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 全会日程 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大会简报 大会资料 全会报告 媒体聚焦
温州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简报(第7期)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政协


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小组讨论综述(一)


2月2日下午,民革、民盟、民建、民进、致公党、侨联等委员就市政府工作报告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对市政府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郑宏国委员]:“十四五”提出的目标科学精准,提出奋力跑出“九个方面”的加速度,思路路径措施扎实有力,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鼓舞人心、振奋信心。

[叶康生委员]:建议政府重视防灾减灾问题,如水利、应急、资规等部门各自发布灾害信息,建议统一发布;基层单位随着机构改革,基层专业人员越来越少,村一级的群防员年龄老化,收入没有保障。

[盛爱萍委员]:建议打造大罗山高端养老产业集群。一是做好大罗山新中式风格养老集群的规划,对养老社区的建筑用地进行规划明确,合理布局高知养老社区。二是温州市招引知名养老服务企业在大罗山建造较强品牌竞争力的养老机构。三是吸引其它高端人群养老,通过精细培育,吸引大罗山周边温州及各市县退休行政人员、教师等到大罗山养老。

[江松福委员]:建议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并行方便老年人生活。由市府办牵头梳理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高频事项,对高频事项环节保留一定数量的人工服务窗口,借鉴鹿城区“零跑办”举措,实现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津贴补贴领取等老年人高频服务事项便捷办理。

[陈慕林委员]:建议完善农村“一肩挑”保障机制。一是完善村级党组织的监督管理,做好书记村长述职述廉。二是提升村监会成员的履职能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三是完善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建立精准问责的有效机制。

[陈源源委员]:要提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一是整合数字文化云平台,将“文化温州云”打造成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总平台。二是要精细化服务于弱势群体,关注中青年人群的文化生活。三是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建设。四是要建立规范化的制度保障,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强对社会参与办文化的规范管理。

[滕伟忠委员]:历史街区运营要多方协商、发挥智慧,进行整体规划,强化细节设计,在片区的延伸部分改造工作中做到更加便民化,在内容的打造上,结合温州特色,打造新亮点、新特色。

[李建江委员]:政府报告振奋人心。建议:一是完善产业链布局。二是提高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为中小企业减负。三是在温州建设华侨大厦,将其作为大事推动。

[鲁丹萍委员]:建议要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一是要加快完成偏远山区村庄建设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信息工程规划、水电气市政设施规划等规划拼图。二是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偏远山区道路交通条件、通讯设施条件。三要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让偏远山区农民也能感受到现代化发展的成就。

[杨明明委员]:温州曲艺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建议:将文艺名家纳入组织系统的人才培训体系,培训国家级的文艺领军人才,培育温州文艺的新峰人才。

[宋志骥委员]:建议构建智能装备产业园区,提升产业链配套的集聚优势,实行产业链精准招商政策,发展智能装备;出台产业链配套奖励政策,引导上下游企业产品配套采购;鼓励成立产业链行业协会,开展行业相关活动建设;积极开展送智到企业,家学者驻点服务,提升企业家格局。

[金海峰委员]:针对温州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建议:建立适合全域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打造划时代、标杆性的旅游产品;加快产城旅融合发展,全面振兴乡镇旅游,加速旅游与康养、文化等的深度融合。

[缪心毫委员]:建议加强对RCEP\CAI等国际条约的研究,加强温商境外权益的保护;成立针对侨资企业的联席会议制度,科学认定侨资企业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颜贻潘委员]:针对民间借贷的问题,建议政府层面出台规范性文件,规范公司的主体、内容、行为规范等,设立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并加强监管。

[蒋樨委员]:建议明确市区两级政府事权,制定出台相关管理指导意见或保障办法,规范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设,走“政府引导、家庭为主、社会参与、市场运营”的普惠化托幼机构发展之路。

[孔向东委员]:要做好城市历史文化老宅保护,有条件可设立“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基金”,加强对老宅的保护和管理,补缺提升,积极利用名人资源和效应,打造世界级金名片。

[黄庆谊委员]:建议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组建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信息中心,整合提升相关领域;培育引进未来智能制造领域供应商;加大产业集聚力度,鼓励重组并购,让资本的集聚反哺产业链供应链,打造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的制造枢纽。

[刘建亮委员]:建议加大力度促进温州会展业发展。一是推进我市打造浙南闽北赣东区域性国际会展之都建设,探索推进数字经济与展会的融合。二是复制外地成功先进经验,加强人才培养,组建专业队伍。三是设立长期扶持资金,加大资金补贴力度。 

[苏立坤委员]:针对幼儿园教师培养问题,建议由市教育局牵头,联合市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等有关单位,共同制定我市《学前教育教师和工作人员招聘规定》,实现公办幼儿园教师招聘时间、持有教师资格证要求、竞业禁止条款的“三统一”。

[王小波委员]:建议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一是做好养老服务事业的规划和谋划。二是做优居家养老,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长效运行机制。三是坚持智能化服务和传统服务并行,推进智慧养老。

[刘光华委员]:针对做强全省第三极,建好长三角南大门的一点建议,一是深度运用“工业互联网”,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增强海外侨胞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胡鹏飞、郭智敏委员]:受疫情影响,海外的华侨有很多很困难,商城、餐馆都没生意了,打工的华侨更是生活困难,建议通过与当地侨团对接,了解疫情情况,开展帮扶工作。

[陈肖锋委员]:公园路改造政府投入很大,但有变成火锅一条街的趋势。建议在接下来的朔门街改造的时候,把业态做好,突出手工艺、文化等方面的元素。

[杨海曼委员]:建议优化产业结构,重视制造业的发展,解决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较高,国有资产产出很低的问题;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引导中小企业并购重组,培育大企业。

[陈少杰委员]:瓯江南岸基础设施、产业布局比较完善,但北岸乐清黄华到七里港部分建设明显滞后,建议提早规划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实现瓯江两岸的协同发展。

[王加清委员]:鉴于国外疫情严重建议,一是建议主动接收部分愿意回国的华侨子女;二是瞄准欧洲的知名品牌,开展收购工作。

[列席人员李风]:对报告的一些建议,一是做好南塘健康产业中心管理,推动我市中医文化持续发展。二是海外回来的华人华侨有的没有医保,建议允许参保。三是建议推动疫苗出国,让华侨华人在国外注射。

[列席人员朱志群、王俭美]:针对海外华侨归国手续繁琐的问题,建议采取有力举措协助想要回国的华人华侨,市委市政府或侨务部门向海外华侨发出慰问信,并做好接收准备。

[列席人员吴敏]:建议在十大品牌创建工作中打好“经济牌、服务牌、旅游牌”,利用侨资源,把温州旅游品牌打好。同时,建议政府联合侨领,服务国外危难华侨,缓解同胞的困境。

[列席人员王云弟]:建议为需要出国的华侨华人提供更充足的疫苗;建议做好华侨捐赠物的保护和利用,增强华侨认同感、归属感。

市领导郑朝阳、徐有平分别参加小组讨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