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 全会日程 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大会简报 大会资料 全会报告 媒体聚焦
郭建东委员的发言——深化温州港建设 打造全省开放大通道战略枢纽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政协


温州依港而兴、港通天下,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新考古发现的朔门古港遗址,更是重现了温州千年商港的深厚文化底蕴。近年来我市港口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对标沿海先进城市和地区,港口发展还存在不小差距,亟待重视解决

一是港口规划建设有待完善。当前,国内外港口大型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越发明显。我市目前无论是集装箱专业码头还是散货深水码头,其硬件设施均滞后于国际主流船舶10万吨以上的发展需求。同时,我市七大港区建设存在各自为阵、功能重复等问题,港口业务小而全,港口运输效率不高。

二是港口集疏运体系有待提升。完善的港口集疏运体系是现代化港口建设关键所在。我市港口集疏运通道较为单一,横向通道主要依靠金丽温高速和金温铁路,运输效率及运输能力不足,海铁联运水平较低。受瓯江沿岸桥梁高度、靠泊等级等方面限制,江海多式联运效率不高。同时,温州海河联运货种主要为煤炭、铁矿砂和建筑石料,货种附加值较低,潜在货源拓展不足。

三是港产城联动发展有待深化。推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是国内外临港先进城市建设的普遍做法。目前,我市港口布局与城市规划建设存在一定矛盾,龙湾、七里等港口作业区因城市功能的提升,需要转移货运功能。港口功能与临港产业发展互适性不足,前港后城、港尽其用的联动发展布局尚未形成,港区土地碎片化利用现象突出,海岸线资源尚未得到合理利用。

温州港作为国家重要枢纽港,是我市打造全省开放大通道的战略枢纽所在,巩固提升枢纽地位对于我市做强全省第三极、塑造发展新优势具有极其重要战略意义。

为此,建议:

一、适度超前谋划建设港口硬件设施

全力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要求,加快推动乐清湾港区、状元岙港区的深水泊位建设,积极开展大小门岛20万吨级大型公用码头前期研究,建设与枢纽港地位相匹配的港口硬件设施。深化温州七大港区分工合作,着力推动乐清湾港区、状元岙港区、大小门岛港区的三大港区专业化分工、差异化发展。加快推动瓯江港区资源整合,调整龙湾作业区功能,启动鹿城下岸多式联运中心配套码头工程建设,实现瓯江港区整体优化提升。积极谋划温州南部产业港一体化发展。

二、完善多式联运的集疏运体系

着力构建金温铁路通道、温丽衢铁路通道、温武吉铁路通道三大铁路集疏运通道,加快乐清湾铁路支线、港区装卸及通关设施等改造,提升海铁联运能力。依托瓯江高等级航道,研究瓯江口航区调整和海河联运直达方案,制定公转水”“水转水的政策扶持举措,提升海河联运水平。深化进港航道建设,加快状元岙港区10万吨级深水航道疏浚,研究论证小门岛港区30万吨以上航道疏浚工程可行性,加快瓯江沿线大桥改造前期研究

三、打造链接全球的近洋航运中心

以温州港、空港两港为核心,联动金华、丽水构建连接中部地区腹地、贯通东盟大陆的全省开放大通道。围绕服务建设一带一路重要通道,积极开拓近洋航线,推动面向RCEP和近洋航线辐射区的出口货物向温州集聚。对接全省海陆运输体系,承接宁波舟山港功能外溢,做大温甬内支线,推进联动接卸”“穿梭巴士业务开通。围绕构建海港大通道,在沿海港区谋划建设大型国际集拼基地,积极布局内陆腹地无水港,提升港口揽货能力。发挥我市三综一联开放平台的政策优势,深化通关模式改革,优化港口通关环境。

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新城

加强港口资源规划管理,坚持深水深用,实施港口项目精准招商,重点招引大进大出、大吞吐量的临港项目,用足用好港口大通道。聚力建设沿海产业带,突出培育海洋新能源、海工装备、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等临港产业,深化建设1138海洋产业发展格局,打造全球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优化调整城市东部空间和功能布局,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温州湾新区,深化乐瓯洞一体化发展,科学推进瓯飞、瓯江口围垦空间开发利用。加大近海带、重要海湾、重点保护岛群等海洋生态空间的保护力度,加大对瓯江、飞云江、鳌江等3条主要入海河流污染物减排,突出建好生态海岸带,构建人海和谐的滨海空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