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 全会日程 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大会简报 大会资料 全会报告 媒体聚焦
温州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简报(第9期)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政协


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小组讨论综述(三)


2月2日下午,妇联、文艺、新闻、体育、经济、教育、医卫、社福社保、少数民族界别委员围绕市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报告内容丰富、数据详实、逻辑缜密、求真务实、振奋人心。同时,大家针对报告内容提出了建议意见。

[周新波委员]:报告提出,市委市政府把温州发展的战略定位,从巩固铁三角地位,提升为做强全省第三极。如何做强?建议:要有系统化的推进措施,做大产业的同时要注重人才招引。此外,还要大干交通,大建城市,大办教育、文化、医疗,全面提升城市首位度和美誉度,真真正正把温州做到全省第三极。

[吴文玲委员]:政府工作报告对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特别是传统文化方面,要求深化“温州学”研究,挖掘“永嘉学派”深厚内涵,打响“南戏故里”“歌舞之乡”“书画名城”“百工之乡”“中国山水诗发源地”等文化品牌,在此建议:政府要加快推进文化展示窗口建设,针对上述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和“十四五”规划目标,进一步统筹规划,制定时间表,切实加以推进。同时,建议及早关注春节后企业开工复工问题。

[柳升高委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文化前所未有的重视,如文化引领、打响文化温州品牌等。针对如何打造文化高地的建议:要着力提升温州文化的引领力创造力传播力服务力竞争力,建设成为公民素质优良、社会文明进步、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名家荟萃、文化氛围浓厚、文化印记鲜明的文化发展先行区;要加强战略引领、守正创新、打造精品、满足需求、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强化保障、建好队伍,全力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文化高地。

[张正凯委员]:美术馆作为紧密连接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代最新精神创造的重要纽带和展示平台,是一座城市重要的文化地标,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温州美术馆的建设,在此建议:要再次启动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要把温州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为美术馆项目中内部建设的重要一环进行同步筹备,在研究基础上进行广泛征集,所征得作品将作为新馆镇馆藏品,在温州美术馆建成之时推出首展。

[林杰委员]: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未来温州将启动瓯江饮用水工程,使之成为温州的备用水源。建议政府加强供水一体化管理,从当前的市区一体化,向市县一体化迈进,统筹全市水资源,解决部分地区干旱时期的饮用水短缺问题。

[丁双双委员]:关于《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的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之一“放心食安”的建议:一是切实开展《温州市国民营养计划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提出的学生营养改善行动,将营养健康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内容,推进营养健康科普精准化;二是建议学校配备专职或兼职营养师;三是建立温州市中小学校膳食营养供给考核体系,将营养均衡程度纳入中小学食堂考核;四是建议食堂和供餐公司建立中小学校食材的营养安全数据供应链监控体系;五是建议建立中小学生营养健康大数据云平台,逐步以中小学生个性营养健康数据为核心,为特殊类学生,比如肥胖、食物过敏这类群体提供智能营养配餐与营养干预配餐。

[方黎明委员]:建议制定出台反家庭暴力实施细则或意见,探索建立家庭暴力案件处置考核机制和部门联动处置机制,加强反家暴联动规范处置。

[孙小丹委员]:针对第一年温州市实施家政服务条例有关问题,建议:一是以规范扶持发展为主,少设门槛;二是纳入市政协专题调研和监督项目,协助条例宣传和落实;三是希望今年各级政府落实落地50个家政服务网点。

[吴之欧委员]:建议尽快推动民营企业刑事合规制度试点工作,助推温州“两个健康”发展。一是司法部门和行政监管部门要联合推动,发布不同犯罪类型特性专项合规计划。二是由司法部门牵头,推动建立独立合规监督员制度。三是推动民营企业涉罪轻刑案件在检察环节得到轻缓处理。四是从公安机关侦查阶段,提早干预保护企业合法合规。

[林少珍委员]建议:在温州大黄鱼养殖主要产地,打造具有温州海洋特色的大黄鱼海洋文化实景体验园,构建海岛渔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形成温州特色品牌,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季晓瀚委员]:建议支持海霞学院成为省市委党校分校,提高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海霞品牌的推广宣传,将洞头海霞书院打造成为全省女干部培训基地。建议要加大推广力度,将羊栖菜纳入中小学生营养配餐,纳入学校食堂食品统一配送范围,加入学生配餐菜谱中。

[金建红委员]:关于推进温州农业高质量发展,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的建议:一是加大对种子研发的支持力度,拓宽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项目申报、成果转化;二是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程度,增加农业机械的研发力度;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培训力度。

[林盈盈委员]:建议加强公共场所母婴室日常管理:一是提高政府财力支持,保障后期维护;二是明确管理职责,落实责任单位;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母婴室的知晓率和使用率;四是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管理,强化督查检查管理。建议改善大学生营养健康问题:一是增强大学生营养知识普及推广力度;二是学校食堂要增加营养均衡的健康菜谱;三是加强学校周边餐饮店管理。

[金巧娇委员]:关于开展幼儿园延时托管服务的建议:要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坚持家长自愿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的托管服务,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朱乾委员]:近年来温州文化涌现很多成果,未来的新文化产业将体现市场化、年轻化、多元化。建议打造温州动漫产业“次元谷”,用动漫的形式表现山水诗、木偶戏、国学、永嘉学派、汉服等元素。

[戴凯委员]:建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办好“温州市艺术节”。一是要引入教育主管部门资源,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在艺术节组织管理方面的作用。二是要以教育主管部门为主体,推进校级优秀节目遴选,发掘优秀文艺人才和作品。三是要建立长效机制,由政府部门牵头,联合教育局、文化旅游局和文联等相关单位共同承办温州市艺术节,以制度文件形式确定下来,确保有章可循,保障市艺术节资源融合的顺利实施,推动艺术节科学组织管理上水平。

[梅春委员]:平阳木偶戏表演人才梯队断层严重,希望今年借助市级平台寻找好的师资力量加强木偶戏综合人才培养,争取使之成为温州文化的一张金名片。

[黄国强委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公益广告发展:一要加强统筹协调,实现常态化长效监管;二要设置一些公益广告小品,植入瓯越文化;三要提升公益广告占比,散发文明气息;四要建立统一标识,提升整体品质;五要全面加强清理整顿力度;六要利用数智赋能,弥补不足。

[毛薇洁委员]:关于加快建设五城五高地,打造文化高地的建议。要进一步探索城市书房社会认养,拓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如:在未来社区,城市综合体纳入书房建设,引入5G技术,打造智慧书房建设,持续完善全国城市书房合作共享机制服务平台,建立以书房的新品牌的城市阅读空间长效联络机制,实现互联互通,互学互进,协同发展。

[金顺伟委员]:建议把美术纳入升学考试学科中,让美术课堂由专业美术教师承担,让美术教师去教授专业的美术课;建议从顶层设计的层面建立长效机制,打通教育与文联(美术家协会)系统的通道,提升美术教师的创作积极性。

[池凌云委员]:加强文学创作队伍建设,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一项重要工程,建议要加大力度重视文学创作队伍建设,设置年度重点文学期刊发表成果奖,鼓励作者积极性,多出作品,出好作品。

[陈晓娩委员]:建议继续加强对中考体育的测试改革。希望学生初三的体育中考分初一、初二、初三等三个阶段进行,减轻学生初三的考试负担,加强对学生和家长从小学就重视体育,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建议把这“四位一体”作为目标,引进长效机制,让温州的学校体育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金金燕、庞健、黄祖勇委员]:建议政府加强新建物流中心周边道路建设,如藤桥物流货运中心。“十四五”期间,加强杭温高速路的建设,让温州彻底融入浙江1小时交通圈。重视矿山的保护和开发,推动制造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章如海委员]:后疫情时期,我们要积极做好准备,应对RCEP带来的国际挑战。建议政府要加强引导,鼓励支持企业走出去,抢占国际市场。

[潘一凡委员]:建议:一是政府要加强科创高地建设,突出人才双招双引,更好地吸引外地人才集聚温州。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要加大项目招引力度,通过项目引进人才。二是要统筹产业平台承载能力,避免各地无序竞争。按照主导产业的需求,引进重大单体制造业项目。三要加强资源要素供给,让资源向链主企业等倾斜。特别是土地资源,要加快清理“五未”用地,腾出更多空间,保障优质企业发展。四要加强城市建设,优化城市环境,让城市能更好地留住年轻人才。五是政府产业基金要积极介入项目招引,出台免责机制,利用产业基金撬动大项目。六要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的督查监督,提高项目质量。

[李雄伟委员]:目前,我市的人才政策,更适用于高端人才,建议要打出人才政策组合拳,既能惠及高端人才,也能让普通技工、蓝领享受,进一步提高人才政策的覆盖面和实用性。

[陈存义委员]:建议:一要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推动城市有机更新。特别是老城区的一些学区房,拆改难度大,但房屋已属于危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甚至一些地方,消防车都进不去,希望能尽快启动改造工程。二要加强民间传统手工业的培育,保护传承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沈剑华委员]:建议:政府要加强城市BRT网络建设,实现市区快速公交的全面覆盖。同时,加强高速路的建设,让快速公交真正快速直达。

[吴伯豪委员]:建议:一是政府要成立专班,推进温州东片城市建设。二是加快温州火车站(城站)的拆迁改造。三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企业发展储备培育更多人才。

[杨立忠委员]:建议:深化大建大美,持续推进亮点建设。比如,蝉街周边的菜市场个体户,不符合蝉街现在的区块功能定位,在不远处的松台山脚下就有1个菜市场,希望加强管理。

[朱祖荣、潘伯俊委员]:建议:持续加快温州公交建设,对市县公交客运实行集约化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要高度重视学校食品源头的安全问题和山区的用水工程问题。

[卢智旭委员]:建议:一是要加强与上海的对接合作,招引上海人才来温支持企业发展。现代集团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可提供企业与人才对接的相关需要。二是产业落地需要更多的论证。特别是市场和一些产业集聚地的搬迁转移,更需要统筹规划、以温州为整体进行协调,像一些退二进三的项目,更要慎重,不能只顾1-2年的效益,要看的更长远。

[项建忠委员]:温州制造业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人才不足,建议:政府要对标“十四五”的宏伟蓝图,加大本地高校的培育力度,争取再办2所本地理工类大学,满足本地企业发展人才需求。

[王北铰委员]:建议:一是提升文化的软实力,建一批的文化馆。温州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我们要打造数学家之乡的建设。二是温州还缺外籍人才子女学校,我们要打造国际化的城市,建好外籍人才子女学校。三是做好引才留才工作。

[魏樟庆委员]:温州高端人才的回温率还是比较低,温州要进入长三角前十,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提升温州经济实力,需要人才支撑,建议:一是支持温州医科大学创建双一流的大学,温州大学申博。二是参考宁波的做法,在温州设立类似985高校的校区或者分校。三是在温州各县(市、区)设立知名高校的研究院。此外,个别县(市、区)生活用水很紧张,建议将瓯江两岸的用水设施打通,形成互补优势。

[戴海东委员]:建议:一是加快城市交通建设。我们的S1乘坐率全国倒数第一,跟交通网没有布局到位很有关心。二是建议关注温州新办高校的发展。报告点了很多的高校,但是有几个高校一直没有点到,比如: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校、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商学院、温州城市大学。温州的大学各有特点,建议把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打造成全国应急技术和安防产业的领头羊或者是示范校。

[曾嵘委员]:建议:一是做好温州大都市的建设定位。市委市政府要全力做好“海”字文章,从滨江到滨海。二是做大海洋经济湾区经济。三是温州的大海港建设空间很大,要努力打造浙南深水港,做实大海港的建设。

[黄伟委员]:建议:推进普通高中分类办学,围绕如何让教育慢下来制定政策,改变唯分数论的教育模式,让孩子的身心健康得到更好的发展。

[夏逢春委员]:许多乡村文化艺术团进乡村益演,形式很好,但是艺术团注册难,希望引起重视。

[洪振杰委员]:关于支持我市打造文化高地,进一步擦亮数学家之乡金名片的建议:一是借力“一会一馆一片”,扩大数学家之乡在国内的社会影响力。借助世界青科会之机,设立数学家分会场,加大力度邀请温籍数学工作者回温参会,加强交流,扩大影响。重视“数学家名人馆“的改版提升,进一步擦亮数学家之乡的金名片。启动“数学家摇篮之谜”电视纪录片的拍摄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做成精品,力争上中央台播映。二是设立温州市数学学科发展专项,专款专用,用于温大数学学科建设和数学人才的引进,持续数年,温大数学的爆发是可以期待的。

[施端银委员]:“十四五”时期要推进温州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创新为魂,深入实施创新首位战略,汇聚创新资源要素。创新资源要素最关键的是人才。建议:一是要加大人才引育的力度,努力建设人才强市、科技强市和创新型城市;二是要加快人才引进的速度,提高人才工作效率;三是进一步健全人才的政策,完善人才住房、绩效收入的分配、人才子女的教育等方面不断的政策。

[沈佩琼委员]:建议:一是希望我市能够借省部共建“活力温台”机遇,破解我市教育发展的难题和瓶颈,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助推我市教育系统化改革,创新温台职教改革路径。二是希望我市能够结合即将启动的“十四五”规划,不仅考虑工科,还应关注农科,结合区域特色和传统,对应农业生产和农村管理需求,优化统筹专业布局及专业设置,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为新农村发展“量身定制”专业人才,进一步在顶层设计上,协同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优化升级。三是健全普职融通制度,在课程共享、学生流动两个层面上,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资源共享和理念借鉴,打造一条温台职教助推产业发展的创新卓越之路。同时,进一步在体制机制上大胆突破,创设本科职业教育温州模式。

[詹珍洁委员]:建议:一要继续做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要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应急指挥、监测预警、联防联控、精密智控以及平战结合的机制;要加大基层公卫人员的配比;医学院校要加强预防医学专业基层实践能力培养,打造懂临床知预防会应急的复合型人才。二要关注民生,加强温州公共交通无障碍设施建设,提升残疾人、老年人出行的便利度,解决弱势群体公共交通“下得去、上得来”问题。

[郑玮委员]:建议:一要做好社区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才储备;二要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公共临床复合人才培养。

[季乐丹委员]:在目前常态化抗疫工作中,希望“十四五”规划中针对舆情中突显出来的公共短板项目乘势而上,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加大对公共卫生人才短缺、公共信息对接流程、物质储备、应急能力培养、以及保障医务人员的收入等方面具体落实。

[曾春萍委员]:关于医共体建设的建议:建议:一是政府在“十四五”规划医疗建设中把村卫生室服务站建设作为网格式管理,标准化管理,解决用房问题,纳入村居建设,统一规划。二是出台村医人员招录的政策倾向,明确待遇。三是利用公共卫生经费,五年内加强对村卫生室和服务站的建设,纳入年终考核。四是医共体牵头单位要做好人员培训,做好下沉机制,提升业务能力。

[雷朝阳委员]:针对民族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遇到村级党建弱化,难寻乡村振兴带头人;民族文化保护力度不够,导致部分消失,传承文化工作者青黄不接;精准扶贫中难以将“输血”转化为“造血”等问题,建议:一要强化村级党建,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要加强民族乡村党组织带人人队伍建设,把教育培训落实到每一个支部书记身上,大力发现储备锻炼培养年轻干部。二要传承民族文化,留住民族乡村振兴的根与魂。要组织专家学者摸清家底,有多少民族文化濒临消亡,如何进行科学保护、传承等。三要攻下精准扶贫,以改善民生助推乡村振兴。要在加快完善民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入力度,出台民族乡村振兴规划,帮助厘清发展思路。

[蓝子江委员]:呼吁社会各界多多关注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及时对一线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钟建芬委员]:建议创新文化场馆运营模式,引进公共文化资源运营机构,为各类文化场馆提供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运营服务。通过打造文化运营新业态,提高文化场馆利用率,让场馆活起来。

[蓝盛万委员]:建议:一是加快实施市域铁路S3线项目,如不能加快实施可能会让温州南部平阳、苍南、泰顺、龙港等与市内其他县市差距进一步扩大。希望市委、市政府将市域铁路S3线二期建设摆上重要日程,争取市域铁路S3线二期工程在“十四五”时期启动建设。二是建议我市推行法定假期温州牌照小型客车在温州境内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政策,提升主城区及附近路网整体运行效率,进一步缓解了城区内部交通压力,增强城市的区域辐射功能,同时配合国家双循环的大战略,拉动假期旅游经济,扩大内需消费,进一步推动山区和海岛县发展,也让发展的成果更加普惠于民,提升百姓的幸福感指数,提高温州的美誉度。

[雷本科委员]: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少数民族事业发展正在编制之时,建议:统编我市7个民族乡镇、113个民族村的基本状况资料(包括历史渊源、现状、优势、短板及发展思路等),一是可以供政府及部门完善修正规划计划;二是可以加强民族乡村之间的交流分享;三是可以供人大代表、委员及学者调研;四是统编资料完成后可以召开交流研讨会等。

[雷晓慧委员]:总体来看,全域旅游稳步发展持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招商引资的力度小、大项目好项目转型项目少、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一是建好互联互通的旅游交通体系。外部交通要迅达、内部交通要顺畅,内外交通要互联互通,这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二是建好设施完备的旅游接待体系。如培育发展特色民俗、特色客栈、特色农业等乡村旅游新业态。

[雷雪芬委员]:建议加大教育现代化推进力度,提升“互联网+义务教育”的设施设备,确保同步课堂教学效果。如加大主讲学校屏幕,提供高速、可控、有效的网络环境等,实现教师远程互动、教案展示、集体备课、主题研修等网络教研活动,能与“互联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结对帮扶”专栏及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数据对接。其次,要加大相关教师对设备使用的培训力度。

[列席人员何哲宇]:建议:一是在深化明眸皓齿工程的过程中要拓展到校外公办培训机构如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单位,形成场所全覆盖、学习过程闭环管理。二是亚运会在即,市区快速路路网短板进一步凸显。建议通过各种渠道向省里有关部门争取,把金丽温市区段纳入市政化改造,缓减东西部交通压力。三是东部新区是城市发展的希望所在未来所在,也是温州多年想干而没有干成的大事之一,在申报审批的同时,建议向杭州钱江新城学习,在市一级层面尽快启动抢抓机遇,开展实体化运作。四是公积金是一项国家层面推动的福利制度,是住有所居的配套政策,也是营造公平市场环境、提升企业规范运作的应有之意,建议把公积金建缴纳入“两个健康”示范区建设的内容,推动标准更加规范完善。

市领导胡剑谨、罗杰、陈胜峰等分别参加小组讨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