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6日,中共浙南游击纵队的括苍支队在政委邱清华、支队长周丕振、副支队长徐寿考的领导下,渡海解放玉环县,拉开解放浙南的序幕,历经五十五天,除几个海岛外,解放了全浙南。我亲历温州战役的战斗过程回忆如下。
(一)括苍 支队渡海解放玉环县
命我担任突击队长攻打县警察局
1949年4月4日我浙南游击纵队的括苍支队攻克永嘉县西楠溪敌军重要据点-枫林镇,歼敌军一个连及警察所全部,缴获轻机枪2挺等武器,迫使敌军收缩到永嘉县城区-温州。永嘉县的楠溪宣告解放。
括苍支队在周支队出指挥下,部队立即转移乐清县的白溪集中,于1949年4月6日夜渡海一举攻克玉环县城;我括苍支队的第一中队,第五中队攻打县政府,活捉国民党县长毛芷照,我率6人突击队攻打玉环县城天后宫的警察局,万文达教导员叫应圣元同志担任我突击队的向导,应圣元同志是玉环县人,熟悉玉环县的路,从乐清坐蓬船过海到玉环海岛上岸,一路直插天后宫的后山麦地里潜伏。待县政府先发起攻击,我们突击队才可以向警察局发起进攻。我们突击队潜伏时不准讲话,更不准咳嗽。我们等待总攻枪响,等呀!等呀!等的时间感到特别长,听到总攻枪声,我命令突击队员冲!跟我来。我们突击队员们个个像猛虎下山直扑天后宫警察局。这天后宫后面无门,我转向东边小巷插向前门,一个警察抱着衣裤逃出大门,我将枪顶住他胸口,大喊:不准动,缴枪不杀,警察举手投降说“我没有枪”。我命他回营房内,我和应圣元二人首先冲进警察局,他打了一枪,我喊“缴枪不杀”,我三节手电筒的电光在敌人营房内晃动,喊叫“三五支队来缴枪,优待俘虏,不搜腰包,将枪放在房间内,人到天井集中”有一个警长带一支驳壳枪从西边厕所逃走,到厕所内听到,天后宫外我游击队喊冲杀声,他害怕将驳壳枪丢在厕所内,自己人又回到天后宫营房内。李福元同志从窗口向内打了一枪,我们一共打了两粒子弹解决了战斗,打伤敌人一人,俘虏40多人,缴步枪40多支,驳壳枪1支,我突击队无一伤亡。我所在的第九中队立即转战绕道到达教场岭头,迅速包围敌军碉堡,对碉堡扫射一阵机枪后,发动政治攻势,劝其投降,敌军伸出白布表示投降。我第九中队胜利完成了战斗任务。
第二中队由陈大海中队长率领,利用玉环地下党供给的敌军口令,机智地逮住哨兵,直扑雷公庙内,国民党常备队乖乖地举起双手投降了;县政府后山的碉堡内的敌人配有重机枪一挺,开始企图顽抗,周支队长令伪县长毛芷熙写手令,派士兵去劝降,因被敌军机枪封锁住未能送进碉堡,我三中战士对准碉堡枪孔射击,打哑了重机枪,同志冲上去迫使敌人投降,玉环县城内敌军全部被歼灭。驻扎在坎门镇的国民党一个中队,我们对其进行劝降,第二天敌中队长带领部队举着白旗,倒背着枪投降;国民党的盐警大队也自动投降了。楚门镇的敌人一个中队逃往温岭县。至此玉环县全境解放。共歼敌军400多人,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7挺,美国造汤姆式冲锋枪1支,电台3部,长短枪310支,手榴弹239枝,子弹12000余发。玉环县全境解放,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传令嘉奖。1949年4月10日括苍支队从玉环县返回乐清游击根据地,在南阁村召开祝捷大会,部队稍作休整,抽调120多人组成武装大队,下设两个中队,编入浙南游击纵队第二支队的第二大队,我从括苍支队的第九中队调到第二支队第二大队的第四中队,任命我担任第一分队长。我们从乐清县南阁村告别老首长、老战友、老区人民、真有恋恋不舍之情!我们一切行动听指挥,我们从括苍支队抽调新建的武装大队,由潘田波任大队长,阮禾秀任教导员,率领奔赴新的地区与战斗岗位,队伍日夜兼程,经过闻名风景区雁荡山,跨过南溪江,进入永嘉县与青田县交界的地方已是1949年4月21日,真巧合我们渡瓯江,解放军百万雄师渡长江,我们从电台上收听到消息!多么高兴!我们渡瓯江利用渡船,一次只能渡过一个分队,部队渡江一半时,突然从青田方向驶下一小汽轮,拖拉一大串的小舴艋船,小汽轮船,我们喊令靠岸接受检查,目的是小汽轮船内是否有敌军?船老大开始不理我们喊令,幻想强行驶走,我们立即向天鸣枪吓阻!小轮船只好靠岸,拖拉舴艋小船各自逃离,一时满江都是小船,我们登上小汽轮船,查不到敌军警,我们在船上作了宣传:宣传全国大好形势,解放军百万雄师己渡过长江,宣传我们共产党的游击队、解放军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请各位回到温州,向亲友转告,我们当即放船使其驶向温州。我们继续渡江后走上征程,第二天我们接到特委指示:到周岙村待命。我们第二大队一到周岙和第一大队会合,第一大队是以浙南游击纵队第十三区队和中共永嘉县警卫队合并组建而成的,政委是曾绍文,支队长是余龙贵,他是红军挺进师第三支队长,留在浙南工作的老红军。1945年3月又担任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长,第二支队立即转入有关城市方面的政策学习,如:学习《关于接收和管理城市的决定》、《对反正起义及投降敌军的处理方法》、《征收公粮临时办法》、《职工临时章程》、《约法八章》……等。同志们议论纷纷,有的同志就问我是否要解放温州?我笑笑回答:“军事机密无可奉告。”
(二)解放温州市
命我任突击队长攻打纱冒河未起义敌军
驻守温州地区的国民党二00师,师长叶芳,他兼任温州专员和保安司令,叶芳知道自己上司邱清泉兵团司令,在淮海战役中战死,解放大军直逼长江,意识到国民党败局已定,何去何从使他惊徨不安,一九四九年三月初,蒋介石派第一绥靖区司令周岩出任浙江省政府主席,周上任就派堂兄周琦来接任温州专员兼保安司令之职,周岩叫叶芳到杭州省政府报到,告诉他另有任用,“谈话中指出“你叶芳作战勇敢有余,从政却嫌经验不足,调你到省是器重你:”。实际周岩是排斥异己,扶植亲信,国民党内这种勾心斗角是司空见惯的。叶芳面见周岩后,随即去上海找同乡胡公冕诉说自己处境,胡公冕原红十三军军长,胡公冕鼓励他说:“当机立断,摆脱国民党,为地方做点好事,为人民创立功勋,胡还告诉他切不可放弃军权”。叶芳求胡公冕为他与共产党取得联系,胡公冕应允。胡公冕将这情况转告中共浙南特委。中共浙南特委获此情报和原做兵运工作的同志提供情报叶师长有起义之意向符合,立即研究决定派游击纵队第一副政委胡景瑊同志为首席的代表团,去郭溪岭头景德寺与叶芳派出的代表团谈判,从一九四九年五月一日夜开始至五月四日双方代表的三轮谈判,“签订十二条协议,”并定一九四九年五月六日夜浙南游击纵队解放温州。按协议规定叶芳将军将新兵团,独立团,警察大队撤到温州现在的解放路以东地段;解放路以西地段由浙南游击纵队负责治安管辖。路西区域内未起义敌税警中队,浙保四团部队不在起义之列,由浙南游击纵队负责攻打歼灭之:我纵队部决定:将驻在西角的敌税警中队的战斗任务,分配给括苍支队(三支队);驻在温州纱冒河的敌军浙保四团,分配给第二支队去攻打。第二支队将攻打纱冒河敌军浙保四团的任务分给潘田波大队,敌军浙保四团是我们屿北老区人民的死对头,潘大队长,从全大队的指战员中挑选六名英勇善战的突击队员组成突击队,任命我为突击队长,抽调二大队部管理员郭昌裕同志担任我突击队的响导,郭昌裕同志在温州市读过书,熟识纱冒河路的位置。指战员们日夜盼望的时刻终于来到了:一九四九年五月六日,在周岙村前面的一片地坪上召开誓师大会,整整齐齐地站满了即将出征温州的浙南游击纵队指战员,穿着新制作的蓝灰色军服,戴着八角帽,佩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白底红字的胸章,精神抖擞,待命出发,誓师大会开始了。浙南游击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龙跃,站在队列前面当中的一张四方桌上,以高昂的语调,威严地宣布了温州前线司令部、温州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宣布:温州前线司令员兼政委郑丹甫,副司令员余龙贵、刘正发、周丕振,副政委曾绍文、邱清华,政治部主任郑伯永,参谋长郑梅欣。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郑丹甫,副主任曾绍文、邱清华。宣布完毕,当龙跃将前线司令部和军事管制委员会的两颗印章授给郑丹甫时,会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誓师大会结束,浙南游击纵队主力——第一、第二、第三等三个支队,宛如几条强劲的长龙,分路静悄悄地向温州进军。第一支队由九山入城,我们二支队由三角门和小南门入城,三支队由太平岭入城。我突击队有战斗任务走在第二支队最前面,不料到达温州小南门碾米厂南面的一条河桥上,被桥上的栅栏门挡住去路,我们喊叫老乡开门,无人应答,桥上的栅栏门是15公分以上直径园木做成,我们原先不知道有此障碍物,因此没有带破门工具,急得我们怨战前侦察不周,疑可能上当受骗?兵贵神速,出奇兵于敌人屋檐下,短兵相接勇者胜,是弱者战胜强者的最好办法。这是我前四次参加突击队战例中的实践经验,没想到被桥上栅栏门挡住路,我们喊叫碾米厂的老乡开门,在桥头滞搁二十多分钟,来了一位穿便衣的人,将桥上铁链锁开了,为了把滞搁的时间抢回来,我对突击队下命令:跑步前进,幸好郭昌裕同志带路未走弯路,直插纱冒河西头路口,我从内心感谢郭昌裕同志!一口气跑到纱冒河西头路口停下,此时天色已显灰白色,从西头路口可一直看到纱冒河东头路口,路上无一人行踪,不知敌人住守在哪幢房子内?我们突击队从西向东搜索前进,走了一段路,发现有向北的小巷路口,我便叫郭昌裕同志,向北边路口搜索前进寻找敌军营房,我为了防止敌人打埋伏,又令突击队员拉开距离,靠墙边向东搜索前进。这时三支队与国民党税警中队发生了交火,枪声惊醒浙保四团的敌军,有三个敌军士兵呆头呆脑的扑在二楼一个窗口,探头向外观察动静,我离二十多米就看到他们,他们头上没有戴帽,从三人的形态判断敌人尚未发现我们的意图,也不懂二OO师叶芳将军起义之举,我开始松了一口气!我终于找到了敌人的营房啦!我们当时不知道营房内有多少敌人?我立即靠左边墙一些,以左手在背后作手势,示意突击队员快来!这时敌人己看到我了,我身穿蓝灰色卡祺军装,腰缠皮带,头戴八角五星帽徽,胸前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队白底红字的胸章,我手提驳壳枪,按理敌人应判断我是共产党游击队,昏糊敌人做梦也没有想到游击队会如此神速在温州的市中心出现?还对我发问:“喂!西角打枪发生什么事?”我边叫三名突击队员从小巷插入敌人营房后门,防止敌人从后门突围,边与窗口敌人对话:我答:“西角打枪是我们自己人打枪,你下来开一下门,我进去告诉你。”敌人又问什么原因打枪?我又答:“你下来把门开了,让我进屋再告诉你们什么原因打枪。”我前后门包围好后,我脑海闪现出古代兵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名言,没有立即发起攻击,首先发动政治攻势:宣传解放军百万雄师已渡过长江,占领南京;温州200师已起义;解放军优待俘虏,缴枪不杀,不搜腰包,只要放下武器,发路费让你们回家,和你父母、妻子、兄弟姐妹团聚。”三个敌人听我要他们投降就缩进去了,不一会敌人伸出三支枪口?我立即高声喊叫:“准备战斗,同志们架好机枪,敌人不投降,就消灭他们。”我又喊令敌人:“你把枪收回去,你要打只有死路一条,新兵团、独立团、警察大队等都起义了!只有你浙保四团不知道。你们放下武器投降才是你们唯一的出路,你们不要替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卖命,我们保证优待俘虏。”于是敌人未敢开枪,将窗口的三支枪收回去了! 我分析判断敌人动摇了,证明我们政治攻势发生效力!不战使敌人投降,是战争最高境界,我们继续宣传形势,宣传俘虏政策,我们利用路过二名“新起义的独立团起义士兵”向敌军喊话说明二00师起义的情况,可敌军还困兽犹斗。我突击队想从后门破门冲进,敌人听到破门声,就从楼上丢下手榴弹,我突击队员立即卧倒,手榴弹爆炸未造成伤亡。我们继续发动政治攻势,终于,敌人伸出白布投降了!我又喊开门,我第一个进入敌人营房,敌人在天井排队、站立共不到20来人,我令其就地坐下,我看到一个穿青色中山装的人手上拿着一串钥匙,我就叫他打开所有房间的门,对每一个房间的武器清点造册,我记得缴获的武器:重型迫击炮一门,抗日时期从东岙村后山炮击我革命根据地屿北村的就是这种炮,第一次缴获重型迫击炮,我们高兴极了!重机枪二挺、步枪300多支、卜壳枪24支、手枪60多支,钢盔300多只等军需物资。事后才知道这里是国民党浙保四团的军需处。我突击队未花一粒子弹,完成上级交给歼灭浙保四团的战斗任务,实践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名言。
(三)军统特务策反刚起义的一个团叛逃
1949年3月间,特务头子毛森偷偷摸摸来到温州,搞了一个“应变计划”,向温州保安司令部情报科科长、戡乱大队长陈麟书布置了应变计划。陈自从接受应变任务后,要与人民为敌到底,1949年5月9日浙南纵队司令员龙跃,向叶芳将军发出邀请“去瑞安桐岭会晤。”特务陈麟书利用这事,大肆造谣挑拔离间,胡说“叶芳师长已被共产党抓起来了”,并勾结新兵团团长叶圣尘,策动兵变叛逃。我前线司令部获情报后,下令按现在温州解放路的西边各巷路口布置兵力,我分队两挺重机枪布置在对准中山公园路西对面的巷口。新兵团全部美式装备,妄想攻打我第三支队后叛逃下海,到台湾向蒋介石请功。但叶圣尘心虚,担心自己逃不走,未敢向我军三支队攻击。于五月十日凌晨一时,从中山公园路上一个穿黄军装的人向西走来,告知:“新兵团已叛逃。”叶圣尘在上船前丧心病狂地将共产党在前一天派去新兵团部队的我党政工干部李毓芳,应汝源,章近水杀害、庄哲民被打伤;另一个叛逃营将我军派去的教导员施××、政工干部林×等人捆绑强制押走,幸好在状元桥休息时被逃回。叶圣尘率一部分逃到乐清县磐石,企图下海为匪,一部分经状元桥至平阳鳌江被我第一支队和县中队在途中歼灭。叶芳师长在瑞安正与龙跃司令员高兴畅谈时,接到部属叶圣尘率部叛逃报告,叶芳师长立即告别龙跃司令员从速回温州,派他自己的警卫营长乘汽艇驶往磐石,召回400多人。但陈麟书、叶圣尘少数十多人侥幸,窜逃至洞头,后远遁台湾。温州解放后,敌人不甘心失败,派敌机轰炸扫射,一段时间敌机天天飞来轰炸,我警备团当时没有高射炮,靠轻重机枪、步枪对空射击,使敌机不敢低飞,敌机开始只好高空乱投弹,炸弹投入瓯江中,不少被炸死的鱼浮上水面;有的炸弹落到民房区。不久我被提升副政治指导员到警备三团三营九连任职,住江心寺南对面的招商局内,我被安置靠江边房间内,办公、睡眠一起,一天敌机又来空袭,警报一响我们部队从江边的营房内出来,沿街疏散以步枪对空射击,全市上空一片射击声,这一次敌机飞临温州上空盘旋,敌机盘旋到西角上空,我从办公室最后一个走出,过了一条小街道,敌机从西向东沿瓯江附冲下来,只听到,轰!轰!轰!三声巨响,我军九连驻守的招商局房子全塌倒在地坪上变成瓦砾堆,我的床铺、办公桌都被压在瓦砾堆下面了!我们九连集中清点人数,少了一名炊事员?我们立即到原炊事房的瓦砾上挖开瓦砾寻找,这名炊事员被压在瓦砾堆下,发出叫痛的声音!我们挖开瓦砾将其救出,看到他满脸是血,身上多处受伤,迅速用担架将他送到医院抢救。经抢救,其生命无危险!事后,同志们去医院看望,宽慰地说“你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也有同志对我说:“汪副指导员还好,早两分钟走离办公室,免遭危难真命大”!停在招商局江边的铁壳登船码头,被敌机炸弹命中二处,但未被炸沉。据不完全统计,敌机先后六批15架次轰炸温州,投弹77枚,炸死居民37人,炸伤58人,民房230间,受损民户198户,我们幸存的革命人民切记,解放温州实际上不和平!我愿温州乡亲们珍惜用革命同志和革命人民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锦绣河山!
(四)我二支队受命解放青田县
1949年5月10日,平息新兵团叛逃后,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立即下令解放浙南各县的战斗任务,我所在的第二支队分配到的战斗任务:解放青田县。接到任务后,我们从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一日出发,日夜兼程,当我部队到达青田县城郊时,敌人县政府官员及守军弃城逃窜,没有发生战斗,青田县城就解放了。第二天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先头部队到达青田县城,和我们会师,我们二支队和地方干部一起,按排二野同志住宿,送给他们一些粮食、蔬菜。第二天二野的部队奉命返回金华,乘火车进军两广。
我二支队侦察员回来报告:”青田县自卫队及政府官员向白岩方向逃窜:我二支队立即向白岩方向追剿,翻越了一座高山,下山时下起毛毛细雨,山间雾气缭绕,支队长余龙贵从望远镜观察到白岩村,筑有碉堡,敌人企图固守,支队长立即下达命令向敌人发起攻击,我们第二大队发起冲锋!第五中队从温州缴来的美制火箭筒对准碉堡打了一炮,就将碉堡打了一个大洞,炮声在山涧回荡!敌人全线溃散各自逃命去了!我分队两挺重机枪,背在身上冲锋,抢占村后山头,当我们重机枪架好,向高山逃窜的敌军扫射时,雾气风起云涌覆盖过来,白茫茫的一片,再也看不到逃散钻入高山密林中的敌人。战斗结束俘敌30多人,宣告青田全县解放。
(五)二支队二大队横盘山上打阻击
我们第二支队在青田县白岩击溃青田县伪自卫队取得胜利后,宣告青田全县解放,我第二支队兵分两路,第一大队返师瑞安方向,第二大队返师青田县城。我们二大队一到青田县城就接到情报称:伪国防部交通警部队1200多人,从永康,缙云向青田而来,妄图直扑温州,再下海逃往台湾,我们二支队的第二大队获此情报,潘大队长命我们四中队前往阻击,我第四中队急行军奔赴前线,抡占了横盘山制高点阻击,敌人以密集火力向我们射击,我们予以阻击,潘田波大队长率第五中队,向东岙山后面迂回,击敌之背,敌人在我军阻击一天后,被迫收缩部队,待天黑时退至驿头村。我方最大的担心是敌人利用黑夜坐船沿瓯江顺水攻击青田县城后直扑温州。于是我们二大队在晚上集中兵力于青田县城严防江面船只通过。敌人搞不到那么多船,只好渡瓯江沿山路向南逃窜。第二天早晨我们就发现瓯江南岸有三匹战马丢弃,我们二大队分析断定敌军已乘夜沿山路逃窜,立即派部队抄小路追剿,我们二支队二大队在潘田波大队长指挥下打了一天阻击战,虽未给敌人重大杀伤,但延误敌军一天,为第三支队赶往藤桥围歼敌军赢得了时间。
第三支队接到温州前线指挥部命令:为确保温州的“安全”,周丕振支队长立即带领部队日夜兼程,五月十五日早晨三支队的第一大队在上戍的渡头与敌军遭遇,敌军不敢恋战,折向藤桥,我们三支队的第一大队紧追不舍,上午九时许二大队和一大队的第一中队会师于藤桥西边,与敌军交火,将敌军截成两段,一中队抡占了藤桥西南角的石鼓山,敌军将二百多人向戈恬方向逃奔,三支队的二大队紧追不放,其余敌军八百多人窜入藤桥村,三支队立即调整部署,把敌军包围,下午二时左右,万文达率第三大队赶到藤桥南岸。这时敌军在藤桥周围和主要路口沿藤桥江北岸一带,挖战壕、垒掩体,筑了不少工事,架设八挺重机枪,十三挺轻机枪,妄图凭借二三十公尺宽的江面和一米宽的木桥为天然屏障,拼死顽抗。
我第三支队的总兵力:共400多人,敌军800多人,是一比二,敌军全美式装备,火力比我军强得多,但蒋家皇朝已经覆灭逃往台湾,这些剩下的残兵败将犹如丧家之犬,一路上受到民兵及二支队潘田波大队的阻击,长途跋涉,连续作战,疲惫不堪,现在陷入我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周支队长分析敌军利敝之后说:“敌人是笼中之鸟,坚决全部歼灭它,不许一个漏网,”经研究决定周支队长宣布作战方案:一大队的第一中队坚守石鼓山打阻击,决不让敌人突围;二中队运动到藤桥村东北面佯攻,钳制敌人;三大队和警卫排担任主攻任务,突破口选择在藤桥北岸桥头,”万文达大队长受命后确定突击队由第八中队的第一分队和警卫排短枪班组成;万大队长同教导员张永南等人观察了敌人阵地,作了战斗部署:“七中队作预备队,掩护第八中队突击冲锋,命令部队立即行动,进入阵地。”突击队在南岸江边竹林的掩护下,分两路埋伏在紧靠桥头的两侧,突击队每人配冲锋枪或者卜壳枪,手榴弹四只,他们埋伏在阵地上,等待总攻命令!藤桥北岸桥头敌军布置了一个加强排,配备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二挺,敌军筑起机枪掩体。下午四时周支队长命令总攻开始,三棵信号弹腾空而起,二中队发起猛烈攻击,四面八方向敌人攻击,当敌军主意力集中西边时,我们三支队的六零炮向北桥头敌军阵地轰击,一发炮弹落在北桥头重机枪阵地上爆炸,周支队长抓住炮弹爆炸时机立即命令突击队向桥北冲锋,突击队员个个象猛虎下山,利箭脱弦,向桥北冲去,勇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前仆后继,冲过桥去,击毙了敌军重机枪手,敌军轻机枪手见状弃枪逃走,突击队占领了桥头阵地,万文达大队长率领三大队,兵分两路向村内冲进,万大队长率领一路猛插村中,巷战开始了,全村笼罩在枪林弹雨中,四周弥漫着硝烟,敌军凭借野占工事和房屋进行顽抗,我军三大队和警卫排的勇士,利用墙角、短墙、炉灶、窗口等地形地物,从屋外打进屋内,从楼下打到楼上,从此屋打到彼屋,从这一个院子打到另一个院子,分割歼灭敌军,万文达大队长的通信员王宣不幸中弹牺牲了,年仅17岁!敌人在我三大队勇士的冲击下,敌兵纷纷举手投降了。另一部敌人企图向西突围,经第一中队阻击,退回到指挥部的房子内负偶顽抗,我第七中队、第八中队的勇士与敌人房子只有一条小巷弄之隔,我们用六挺轻机枪进行射击,同时喊话:“缴枪不杀,优待俘虏。”边打边喊话,敌人死伤惨重,再后敌人伸出白旗投降了。这次战斗共歼敌一千二百多人,缴获火箭炮4门、轻重机枪60挺、汤姆冲锋枪和卡宾枪500多支、步枪200多支。 括苍支队(第三支队)是浙南游击队的主力支队,为解放浙南做出突出的特殊贡献。
第三支队取得藤桥歼灭战的重大胜利后,立即挥师东进解放乐清县,攻克温岭县城,5月29日又克黄岩县。浙南游击纵队,历经55天连克浙南的玉环、泰顺、永嘉、瑞安、平阳、乐清、文成、景宁、青田、温岭、黄岩等十一个县。浙南游击纵队在解放时期作战一百九十余次,共歼灭国民反动军队13000余人,争取起义投诚2400余人,共缴获火炮24门,轻重机枪254挺,各种枪支7000余支,子弹64万余发,各种炮弹1000发,1949年5月26日野战军21军到温州举行10万人的夹道欢迎。并协同野战军解放福建省的福鼎、拓荣、寿宁三座县城。浙南游击纵队的指战员由解放初期的300多人,发展到纵队主力5116人,县区武装4899人,还有民兵9万余人。浙南游击纵队依靠当地自身力量完成新民主主义阶段革命总路线的“最后夺取城市”的历史战斗任务。
1949年5月29日中共浙江省委给中共浙南特委的指示中指出:“浙南党在龙跃同志领导之下,自主力红军北上抗日,十余年来坚持了南方敌后的艰苦斗争,保持了党在南方的革命旗帜,保持了党的组织和干部,保持和发展了强大的游击武装,组织武装了广大群众,有力配合了北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大军渡江以来,机动出击并争取叶芳起义,先后解放温州等十余座县城。你们所获得的这些伟大成就是全党最可宝贵的。华东局及省委对于你们的工作非常满意,并代表全党向坚持浙南艰苦斗争的全体同志致以亲切慰问。”中共华东局和浙江省委的这一高度评价是对中共浙南特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的战斗工作的肯定与表扬。
1949年8月,浙南游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军区警备第一旅和浙江军区第五军分区;1950年7月间警备旅三个团又分配到五、六、七三个军分区担负剿匪任务;1951年三个团又改编为第六军分区兼一0四师,继续担负起巢匪、反霸、保卫海防、保卫人民政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的使命;1952年又改编中国人解放军建筑工程第六师,到大西北建设当时苏联支援156项国防工程;1955年5月1日奉国防部命令全师集体转业归中央建筑工程部管辖;从此以后,在中共浙南特委领导下组建起来的浙南工农子弟兵,又从人民解放军回到人民之中,投身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的建设,1958年全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遍地开花,中央支援地方,这支浙南游击纵队的工农子弟兵被分配陕西、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南六省一市(上海市)他们继承解放军艰苦奋斗,不愧于打天下建设天下的英雄队伍,成为六省一市基本建设战线上的中坚力量。
(汪益贤,原名汪祥蔡,男,1929年2月出生,1945年3月参加革命。曾任厦门经济特区工程建设公司首届副总经理兼任公司纪委书记、经济师,1989年5月离休,副厅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