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界别的发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基。就业创业作为衡量妇女参与经济发展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关系着妇女自身发展状况。全面了解妇女 就业创业现状,积极探索、寻求现阶段妇女有效参与经济发展的方式和途 径,对于推进我市妇女发展,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有着重要意义。
一、当前我市妇女创业就业现状及存在原因分析
1.女性就业创业面广数量大,但层次低。 温州独特的民营经济格局,使得温州女性有了较多的机会参与经济发展,就业创业的自主性逐渐增强。女性参与经济管理和发展的形式,从改革开放初期多以“夫妻搭档”辅助 创业的形式逐步发展到独立创业、自主创业。据统计,我市32.8万个体工商户中,女性占比在45%以上。同时,全市全社会从业人员为558.86万人, 其中女性从业人员213.77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8.25%。女性在实现就 业创业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却存在就业创业层次低的矛盾。在我市,非 公企业中女职工比例达到40%左右,而在企业管理、决策层面,女性数量 却屈指可数。即使是在服装、鞋革、眼镜、打火机等女职工集聚行业中,管 理者、决策层仍以男性居多。在温州职业经理人俱乐部,女性更是寥寥无几。在温州市女企业家这种创业女精英云集的地方,以企业一把手形象出 现的屈指可数,153名会员中,仅有12家产值或销售额突破亿元,6家进 入是市百强企业行列。就业创业参与面广,层次低,反映了温州妇女在经济参与深度方面仍然处于劣势。
2.女性整体素质提升较快,但总体滞后于创业发展的需要。 经济的发展,女性客观上获得了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利,整体文化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教育和创业间存在的时间差,整体素质与男性相比还是普遍低 下,明显滞后于创业发展的需要。素质低下的现状导致在女性只能从事收 入低、强度大的简单体力劳动;创业时,由于整体缺乏创业技能和经验,创业根基弱,青睐投资小、风险低,但同时也是科技含量低、缺乏特色的传 统产业。
3.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创业根基薄弱。 受传统观念影响,女性创业往往被视作“女强人”或者“不安分的女人”,致使妇女宁愿在家相夫教子,也不愿抛头露面,外出创业。与男性相比,女性在创业前和创业中,有较 多畏难情绪,缺乏在市场经济中不畏困难勇于打拼的精神。特别是在农村, 妇女对男子的依赖性更强,缺乏创业主动意识。据2010年抽样调查表明, 温州大学14个学院里随机抽取的68名女大学生中,有自主创业初步意向的女大学生只占23.5%左右,绝大多数的女大学生倾向于选择较为稳定的 岗位直接就业。即使有创业意向,因为种种顾虑,付诸实施的并不多,而在创业过程中选择放弃的更不在少数。
4.社会政策保障机制的缺憾。女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承担着生育、抚养后代这一独特而重要的社会职责,创业就业客观条件不足,导致根基薄 弱。在现实社会缺乏对女性的反哺和保护机制,女性承受着不该承受的“社 会之重”,主动性和创造性会受到遏制。如原本由社会买单的生育保险和女性在特殊时期(产期、哺乳期等)产生的费用,现实中却由企业和女性个 人承担。负担的加重,使得企业主和政府“打太极”,招工时想方设法避开 生育期女性,客观上阻碍了女性就业。据了解,温州某知名制鞋企业中,女工占比65%,可合同招收的女工年龄基本在17-22岁。同时,就业领域里的性别歧视依然存在。单位和企业在招录员工时,不会明文设置性别障碍,但在实际操作录用时,女性就业明显受限。社会普通女性就业受制于自身的 “四期”、生育等生理因素居多,而高层次女性应聘还会受到传统男女“刻 板形象”的影响。
二、对策及建议
1.加强宣传,激发女性就业创业的主体意识。 宣传部门和有关媒体要把搭建女性就业创业宣传教育平台,加大宣教力度,培育女性主体意识,激发妇女就业创业热情,营造妇女就业创业良好氛围,作为推进妇女就业创 业的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一是宣传先进性别文化。以倡导“四自”精神 为重点,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先进性别文化,努力培育女性主体意识,激发就业创业热情。可在高校开设先进性别文化课程,增强女 大学生主动应对困难和挑战能力,积极转变就业创业观念,投身就业创业 实践。二是宣传先进人物事迹。通过巡回演讲、论坛、恳谈会、女企业家创业与回报社会等不同活动活动,对就业再就业典型、致富带头人、优秀 女企业家的事迹进行宣讲。三是营造宽容的女性就业创业环境。要深入挖 掘女性就业创业文化内涵,提炼女性就业创业新精神,努力营造支持、关注、肯定女性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2.加大培训,提高女性创业就业的能力。 立足城乡妇女就业创业实际,要注重整合政府部门、群团组织、社会培训机构等社会资源,破解培训师资、资金、人员组织等难题,建立全社会大培训机制。一是开展职业技能 培训。工会、劳动等有关部门要联合妇联举办家政服务、来料加工、电脑、 财会、烹饪等培训,努力增强妇女就业能力,提高创业本领。特别是用要利用我市民营企业发达优势,积极拓展订单式培训服务。二是开展实用技 术培训。对农村生产一线妇女,要注重农业实用技术技能的普及培训。科 协、劳动部门可依托农函大、成人职业学校及“双学双比”生产示范基地,成立农村女劳动力素质培训基地,积极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传授现代农业科学新技术,培育现代新型女农民。三是开展提升创业能力培训。要 积极推进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通过健全创业导师指导制度, 提升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对女企业家,可通过邀请专家、建院士工作站,引导创业女性能够科学分析和判断国内外形势,积极探讨企业创业发 展路径,大力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
3.搭建平台,加大就业创业的政策服务力度。 要建立女性就业创业联席机制,积极探索有利于女性创业发展的新举措。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性别因素,在税收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性配套文件,对妇女就业创 业给予优惠政策,为促进妇女就业创业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保障。财政、劳 动部门要建立绿色通道,积极主动地为女性就业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前置服务、延伸服务和后续服务。劳动部门要积极努力推进女职工养老、医疗、 失业、工伤保险,建立和完善社会生育保险制度,不断扩大生育保险的广 度和深度。金融机构要积极推进女性创业小额贷款项目的实施,通过研究解决贷款担保、风险控制、手续办理等“瓶颈”问题,降低贷款门槛、简 化手续、规范程序,努力为创业女性办理贷款开辟绿色通道。财政部门要 出台有关资金扶持政策,专门下拨专项资金对创业资金存在困难的优秀创业女性予以财政贴息支持。
发言人工作单位及主要职务: 党派:
温州市妇联 界别:妇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