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 全会日程 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大会简报 大会资料 全会报告 媒体聚焦
叶剑秋委员代表致公党温州市委会的发言——推动温台区域一体化发展 提升城市能级服务国家战略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政协


温州和台州是我省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的沿海城市,两地地缘文化相近、产业结构互补、发展模式相同。如果能加快温台区域经济整合与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两地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必将促进温台地区产业升级,促进我市城市能级提升,助推我市加快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当前,温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障碍有五个方面:

一是行政体制壁垒难以突破。温州和台州都是浙江省的地级市,是两个独立行政主体。两地之间既有共同的利益,也有各自的利益,在推进一些跨地市重大工作中仍有分歧,在省政府层面还未形成有关机制协调温州和台州之间的利益冲突。

二是产业发展缺乏有效对接。温台两地政府颁布的产业规划都明确提出要打造先进智造高地和民营经济创新高地。但两地企业在产业联动方面缺乏有效对接,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承接高端资源的优势正逐步削弱。

三是信息交流共享平台缺失。温台两地党政代表团虽然多次交流互访、共谋发展,但在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上还相对较少。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财政支持相对有限,优质公共服务设施与平台不多。

四是发展要素集聚程度偏低。温台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承接高端产业和项目的空间不足。土地制约是温台两地经济发展的明显短板。两地人才资源相对匮乏,对长三角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有限,专业技术人员占普通人口比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五是社会力量参与度较低。温州和台州行业协会或商会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不强,尚未形成功能相对完善的中介机构与服务体系,社会服务性质的机构发展水平也不高,金融、研发、检测等相关的公共服务都不能满足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为此,提出以下五个方面建议:

一、建立协调机制,提高合作效率。积极争取在省级政府层面成立温台区域一体化发展协调中心,以规划共接、产业共兴、科创共用、文旅共融、交通共联、环境共治、民生共通、政策共享等为突破点,持续推进一体化发展。同时,规范协商过程,让协商从交流对话这种非制度性形式逐渐转变到协议、地方立法等制度性形式,打造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温台模式”。

二、深化产业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强化顶层设计,共同制定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对具体产业进行分类整合,优化两地产业链布局,有序构建产业集群。重点推进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提升浙南锂电池、汽配、整车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整合生物医药领域温州研发优势和台州产业化能力,打造长三角现代制造业高地。

三、加快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建设温台一体化公共政策平台,形成统一的区域公共政策体系,打破地方政府间的不良竞争。可以率先在劳动就业层面推进一体化体系构建,建立一体化的劳动力信息系统,协调好温台两地用工机制,避免招工上的恶性竞争,维护两地劳动力市场健康运行。

四、推进交通建设,促进两地互联。聚焦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目标,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谋划两地空港互联通道,推进杭绍台高铁延伸段建设,完善两地公路网,联通温州台州两地市域铁路等,实现互联互通,拓展发展空间。

五、转变管理模式,鼓励社会参与。鼓励和支持温台两地行业协会和商会开展跨区域合作,组建温台联合协会,提升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范围。同时,加大技术、融资、贸易等中介服务机构培育,满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求。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