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 全会日程 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大会简报 大会资料 全会报告 媒体聚焦
胡贤波委员代表农工党温州市委会的发言——依托创新链产业链深度协同 系统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政协


近年来,温州依托“一区一廊一会一室”创新格局,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大力集聚创新要素资源,从供给、需求、渠道、服务、环境等五个方面系统构建全链条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初步形成“高峰凸显、高原崛起”的创新发展态势。同时,我们也看到温州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方面还存以下三个方面不足:

一是创新平台科技赋能发挥不足。主要表现在研究方向与产业契合度不强,尤其是在细分领域上与产业发展导向契合度不够;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联系度不够,部分科技成果脱离市场和企业的现实需求;平台成果转化形式比较单一。

二是企业承接成果转化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企业创新需求不足,尤其是千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只有10.03%(全省平均11.5%);企业风险容忍度低;缺乏技术承接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中本科以上仅占25%

三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转化服务平台有待提升,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实力参差不齐;成果转化人才数量不足,全市技术经纪人仅825名(杭州有1500人左右);科技金融服务支撑不足,多数投资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初期投资时过于谨慎,全市科创基金累计投资项目仅56个。

为此,我们建议:

一、打造新平台,优化科技成果供给质量。一是引导平台加强与产业更加契合。支持高能级创新平台围绕全市产业导向和企业需求,引入相关领域科研团队开展技术攻关。二是引导平台加强自我造血。建立3-5年稳定支持+后续绩效奖励”的平台扶持模式,引导平台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三是引导平台完善成果转化功能。引导浙大温州研究院、国科温州研究院等平台独立或联合其他平台、企业主体搭建专业化运作服务机构,探索构建大孵化器”“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推动科技成果沿途转化。

二、培育新主体,提升科技成果承接能力。一是壮大企业承接高端科技成果能力。重点聚焦五大新兴产业,招引一批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二是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承接人才招引。引导企业加强研发团队建设,鼓励企业结合科技成果转化需求招引高层次科研人才,支持人才通过“产业教授”等形式到科研院所挂职锻炼。三是推动院企协同技术攻关。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联盟制、股份制的实体研发平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或多主体联合攻关的技术攻关形式。

三、探索新渠道,拓展多元成果转化方式。一是强化创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支持平台科研人员通过科技创业形式开展成果转化,支持研发负责人招募运营团队并通过科技创业的形式进行转化落地。二是推动技术转移模式多元化发展。支持高能级创新平台和技术成果持有人,通过技术转让、专利许可、联合转化、技术入股、技术开发、技术培训等多元化方式实现成果转化。三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探索建立“科技成果池”机制以及“先免费试用、后付费转化方式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四、提升新服务,构建系统转化服务体系。一是加强成果转化资源整合提升。强化温州科技大市场运营,引入、培育一批实力强劲的中介机构。加强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通过线上、线下双线集成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二是加强科技成果评估验证。引育具备技术验证、市场定位商业谋划功能的第三方技术转移评价机构,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三是加强成果转化金融服务。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通过吸收社会资本放大基金规模。引导金融机构围绕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需求设立科创指数贷”,支持开展投贷联动。

五、健全新机制,破解成果转化阻碍束缚。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方参与的原则,强化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服务企业职能,提升完善科企通应用。二是敢于先行先试。探索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科技成果转化审批机制改革,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三是借鉴先进做法。借鉴北京中关村、上海以及广州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关于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进做法,出台我市有关科技创新政策。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