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 全会日程 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大会简报 大会资料 全会报告 媒体聚焦
王剑波委员的发言——温州市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的几点建议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政协


乡村小规模学校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兜底工程。2017年以来,温州市人民政府先后印发《温州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关于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将全市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摆上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履职业绩考核。截至2019年底,我市200人以下、近三年无计划撤并的小规模学校还有155所,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17.1%,且大多分布在偏僻山区。根据教育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要提升发展乡村教育,亟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教育资源“倒挂”。目前许多乡村学校在经费投入、环境改造提升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城区学校。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差异,一方面为得到更好的教育,近年来大量农村家庭和学生涌入城镇,留在乡村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城镇学校大班额症结不减,其中小学班额未达省标准化学校基准(45人及以下)的学校253所,占比3.18%,义务教育“农村弱、城镇挤”问题愈发严重。

二是师资队伍“失衡”。我市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不仅学科结构性缺编等矛盾突出,而且队伍呈现两极化分布。30周岁以下教师比例超过50%的有41所学校;50周岁以上教师比例超过50%的有12所学校,甚至有20所学校没有30周岁以下教师。调研发现,一方面是老教师“坐等”退休,另一方面是青年教师“盼等”离开,出现了乡村学校为城镇学校培养骨干教师的逆流现象。

三是育人质量“低端”。在我市由家庭原因造成的“家源性学生”(留守儿童、单亲儿童、低保儿童、随迁儿童等)占比60.54%。其中,留守儿童问题最为突出,有45所学校留守儿童比例在50%以上。“家源性学生”居多的现状导致家庭教育缺失、行为规范不强、学习主动性不高等问题,出现了一批“学困生”。

四是办学信心“畏缩”。种种问题之下,乡村群众对本地小规模学校的信任度日益降低,直接影响了小规模学校的生存。同时,由于生源和师资的长期短缺,很多小规模学校办学信心不足,“等靠要”和僵化封闭的发展问题突出,部分校长和教师甚至出现了专业退化、不思进取的现象。

为此,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

(一)加强政府主导,健全责任机制,落实“小而优”目标。建议由市政府牵头,教育、财政、人力社保、规划、文化广电、考绩等部门参与,成立温州市“小而优”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领导和协调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主体、任务分工和工作目标,逐级签订责任书,并制定评议考核办法,建立专项督查制度和责任追究体系,并由各县(市、区)属地管理,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统筹推进,改善办学条件,建设“小而美”校园。要严格执行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经费投入,对照省定基本标准,改善学校的教学、行政、生活条件和学校办学硬件水平。进一步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育人环境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为学校划拨学生综合实践用地,努力适应乡村未来教育的基本要求。加大吸收社会资源,加强社会公益资助和帮扶的力度。

(三)顺应未来趋势,提升育人内涵,订制“小而特”课程。实施乡村小规模学校特色校园文化提升计划,追求校园环境“一校一特色”。在开齐开足国家常规课程的基础上,鼓励乡村小规模学校根据实际开展特色课程。推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施“互联网+教育”乡村学校资源推送计划。深化乡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通过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结对,支持乡村“小而优”学校创建。顺应“小班小校”教育趋势,实行个性化教学。

(四)强化政策调控,助推师资振兴,打造“小而专”队伍。给予更为优厚的福利待遇,确保乡村教师“留得住”。强化“越是艰苦、越是偏远、待遇越高”的政策导向,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按班师比核定教师编制。全力推进城乡教师“零差别”综合服务。注重“外引和内育”相结合,确保乡村教师“教得好”。深入实施温州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瓯越教育”人才培养计划,把师德师风作为乡村教师的第一要求。

(五)整合社会资源,营造共建氛围,实施“小而精”管理。提升精准施教和管理水平,加强对乡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和贫困家庭儿童的人文关爱,针对家庭教育缺失带来的学生问题予以心理辅导。统筹党员干部、热心公益人士及大学生力量,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提升家长育儿水平。发挥乡村小规模学校与社区、家庭的关系密切,因地制宜实行生活化、乡土化、社区化的管理教育,推动使学校成为农村的文化中心建设。






发言人工作单位及主要职务:                        党派:中共

    温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界别:教育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