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 全会日程 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大会简报 大会资料 全会报告 媒体聚焦
温州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简报(第8期)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政协


■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一次小组讨论综述(五)

4月21日下午,农工党、致公党、侨联、九三学社、经济、社福社保、少数民族、特邀界别委员围绕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提出意见建议。

[章月影委员]: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在疫情后期发展面临很大挑战,建议:一要大力推广企业研发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及时“诊脉”,指导服务企业;二要打造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发挥科技大市场和科技服务行业的作用,加强院地合作对接,坚持瞄准企业需要开展定向服务,建立起有效的订单式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三要做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量,合理运用考核考绩的指挥棒,引导属地政府重视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占比,在供地、招商、投产等环节给予倾斜。

[傅朝宗委员]:针对培育经济新动能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建议:一是拉开城市发展大框架,加大撤县(市)设区力度,从“小区大县”转向“大区小县”的发展大格局,发展都市经济;二是市、县(市、区)要联合引进强链、补链、延链的重大项目,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增强产业链的根植性;三是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及浙南科技城等科创平台建设力度,走出去建立一批科创飞地,为企业引进高端人才搭建平台。

[管伟立委员]:医保价格支付政策造成不公平待遇,民营医疗机构失去了同公立医疗机构有序公平竞争的基础条件,导致其生存环境艰难,严重制约社会力量办医的发展。建议:请市委、市政府从医改民生的高度给予社会力量办医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江丁库委员]:预重整机制结合庭外重组和庭内破产重组二者的优点,时间成本低,司法效率高,企业受影响小。建议:一要积极发挥政府、法院在预重整中的主导作用,及时收集困难企业信息,建立困境企业融资平台。尤其要考虑受此次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通过预重整机制进行挽救;二要成立金融债权人委员会,协调金融债权人统一行动,提高重整计划表决通过的成功率。

[董琳委员]:面对疫情,我市也暴露出传染病防控体系的系列问题,建议:一要切实加强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二要建立健全发热门诊设置;三要充分发挥传染病预防控制机构作用;四要加快建立传染病应急设施储备体系。

[刘桂委员]:我市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着不足,建议:一要成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技术转移机构,设立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创业投资资金;二要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校企合作新型科研机构和中试基地,建立产学研合作项目的中试资金;三要引进培育创新团队,大力支持企业牵头、产学研合作承担的各级研发计划项目;四要对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行差异化政策,建立我市产业急需的高校相关专业的专项建设资金,加大急需领域领军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对博士后、研究生的培养经费支持,提高高校毕业生留温待遇。

[王小波委员]:就美丽田园建设建议:一、因地制宜,建好生产管理用房,要根据当地产业分布情况及农业从业人员实际情况,进行统一设计,合理布点;二、根据组织化程度和经营规模,进行分类管理,落实田园管控责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模式,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来承担本区域内的农田日常保洁和维护。三、加大投入,提升农田基础设施。完善沟、渠、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田间道路成网,布局合理,能满足农机下田作业需求。

[李建江、胡立帅委员]:建议再升级为侨服务“全球通”平台。一要打造侨务服务“全球通”掌上办,实现繁简分流;二要扩大事项容量,实现涉侨事项全覆盖;三要引入评价机制,确保为侨服务品质再升级;四要深入调研侨情,建立“双固定”办理机制;五要强化区域协调,实现各地区项目库统一。

[李家仁、刘光华委员]:此次抗击疫情,一些国外华侨为了支援国内,克服了很多困难,但物资却在中途运丢了,建议建立一套应对紧急事件的援助机制。一要研发“海外物资捐赠线上系统”简化海外捐赠办理流程;二要给予一线医疗机构直接申请和接受捐赠医疗物资的权限。

[周承露委员]:针对华侨子女回国就读难,建议:一要创办公办华侨学校或华侨学校分部,面向全省招收所有华人华侨子女;二要建立回国就读新机制,允许华人华侨子女短期回国插班借读;三要建立新的课程架构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发适用于回国就读的华人华侨子女的课程;四要由教育和民政部门合作,招募寄宿家庭,建立寄宿家庭制度。

[高明章委员]:疫情过后,经济下行,建议市委市政府在融资、税费、用工等方面给予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更大的政策支持。特别是企业融资还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银行许多举措没有落实,建议采取措施解决融资难题。

[陈肖锋委员]:建议在月光经济发展中融入工艺美术元素。一要布局五马街区,亮出我市月光经济的金名片。引入我市的重点工艺美术品类,如:瓯绣、瓯塑、黄杨木雕、石雕、细纹刻纸、发绣等,同时积极引进各地知名古玩艺术品商家;二要给予工艺美术行业入驻的优惠招商政策和激励机制;三要整合提升我市国有集体工艺美术企事业单位,参与月光经济街区的建设发展。

[郑晓群委员]:针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短板,特别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不足,建议:一要加强市级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应对突发重特大疫情防控和应急救治;二要加强县级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加强县级应急人员平常化的战时演练,提升精准调查、科学研判、及时报告、提前预警等能力;三要加强基层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开展公共卫生人才“组团式”帮扶,提升基层一线公共卫生人才服务水平,将公共卫生人才纳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动公共卫生人才下沉。

[林海珊、曹国荣委员]:这次疫情外贸企业压力很大,订单缺乏、工人流失,建议政府出实招扶持,复工复产政策一定要有可操作性,特别是在融资难问题上,建议市政协在2020年做深入调研,出谋划策。

[胡钧瀚、李家仁、李月萍、叶丽平委员]:这次疫情,温州侨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建议给做出贡献的温州海外侨胞表彰、精神鼓励,形成一种激励机制。

[胡如意委员]:建议加强医院污水治理水平,有效防止二次污染。一要加大医院污水治理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重视程度;二要加强综合执法的力度,严控医院污水污染风险;三要引入“环保管家”的模式,优化医院污水治理体系。

[林春霞委员]:建议:一要关注教育均衡、医疗体制、小区管理等问题;二要听取基层群众意见,通过网络平台,通过指尖协商,经常性常态化;三要让界别群众、热心经济社会发展的群众参与政协活动;四要发挥委员会客厅作用,建立民间协商智库,给市委市政府精准决策提供参考。

[吕庆雷委员]:温州交通仍存在物流成本高,城市交通不顺畅两个短板。建议:一要全力推动多式联运,通过海铁联运,公铁联运等方式,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城市竞争力;二要加速轨道交通和零换乘建设,轨道交通是“新基建”的七大领域之一,温州要抓住全省打造“轨道上的浙江”机遇,加快M线和综合交通枢纽的审批和建设速度;三要提升现代物流业,引进京东等大型现代物流、仓储企业,提升管理效率;四要破除利益壁垒,继续推进综合交通大部制改革;五要加强政策研究,高标准谋划“十四五”规划和未来交通发展,向上争取最大支持。

[陈继远委员]: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温州民营制造业造成重大冲击,希望市委市政府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一要在市一级层面全面整合原先各县(市、区)相互配套采购补贴政策,实现温州全市统一的补贴标准,由市财政和税务统一核算发放;二要对温州民营制造业实现行业划分和产业链分析,出台产业引导政策,鼓励受疫情影响严重、订单缺乏的企业转产,补齐产业链;三要在各县(市、区)原先补贴标准上适当加大补贴力度,并对卖方也实行税费优惠;四是市委市政府在疫情过后的一段时间内不对县(市、区)财政收入增长指标进行考核。

[李骥委员]:医疗卫生事业的使命不仅仅是实现病有所医,更担负着重大事件处置。公立医院在防疫救灾等重大卫生公共事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控制中已彰显出来。建议:一要在政策上适当放开大型医疗设备、医药采购、床位等限制;二要减缓公立医院私营化步伐;三要构建布局合理的分级诊疗机制。

[吴安定委员]:为丰富我市城市内涵,推动风景园林行业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的需求,建议:一要加强高校教育培养风景园林专业人才;二要明确风景园林专业人才作为紧缺人才引进;三要成立温州风景园林历史研究会;四要大力发展本土风景园林建设行业。

[杨加付委员]:保护利用农业文化遗产,有利于传承优秀农耕文化,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村文化繁荣、农民就业增收以及美丽乡村建设。建议:一要对我市农业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进行系统深入调查,摸清家底,建立名录和资料库,并进行价值评估;二要构建以政府为主体,多方参与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机制;三要产业优先,综合利用。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

[张文淼委员]:药品现在全部放开由企业自主定价,有许多基药可能被垄断,招标只注重价格不问医院是否刚需,由于价格过高线上招标常常失败,医院又不能线下采购,造成基药短缺。建议:对于那些基础药特别是保命药,应该由国家根据生产成本统一定价。招标不能只问价格、不管患者是否必需。对于无可替代和救命的药品,要保证医院不断货,为患者和医院提供方便,以减少外购保证药品安全。

[余谦委员]:关于经济健康发展,建议:一要创新载体,突出高质量发展。二要注重企业可持续发展,合理设置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三要部门联动,加强示范管理,规范企业行为。四要政府引导,做好企业梯队培育。

[徐建国委员]:一要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制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二要加大企业研发、技改投入的奖励、补助力度;三要构建温州制造产业融通发展机制。如:小化工等制鞋配套,以及高分子材料;四要加大对化工园区建设支持力度,避免产业链缺失环节。

[王昌华委员]:城市能级近年明显提升,发展很快。建议:一要加强人文建设。温州人文基础、底蕴都很好,要充分利用在外人才,发展温州;二要优化产业结构。我市高端制造、生命健康、物联网、科技型的企业少,希望“十四五”能有更多这类企业,推动温州进入亿万级梯队。

[王朝亮委员]:温州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占比高,建议:一要加快城市快速路建设;二要轨道交通和城市发展相结合,统筹规划地铁建设;三要处理好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好总体社会效益。

[卢智旭委员]:建议:一要总体考量政府投资效益。如欧洲城以东片区开发,不以单个片区盈亏为评判标准;二要在城市开发中统一建设农贸市场。所有农贸市场统一到菜篮子名下。

[池慧杰委员]:疫情对服装行业打击很大,春季产品全滞销,企业资金压力很大。建议:一要加大对私人订制服装的支持力度;二要针对温州服装生产近年不断外移情况,加强人才培养,留住更多人才。

[李长江委员]:建议:一要利用资源优势,鼓励温州国企走出温州;二要鼓励国有企业进入物流行业,做优城市配送领域;三要探索建立温州“无形”(如现货、期货)市场。

[杨立忠委员]:温州钢材市场安置问题亟待解决,建议:交易在鹿城,物流、仓储在龙湾。

[吴伯豪委员]:一要结合疫情影响,开展“亩均论英雄”评价。对企业评级,做到客观评价;二要允许危废垃圾跨省处置;三要加大城市东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刘力丹委员]:政协委员要加强对脱贫攻坚任务进行民主监督,让精准扶贫工作做到更扎实,确保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

[丁宗捷、雷本科委员]:今年少数民族的脱贫、振兴是重中之重的一个工作,少数民族委员要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少数民族脱贫、振兴,民族文化传承等工作,做到有思想有调研,同时联合其他人员参与其中,为少数民族工作鼓与呼。

[叶世强、刘起源、陈娅莉委员]:提案重质量,不追求数量。一要加强对委员撰写提案的指导;二是在办理时要充分与委员沟通,不要提案回“娘家”;三是提案办理要有跟踪督办机制;四是要建立科学提案评议制度。

[林慧委员]:关于美丽田园建设的建议:一要重视乡村文明传承;二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居民的文化修养和素质。

[陈志刚委员]:一是今年参政议政重点要放在“重要窗口”建设上;二是加大公共设施建设投入;三是复工复产扶持政策要加强,目标要精准;四是多渠道引进人才;五是及时了解企业困难,通过提案和社情民意,为企业鼓与呼。

[雷朝阳、雷雪芬委员]:少数民族地处偏远,幼儿园等基础设施缺乏,建议政府给予一定资金、人才倾斜,结合乡村振兴,加快少数民族发展。

市领导姚高员、陈浩、鲍小瓯、陈胜峰分别参加小组讨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