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 全会日程 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大会简报 大会资料 全会报告 大会决议 媒体聚焦
姜际春委员的发言——关于我市大中小学普及情绪健康教育的建议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政协


随着社会经济及科技的迅猛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竞争激烈,青少年学习成长压力日益增大,大中小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呈现增多的趋势。根据有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约13%的小学生、15%的中学生、19%的高中生和2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及类型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10%~30%的青少年存在着心理问题,我国15岁至35岁人群自杀行为已成为首要死因,青少年犯罪率也不断上升。这些心理问题中由负面情绪导致的自我封闭、自卑、厌学、焦虑、妒忌、敌视,甚至离家出走、仇恨、校园暴力等失控行为尤为明显。我市大中小学生在心理情绪健康方面的问题最近几年也呈现增长趋势,学生逃学、离家出走甚至轻生等问题时有发生。因此普及心理情绪健康教育,这既是大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又是确保其正常学习和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和谐稳定蓬勃发展之所需。

为了促进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教育部颁布和下发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和纲要,例如《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以及《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我市在贯彻落实这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包括对任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鼓励学校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与现实之需相比,仍然存在以下有待完善的方面:

一、各级学校尚待形成一套可落地、可实施、系统而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目前各级学校多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解决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但是由于其体系庞大,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设置、组织规划、实施途径及具体工作开展、人才选拔及测评机制等尚待进一步规范,提升实效性,从而更加科学高效地解决学生在品德建设、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日常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二、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升,心理健康专业认知尤其对于情绪健康教育的认知尚需加强

专业师资不够导致有些学校安排其他课程教师充当,不仅达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还可能容易忽视学生愤怒、生气、压抑、焦虑、恐惧等常出现的负面情绪问题。而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时有效转化和化解,势必留下心理健康教育的隐患,不利于学生身心成长。

三、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场地充裕等方面需进一步完善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列入学校正规课程中,但由于课程的特殊性,若单采用课堂上教师系统讲概念、说理论,学生课本上划重点、背概念、纸质考试等,可能无法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价值。学生的心理健康来自于其生活的方方面面,牵扯到学校、家庭、家长和社会环境等,若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联系到家长、家庭、社会等,设立不同内容的学习,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其效果将大大提升!

就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有以下建议:

一、心理健康教育应从情绪健康教育开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广大中小学生应学会体验情绪并表达自己的情绪,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培养学生对不同社会角色的适应。情绪健康是容易察觉、简单落地、快速有效的途径,对于推动各级学校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具有支持性作用。可将情绪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中重要内容,纳入幼儿园、中小学日常教学工作中。提升实效性,从而更加科学高效地解决学生在品德建设、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日常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二、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做好情绪管理师资的建设

除了落实人事编制要求,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岗位外。可将情绪健康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工作开展入口,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中,集中统一培训,将心理情绪疏导资质作为上岗育人的标准。通过专业培训,提高其对情绪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掌握心理情绪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建立一支专业知识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的心理情绪健康教育队伍。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尤其是情绪健康教育活动

根据大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制定不同的心理、情绪健康教育活动,比如幼儿园、小学的情绪健康教育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另外,通过活动,梳理学生意识,了解和认识到情绪状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从自我做起,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可有效避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可组织团体辅导、情绪能量释放运动、情绪能量教练陪伴、情绪管理工作坊、情绪情景剧、情绪管理专题班会等。校际之间,定期组织心理情绪健康教育经验总结交流活动,及时宣传推广心理情绪健康教育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以整体提高心理情绪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四、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心理情绪健康教育,兼顾对家长及社会其他人员的心理情绪健康宣传,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校外环境是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情绪意识,形成健康、有爱的人生观的重要环节。可联合校外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情绪素质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家长学习心理尤其是情绪健康管理的活动,更新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学会管理情绪,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努力实现家庭、社会、学校三者的有效资源紧密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情绪、心理健康发展。

 

 

————————————————————————————————————————————————————————————

发言人工作单位及主要职务:                                                                 党派:

中侨实业发展(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长、                                               界别:侨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