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鹿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开幕,来自该区各条战线的200多名政协委员齐聚鹿城文化中心,肩负履职重托,满怀奋进豪情,积极协商议政,为鹿城决胜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加快高质量发展新程贡献智慧力量。 

为压缩会议时间和减少会议活动,14位委员提交发言材料,6位委员在大会发言环节口头表述。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鹿城依山面江,城中有山有水,自古享有“江城如画”的美誉。“我区应充分利用丰厚的旅游资源,从战略决策、产业布局、项目建设等方面,大力推进旅游文化建设。”鹿城区政协委员董繁繁提出,要多措并举汇聚旅游人才、植入文化元素凸显品位、打造体验项目招引游客、跨域合作补齐发展短板、全面打造聚集旅游人气。 如何培育好鹿城的民营企业,如何构建好鹿城区区民营经济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党委、政府始终关注的大事。相对于招引企业,鹿城区政协委员周凯认为,本土企业更容易被“看清楚”,所以需要政府“多看一眼、多关注一点”。“古语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有时好的苗子可能就在我们脚边。”周凯表示,希望政府能继续巩固营商环境成果,为本土企业提供人才支撑,“期待本土企业能持续萌芽、茁壮成长、枝繁叶茂、硕果天下。” 
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正深入推进, 2019年,鹿城谋划建设乡村振兴产业项目10个,投资额达到5.47亿元,高水平建成了七都“田城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带和山福“文韵山水·养心福地”乡村振兴示范带,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以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以美丽田园创建为切口,以农业农村规划为引领,鹿城区政协委员翁洁羽建议,要全力培育乡村发展的“新引擎”,全力打造温州都市的“后花园”,全力打好乡村发展的“特色牌”, 为鹿城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要素保障。 “人才争夺战”逐渐白热化,人才招引问题也成为了委员们关注的重点。在激励产业人才和优秀工人方面,鹿城区政协委员陈序认为,要更加注重职业理念树立和职业技能培训,人才政策要更符合产业工人的需求。“当前鹿城区不缺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但对于有一技之长的产业技术工人,甚至是对在企业工作多年的一线工人的政策仍为空白。对此,建议相关部门在制定人才政策时,对产业工人给予更多关注,让产业工人感受到更多来自鹿城的关爱和温暖。”陈序说。 
服装、制鞋等传统产业是鹿城特色优势产业,时值温州开展“两区”建设关键时期,围绕服装、鞋业等传统产业,着眼于产业培育发展路径和重点领域,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重塑民营经济新标杆,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巩固提升温州在全省的“铁三角”地位具有特殊的意义。“鹿城区要趁势而上,加快服装、鞋业等传统产业向时尚智造产业升级,进一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鹿城区政协委员陈菲菲表示。 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大考,鹿城疾控体系备受关注。鹿城区政协委员卓予拉提出了关于推进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要打造疾控骨干团队,加大人才储备力度。依据未来疾控发展,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从政府最想的事着力,从企业最急的事着眼,从群众最盼的事着手。纵观14位委员提交的发言材料,既有赋能科技产业创新、培育好本土企业、加快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等系列围绕中心发展要务的建议,也有促进鹿城旅游文化、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文创产业发展等关注城市蝶变、生活品质提升的建议。 台上慷慨陈词,阐述建议。台下凝神静听,认真领会。除了一次次响起的掌声,会场上,更多的还是纸笔摩擦的沙沙之音。委员们认真记录下事关发展的真知灼见,为履职积攒下丰富素材与宝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