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专题动态 专题资料 专题交流 专题图片
殷欧艳委员:“读”书和“撕”书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政协 发布日期:2021-05-19


每日清晨在窗前带感情地有声朗读课文,是我儿时的一个好习惯,这个习惯让我受益至今,也影响了我的读书方式。现在我依然喜欢“读”书。我喜欢“读”散文和诗歌,在声音的语调和节奏变化中努力追寻作者心绪,与他(她)一起喜、一起悲,肆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不断挖掘可“读”作品中,我发现部分作者的作品特别适合用来“读”的,例如琦君的散文。琦君曾说,她在完稿之后总要来回朗读好几遍,尽量修改到文从字顺。所以念她的文章是极为通顺的,并能在她质朴平实的文风中读到她对故乡和亲人浓烈深沉的怀念,在她描绘的温馨画面中读出她的幽幽怆痛。

我也喜欢通过录制 “读书”作品,来鞭策自己坚持看完一本书。例如为了能够仔细研读《论语别裁》,我先根据该书每章节的字数预估录制任务量,拟定作品发布计划,有了目标后就有了使命感,一有空就会坐在录音设备前认真录制、编辑,再按计划定期将作品上传至喜马拉雅等有声平台,上下班途中还可以播放回听。《论语别裁》实际上是南怀瑾先生的讲演录,内容很是口语化,我总是一边读,一边在脑海里想象着南老先生在作讲演时的画面,想象着他的语调和表情,想象着他当时的心境,一边也感悟着自己的感悟。

小时候,母亲很喜欢订阅《读者文摘》,顺带培养了我这个忠实的“小读者”,她也包容了我“撕”书的“坏习惯”。我常把《读者文摘》里喜欢的内容剪下后“编排”在笔记本里,边上时常配有几笔小插画或花边。可惜几经搬家,丢失了所有破损《读者文摘》和这些笔记本。

而今的高科技文明中,我们已经越来越习惯使用电子读本,并将电子作品分门别类上传至云空间保存。为了与“电子化”接轨,我又开始“撕”书了。某些崭新厚重的书籍总是被我狠心用裁刀切边,再用自动扫描仪转换成电子格式保存云空间,以方便在工作中随时随地查询、学习和使用(自用)。

我很是怀念那些丢失的笔记本,希望现在的云空间能长久稳定地保存我的这些个“宝藏”。

一直以来,脑海里总有一个画面未曾改变消失:静谧午后,倚着斜阳,伴着茶香,身窝软椅,手捧好书,漫游书中世界。然而在繁芜纷杂之中,我已很难静心品读一本真心欢喜的好书,接到电话说让我写有关读书话题时,甚是心虚,能想起来的竟只有这些“读”和“撕”的画面。

古人云:贤人君子要明于盛衰之道。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更应加强学习,读懂国家兴衰之道,明白国家治理方略。愿以市政协举办“学思建言·书香政协”读书活动为契机,多读书、读好书,强化理论武装、锤炼政治品格,更好践行初心使命,勇担时代重任。

些许感触,愿与大家共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