谈举止、品行风范、素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政协组织的形象。只有注重修德做人、修学储能、修为成事,才能加强自我修炼、提高政治站位,找准工作方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清醒人,为促进政协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二、勇于发声,固强精准履职。
政协是协商平台,政协的话语权具有不可替代性。作为政协人,要善于发声,敢于发声,而且要发出“好声音”,确保让人家听得进、能采纳。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到“音正”和“音准”,也就是要精准履职。要做到精准,当前重要的是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求精准。政协工作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对于党委政府已确定的目标,我们应该是提出意见建议,助力目标实现,而不是讨论目标该不该实施。二是对好调好视野焦距求精准。提的建议太空泛,没有实际价值。提的建议太微观,偏离政协的职能。因此,我们要提出切合实际的真知灼见,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用”。如,近年来,我委深入基层调研,在缜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推动信息化精准扶农,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关于平阳县五水共治的建议”“加强进一步加强滨海新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关于解决北港地区水患问题的建议”等一批“建言”,这些“建言”一部分得到党委、政府部门采纳并转化为具体措施。三是建言内容瞄准靶心求精准。尽量提出体现党政所需、群众所盼,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这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议政议到点子上”。
三、营造氛围,厚植共事之德。
在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人民政协发挥了重要的统一战线组织团结联谊功能。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主题。为此,作为统一战线组织,政协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之奋斗,而政协专委会是政协机关联系委员和各党派各界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政协良好的工作氛围,重在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这就要求我们厚植共事之德,共抒人文情怀,做到互敬互信互谅,同心同德、风雨同舟。只有营造如此和谐融洽之氛围和环境,才能迸发出政协人的工作激情和建良言、建诤言的勇气和灵感。同时,作为政协人,要始终保持“一线”的精气神,厚植共事之德,增强行动力,营造干好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在中心大局上,在促发展、惠民生上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