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瓯海区政协围绕“塘河文化复兴 打造百亿文旅产业带”主题,召开了首场专家协商会。
“一部东瓯史,半部在塘河。”温瑞塘河作为温州“母亲河”,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历史印痕和追忆空间。近年来,瓯海区围绕“城市塘河、生态塘河、旅游塘河、文化塘河”建设目标,充分挖掘、传承塘河沿线的自然禀赋和历史资源,复原塘河12景,形成博物馆群,打造一条融自然山水和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塘河文化景观带”。
2023年1月4日,省政协在《关于印发政协浙江省委员会关于加强专家协商会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指出,专家协商会要围绕推进我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民生工作、社会治理、发展安全等领域的热点焦点问题,选择其他协商形式难以深度讨论的具有前瞻性、敏感性的议题。
对此,瓯海区政协充分发挥区咨询委智库力量,以“塘河文化复兴 打造百亿文旅产业带”为议题,常态化组织开展专家协商,并在3月、4月先后组织会前调研,深入了解瓯海塘河沿线的资源禀赋和开发建设情况,赴顺德、上海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沿水碧道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
在协商会上,瓯海区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围绕协商主题,从打造温瑞塘河文旅产业集聚区、塘河IP开发、文旅资源整合、做大做强塘河博物馆群、“宋韵瓯风”塘河文旅景观形象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相关部门就发言内容作出回应。
温州市委党校副教授陈中权建议,要强化顶层设计,整合优质文旅资源;优化文旅空间布局,形成更多“小而精”“小而美”的文化空间;营造创新创意浓厚氛围,搭建手艺人大本营和艺术家集聚区;聚焦养成式的消费引导,挖掘文旅消费的潜在能量;做大做强青灯市集,打造行业顶尖的国际化文旅品牌。
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副院长李一曼建议,要坚持文旅业态“广融合”导向,打造“旅游+文创:风雅之河”“旅游+演艺:悦彩之河”“旅游+商贸:乐活之河”“旅游+康养:逸动之河”“旅游+研学:古韵之河”等。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何伟建议,要提升人文景观品质,做好“塘河水系列”文旅资源营销,加强“国际化”文旅IP传播。
温州国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建东建议,要坚持主客共享、还河于民;坚持生态为基、文化赋能;坚持水陆联动、以岸托水;是坚持资源整合、重点突出。
市政协委员、温州灯文化博物馆馆长、温州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浙江青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金成建议,要提升馆藏质量,打造特色博物馆;组建专业团队,加强融合发展;组织策划各项活动,让博物馆“年轻”起来;强化周边园林绿化,打造独特水乡风韵;利用塘河优质资源,打造特色配套;打造文创园区,增强“造血”功能;实现水上、陆地双线并行,打造博物馆群新地标;整合博物馆群资源,加强行业联动。
市政协委员、浙江云涧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斌坚建议,以塘河沿线的自然和人文等资源为依托,适当补充一些业态,链接白象塔、头陀寺以及乐园等资源,逐步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瓯海区政协委员、浙江四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登峰表示,要实现塘河文化复兴,重点要解决塘河文旅项目的市场定位问题、文旅内容产业集聚孵化问题、文旅内容业态创新活力问题、文旅市场商业生态统筹问题等四大问题。
瓯海区政协委员、温州理工学院副教授柯奭表示,要联动大学城,融合温州高校资源,打造塘河文化延展圈;要打造塘河十二景摄影基地,摄影赋能塘河文旅产业。
区政协主席、区咨询委主任金衍光指出,专家协商会实现了专门协商机构建设的新跃升,各位委员、专家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全新平台,凸显专业性,做到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发挥智库作用。他强调,实现塘河文化复兴,打造百亿文旅产业带要整体统筹、顶层设计,找准定位、特色发展;要串珠成链,打通关键堵点,以精品项目为引领,追求文旅产品品质化、差异化;要招大引强、招蜂引蝶,招引自带流量、引流引爆的项目,实现精准招引、招商;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挖掘塘河文化内涵,增进文化认同,形成地域文化特色符号,打造水岸共建共游新局面。
会后,瓯海区政协、区发展改革咨询委将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将协商成果报送给区委区政府的相关部门,以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