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 全会日程 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大会简报 大会资料 全会报告 媒体聚焦
王剑波委员的发言——关于加快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政协


孩子教育是每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事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推进社会公正公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成效明显,去年我市12个县(市、区)均创成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但是,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距离,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一是资源供给不足。全面二孩政策实施,2020年迎来第一波入园高峰,同比2019年新增1.7万人,2023年小学入学将迎来高峰。另外,按市委市政府打造“千万人口城市”的决策部署,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将达1000万,市区常住人口达450万,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2%,目前教育资源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二是资源配置不均。截至2020年底,我市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908所,其中乡村学校265所,由于乡村教学质量低下和人口流动,学生流向城镇就学,学生数仅占22.2%,学校空置率高。反之,城镇热门学校的规模、班额普遍超标,比如鹿城老城片用36%、31%的占地承担43%的小学、初中教学服务,导致学区房热“高烧”不止,呈现“城挤、乡弱、村空”的现象。

三是同城待遇缺位。我市新居民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仅占75.39%,目前仍有3.54万随迁子女尚在非标准化的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就读,同城同待遇未能全面实现。

四是教育治理不强。我市义务教育满意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培训机构林立,学业负担重、违规招生、违规补课等问题还没有完全杜绝。

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义务教育均衡目标应转向“优质均衡”发展,全力打造我市教育高地。为此,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依据城乡发展、人口分布等实际情况,做出全市市域教育事业整体布局优化,增加教育资源。落实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办学责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平衡。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切实保障新居民子女接受公办学校教育的权利。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列入政府考核体系,并建立约谈问责机制。

二是落实经费保障。依法建立教育经费投入长效机制,确保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不低于4%和 “两个只增不减”。优先安排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经费支出,在“初中强校工程”“小而优学校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提升等方面给予充足保障。

三是加强教师交流。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乡村教师培养、补充专项行动,提高待遇补助标准;推进骨干教师和优秀管理干部向乡村交流;出台职称评审、定编定岗等方面倾斜政策;推行“走教制度”,补齐乡村音、体、美等学科教育,努力使乡村教师能够愿意去、安下心、留得住。

四是推进城乡共建。破解城乡二元格局,推进名校办分校、老校带新校、强校扶弱校等集团化联盟办学,带动薄弱学校的发展提升;推进“初中强校工程”和“小而优学校建设”,激发乡村学校办学动力;推进基于“互联网+义务教育”的城乡共同体建设,通过城乡同步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五是着力化解痛点。继续着力解决掐尖招生和特殊群体入学难的痛点,统筹协调“公民同招”,探索尝试划片招生;优质普高不低于60%的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加快部分县市特教学校建设,改善残疾儿童少年就学条件。家校共育,做好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教育工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