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街道社区‘协商驿站’,集体揭牌成立,正式营业!” 为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委员履职向基层拓展,日前,瓯海区景山街道开展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协商驿站”集体揭牌仪式,景山街道也成为了瓯海区首个实现“协商驿站”建设全覆盖的街道。瓯海区政协副主席戴刚和景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郑奇灏共同为“协商驿站”揭牌,并为夏似蒙、郑爱珍、涂雅丹、白骏烈、董安定等委员颁发驻站委员聘书。随即,区政协、街道、社区负责人及政协委员围绕下一步协商驿站特色建设,着力打造“委员履职新高地、基层治理新名片”聚智汇力。
“我是第九届、第十届的区政协委员,也是净水社区的主任。作为首批试点社区,我们在‘协商驿站’的推进过程中,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经验,就是紧扣议什么、谁来议、怎么议做实做细一场场议事活动.....”净水社区主任、驻站委员董安定率先发言。 “议事平台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但是‘协商驿站’可以运用集体智慧,以辩证思维,既可以矛盾化解、也可以困惑疏通,以做通两头的方式,将矛盾化解在最基层,最源头。”景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区政协委员林西子结合自己的工作领域提出建议。 “邻里纠纷有时不在于解决,而是居民寻求话语权的表现。以协商驿站的集体交流碰撞,以群策群力的智慧和包容,让居民达到一个表达上的满足,情绪上的反馈,更是我们协商驿站工作的新的突破点。”会昌社区书记周淑琦结合自己深耕基层数十年的经历有感而发。 “作为将军社区的驻站委员,同时也是电视台人民问政的监督员,我也希望能借此多进基层、多进驿站,以定期进站接待的方式,了解社情民意,为景山的工作发声、发力。”“可以不拘泥场景,在小区凉亭、休闲长廊、会昌阁等人气汇聚地方也挂上协商议事的牌子,达到群策群议,百家争鸣的效果。”“在现实的协商场景之外,也可以构建线上的议事协商平台。多元化、多渠道地铺开协商驿站建设。”“社区的工作,无时无刻不在协商调解。但是没有总结、缺乏提炼。“协商驿站”将是一个新的起点,能梳理更具体的案例,提供更详实的经验。同时政协委员、社区书记的关注接待,可以让居民获得更多存在感、满足感。”紧接着,繁荣社区书记朱建引感慨发言。社区代表和委员们畅所欲言,为“协商驿站”建设积极建言献策。“要以高质量的协商推动基层治理的水平!”景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郑奇灏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一一作出回应,并表示,社区要把握协商规范,推动打造标杆性的协商样本;要以“解放思想、解决矛盾、解释政策、解气疏导”等“四解”为着力点,真正落实推进协商驿站的建设和完善。区政协副主席戴刚表示,要建好用好“协商驿站”平台,进一步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独特作用,更好地倾听民声、传递民意、汇集民智。希望街道和社区要认真总结意见建议,将景山街道作为重点的区域“协商驿站”示范点、示范带来打造,通过实践探索,形成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景山样板,为未来协商驿站建设凝聚更多智慧,贡献更多力量。今年以来,景山街道全面贯彻省市区政协部署要求,结合该街道各社区特色和居民需求,因地制宜推进繁荣社区等6个社区“协商驿站”建设工作,听取基层声音,并将反映强烈、涉及面广、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纳入民生议事堂专题活动,涌现出“老旧小区改造民生议事堂”、净水社区协商驿站示范点等高质量案例和样板,全面推进落实景山“三位一体”建设工作,为瓯海区政协协商事业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