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 全会日程 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大会简报 大会资料 全会报告 媒体聚焦
李星涛委员的发言——探索乡村公园建设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政协


在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市委陈伟俊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快城乡深度融合,全域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高质量推进“两带一园”建设,高标准谋划建设“乡村公园”。乡村公园建设,进一步丰富了我市乡村振兴“两带”建设内容,是美丽乡村、美丽田园建设的叠加和升级,是我市“大花园建设”的有效举措。下面我就如何高标准谋划建设“乡村公园”,提出如下建议:

一、注重空间融合,坚持“乡村公园化、公园全域化”建设理念,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共同体。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相比,乡村公园建设更为立体化,除环境建设外,更是对产业、环境、乡风、治理、经济等全方位的融合和要求。为此,建设乡村公园,要有空间共建战略思维,立足温州一小时交通圈,改变“单点单线突进”策略,坚持全域发展、协同发展的理念,按照“乡村公园化、公园全域化”要求,尝试打破镇、村行政建制,以乡村公园为纽带,以自然村为基本单位,优化城乡体系,构建“乡村公园统筹、中心村示范、卫星村环绕”的新型城乡体系,通过绿道、绿廊、绿环,构建“山、水、林、园、产、城、人”一体化的 “城乡融合发展共同体”,做强优势产业集群,打造乡村休闲、文化创意、乡风文明、生态度假引领的乡村公园,绘就城乡共同缔造、创新融合的美丽画卷。

二、注重业态融合,着眼建设现代特色产业,推动全产业链向全价值链转型。把乡村作为一个大公园,需要全面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布局,植入产业培育、公共服务、乡村文化、基层治理等功能,打造人无我有、具有温州辨识度的工作载体,促进城乡融合、可持续发展。重点要集结生态农业、农业旅游、农产消费要素,打造一个产业链齐全的现代新农业旅游区,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发展,推动形成“核心IP+特色村镇+餐饮住宿+文创产品研产销”相融合的新型产业链,依靠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特色产业,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同时,做好强链补链、产业融合、平台拓展、稳产保供文章,做到全价值链高质量发展。

三、注重功能融合,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两进两回”为抓手,创新工作机制、优化乡村营商环境,引导工商资本注入,强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各类要素向农村集聚辐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促进乡村资源要素与全国大市场对接,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带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的投入,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资源布局、能力提供和服务质量,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要植入现代工商经营理念,以打造乡村旅游消费新空间为主要路径,将乡村公园作为企业化经营理念的承载平台,加快健全农商文旅体融合经营体系、服务体系、投入体系,综合运用“绿色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创意经济”的新经济理念,打响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品牌,提高农民群众收入。

四、注重文化融合,做好乡土文化的挖掘传承,打造“乡村+公园”的第三种生活方式。温州历史遗存丰富,在乡村散落着众多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和遗址,这些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遗产,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乡村公园的打造中,要强化古村落文化、非遗文化等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乡村公园为载体,结合各自定位,充分挖掘乡土文化,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体验单元”,建设一个“文化繁荣、文旅联动”的全域文旅新平台。同时,大力打造“乡村+公园”的第三种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农民转变为园丁会员,构建一种参与式的乡村工作生活,探索“以资源换股份、以资产换产业、以评分换就业”的集体经济专业治理模式,真正实现“打开一扇窗就能创业”,把乡村升级为公园群落,构建一种生态化的现代乡村生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