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章
首页 > 理论文章
     
 
数字赋能政协工作现代化的路径研究
【来源:市政协】 【 】 【2022年09月27日】


内容提要:技术进步、时代更迭,大数据时代给人民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带来了全方位变革,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变化,催生了全新的社会需求,也为政协履职革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汪洋主席指出,“拥抱互联网是时代大势所趋,也是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必然要求。”以数字赋能政协工作现代化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由之路。本文结合泰顺县政协在“数字政协”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深入分析基层政协在数字赋能政协工作现代化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数字政协 平台建设 履职服务

作者简介:陈巍巍,泰顺县政协办公室综合科

 

2021年,浙江省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旨在从根本上实现全省域“整体智治、高效协同”,这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战略举措。浙江省政协全面融入数字化改革发展大浪潮和党政整体智治大格局,以数字化改革赋能浙江省政协工作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一端、一仓、三大业务应用、四大保障体系”智慧履职新载体、新平台、新链条。全力推进“数字政协”建设,不论是从政协组织来看,还是从政协委员履职模式来看,都是一次重大创新实践,是向数字赋能政协履职工作现代化路径上迈出的一大步。

一、数字赋能政协工作现代化的意义背景

(一)数字赋能政协工作现代化是人民政协履职接轨时代的必然要求。数字技术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新的社会风向,数字时代的全面来临,要求我们脱下传统的外衣,摈弃墨守成规的旧思想,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潮流,去深入研究数字赋能的理念和技术,不断增强人民政协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履职尽责的能力,全面提升政协工作水平,推进政协履职现代化建设。

(二)数字赋能政协工作现代化是全面提升政协履职质效的根本要求。主动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他要求委员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对委员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锚定政协工作现代化、委员履职能力提质增效,进一步推进委员队伍建设,我们就要以全新的思维,从形式到内容予以革新,以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打造全新的平台。通过对政协履职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提升和改造,让委员履职真正进入到“掌上时代”,不断拓展委员履职渠道,丰富委员履职形式,创新委员履职管理,搭建机关服务履职的平台,改进政协会议、调研、视察、提案、信息等工作,真正提升人民政协履职绩效和水平。

(三)数字赋能政协工作现代化是化解政协履职即有矛盾的现实要求。诚然人民政协制度有其固有的独特优势,但不可否认,在履职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治理困境,比如协商民主参与群体广泛性与参与过程充分性的矛盾、委员兼职时间碎片化与研究问题长期性的时间冲突、履职平台交叉性与便利性的矛盾等,需要借助大数据的手段和技术进行数据共享、资源整合、平台融合,进而破解治理困境,形成全方位覆盖的履职流程、全环节管理的履职链条、全天候参与的履职载体,通过“数字政协”建设赋能政协履职工作现代化,推动政协工作理念、机制、工具、手段、方法的全面提升,不断拓展政协协商民主的广度、深度和效度,切实提升政协履职实效。

二、泰顺县政协“数字政协”建设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政协“数字政协”建设精神和有关文件要求,泰顺县政协积极探索,在构建“线下+网上+掌上”的履职新模式、新机制上主动作为。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筑发展新体制。成立由县政协主席担任组长,副主席、秘书长任副组长的泰顺县“数字政协”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相应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全面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谋划“数字政协”建设工作;研究制定《“泰顺数字政协”建设方案》,一方面做到上接天线,领会贯彻上级意图,另一方面做到下接地气,充分结合我县政协实际,按照数字化改革的总体要求,构建“泰顺数字政协”新发展格局,全面融入省市县三级政协履职链、成果链、数据链。

(二)突出关键职能,积蓄发展新动能。泰顺县政协始终坚持把为政协履行职能服务、为政协自身建设服务、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服务作为“数字政协”建设的基本原则,以委员为中心,以履职为引领,围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凝聚共识”4大核心业务以及提案工作、委员工作、社情民意工作和基础服务工作,同步推进基础数据梳理和功能模块建设。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叠加倍增功能,突出“请你来协商”“委员会客厅”“委员讲坛”等既有履职平台载体,不断放大具有鲜明泰顺辨识度的政协特色履职品牌效应。

(三)加快应用融合,推动履职新变革。紧密接轨县大数据中心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综合应用建设,促进与“浙政钉”“浙里办”以及“泰顺县政协”微信公众号等应用平台的进一步融合,特别在泰顺县“智慧政协”APP的前期探索和有益实践的基础上,整合资源、拆解功能、融合应用,逐步推进“数字政协”建设进程,逐步提升数据共享体系,延伸掌上履职、掌上议政、掌上办公平台作用和辐射范围,旨在打造移动协同履职办公平台。

三、基层“数字政协”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尽管诸如泰顺之类的基层政协在数字赋能政协履职的道路上进行了诸多尝试,也取得了相应的一些成效,但总体来说基层“数字政协”建设的道路并不平顺,政协履职工作现代化还是面临着一些困境。

(一)理念落后,动力不足。基层政协推进“数字政协”建设的力度和进度还是相当滞后和不平衡的,主要归因于大部分基层政协的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还未能建立真正的数字化改革的理念。从根本上来看“互联网+”式的信息化、数字化应用是工具性的,而数字化本身是总体性、本体性的,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数字政协建设不是简单的信息化建设,不是单一的数字赋能、数字转型,而是要从思想方法、工具意识、认知方式、工作方法、结构渠道等方面认识到“工具的革命”与“革命的工具”本质差别。目前来看,各基层政协在以数字化变革推动政协工作思路、理念、方式、机制、制度的系统重塑上思考的还不够深入,“数字政协”建设的改革创新动力不足。

(二)机制落后,协同不足。正是因为“数字政协”建设是总体的、本性的,所以大部分基层政协在推进此项工作上的机制还是十分落后的。体现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缺乏统筹、盲目随意的弊端;在数据管理方面,存在基础数据采集不全、数据管理混乱、数据支撑不力等问题;在系统和平台方面,存在应用系统分散孤立,信息资源缺乏共享整合等问题;在运行机制方面,重封闭运行轻共享开放,存在互动交流功能不足、用户参与不广泛的问题;在联动协同方面,存在与上级政协联动协同不足,与平级政协横向交流不足的问题。

(三)技术落后,延伸不足。数字赋能政协工作现代化不仅要解决基层政协理念、机制的革新问题,还需要攻坚技术难题。“数字政协”建设需要依赖包括网络设施、硬件设备、平台、系统、数据、人员、资金等在内的技术性或资源型基础条件供给的包容性与可及性。而对于专业化的数字人才队伍,基层政协可谓是匮乏之至,对信息技术的掌控能力较弱;能够承接“数字政协”平台建设的县级第三方信息技术公司的水平和层次也相对较低,基层力量不足以支撑“数字政协”集约化建设,致使基层“数字政协”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平台应用整合不到位、不完善,整体功能延伸不足。

四、数字赋能政协工作现代化的路径建议

(一)聚焦“怎么建”。一是做宽做广“数字政协”应用基础性和普及性工作。当前,在“数字政协”应用平台建设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基层政协对于数字技术如何与自身业务结合尚缺乏共识,对数字技术赋能政协履职实际所带来的的价值认识不足。建议已经取得一定研究和实践成果的省市级政协、第三方技术公司一道,做好“数字政协”建设方案的搜集整理和总结提炼,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同时不断加强技术与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及对下级基层政协的技术指导和把关工作。二是做深做实“数字政协”应用重点业务和场景建设。在此阶段,应进一步将工作重心放在重点业务的梳理和重点场景的建设上。要在党政机关整体智智综合应用中,谋划设计好政协综合应用和微门户,梳理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凝聚共识四项核心业务的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展示好“请你来协商”“委员会客厅”等政协履职金名片,就掌上履职、掌上议政平台而言,要进一步完善功能、优化模块,突出场景应用,加快实现效果集成;就掌上办公平台而言,要坚持需求导向,列出需求清单,逐步健全基础信息,完善体系架构,实现全面升级。三是做精做透“数字政协”应用标准化工作。数字化改革天然具有标准化特性,做好“数字政协”应用的标准化工作将是长效、可持续推进数字赋能政协履职工作现代化的关键性工作。我们应当自上而下建立标准体系,系统化开展标准工作。以“统建”为主、“自建”为辅的模式,与“浙政钉”以及一些固有的履职平台相融合,横向上打通一体化智能化办公平台,纵向上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协贯通,探索上下协同、横向协作,线上线下融合发力的履职新新模式,在四大职能板块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政协重点履职议题确定、提案办理、知情民政、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履职成果采纳反馈等具有政协特色的多跨场景应用标准化建设。

(二)聚焦“怎么用”。“数字政协”不仅仅是实现和服务委员“掌上履职”的综合应用平台,更是政协系统、机关常态化办公的载体。整个业务的成功不仅止步于建好“数字政协”,更在于用好“数字政协”,以数字技术赋能政协履职工作现代化。一是延伸履职板块,为委员量身打造在线学习、政协提案、社情民意等系列履职智能化应用,提供资讯丰富、功能齐全、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履职服务。二是延伸协商板块,搭建远程协商、一委一品等协商议政群,丰富网络协商形式,彰显专门协商机构特色与活力。三是延伸互动板块,着力打通政协委员与社会公众网络互动渠道,推动委员多维履职、网上聚力。如在实地调研中,委员能将及时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上传平台,邀请其他委员共同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提出建议,实现边调研边协商边监督;委员也可在“委员会客室”回应网民关切,为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厚植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四是延伸资讯板块,汇聚政协要闻、民生议事堂等政协品牌栏目,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融媒体内容,让委员快速了解政协精彩新闻资讯。五是延伸智库板块,精准推送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经济社会数据等信息资料,为委员提供个性化、有温度的精细服务。

(三)聚焦“怎么管”。一是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健全管理体制建设和创新机制建设,形成政协内部的数字化高效化履职机制、外部的便捷化知政问政参政机制以及同党和政府部门的智能化协同机制。二是加强平台系统维护。坚持技术的自主可控,建立健全安全防护体系,保障物理设施、网络、平台、应用、数据等各个层面的平稳、高效、健康运行;同时加强数据管理,建立数据流动的安全评估机制,明确不同数据资源的安全级别和流动机制,强化对数据市场交易的引导作用以及个人和法人信息的隐私保护,依托电子监察实现全程留痕和有据可查,规范和约束权力运行,以技术保障和制度性规范强化“数字政协”可信度和安全度。三是加强工作专班培训。“数字政协”建设中庞大的技术架构体系对于工作人员的科技素养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和运用数据成为干部的基本功。要将“数字政协”业务培训纳入到委员、机关干部培训体系中,随着系统的迭代升级,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加快培养和建设一支业务熟、技术精、素质高的年轻化、专业化队伍,切实提高“数字政协”运营和管理能力。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