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由市政协委员、市公安局团委书记、交管局一大队教导员潘林昶撰写的社情民意信息被送到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案头。信息中,他建议在我市写字楼、创业园等人流密集场所引入智能取餐柜,推广外卖“无接触送达”,进一步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最近我得到反馈,市政府要在鹿城、瓯海、龙湾等三个区先行先试,希望这一建议能助力疫情影响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潘林昶说。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摆在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任务。连日来,全市政协系统立足政协职能,发挥政协优势,在助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面掀起“三强两促”工作热潮,主动为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2020031603_pdf[1]_11.jpg](/picture/-1/200317093838946666.jpeg)
随着2月17日“白名单”企业优先复工,我市进入疫情防控和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关键时期。
市委市政府精准调整战术,坚持“疫情图”与“复工图”同研判、相匹配,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创造一切条件打好发展主动仗。
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相关部署,市政协领导分赴各个县(市、区)督导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并开展“三服务”活动。“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了吗?”“防疫物资准备充足吗?”“企业员工返岗率有多少?”每到一处,他们仔细察看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惠企政策落地等情况,协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与问题。
3月4日,我市吹响开展以“强机制、强动能、强服务、促目标实现、促士气激扬”为主要内容的“三强两促”专项活动“集结号”,按下抓牢“六重”清单的“快进键”,全面掀起“奋战1161,奋进2020”的工作热潮。
市政协第一时间就全市政协系统助力“三强两促”专项活动进行部署,要求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决打赢防控阻击战、打好发展主动仗,确保做到“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为经济社会加快回归高质量发展的正常轨道打下坚实基础。
立足政协职能,市政协还绘出清晰的“作战图”——持续深化政协的民主监督,重点围绕“六重”清单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督查活动;持续深化“三服务”活动,结合“两万两千”行动,当好复工复产的“服务员”、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的“监督员”、优惠政策的“宣传员”;持续深化建言献策工作,发动广大政协委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社情民意信息、网上议政等渠道,就“三强两促”专项活动开展更有针对性、富有真知灼见的建言。
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迅速响应,主动扛起战疫情和促发展“双线作战”的使命担当,全力助推疫情风险持续降下来、各行各业有序动起来。
当这座温暖之州迎来“冰封渐融”,一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考验也随之而来。
大考中,市政协迅速动员,抽调18名县级干部和3名科级干部,赴7个县(市、区)20家企业开展助企服务。目前,共收集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问题36个,已经解决防控物资保障、外地员工隔离房等相关问题23个。
助企服务员,他们正用热心爱心助企渡难关——
华仪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温州地区首家主板上市的电气企业,但复工复产后却一时买不到测温计和口罩等防疫物资。市政协助企服务员周启政得知后,立即与市经信局等部门协调,不到一天时间就争取到了由属地政府统一采购防疫物资的份额。
近日,在市政协党员志愿者周纲牵线对接下,美国加州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市浙南农村合作中心高级研究员杨美惠教授,申请到直达救援10.5万件医疗物资无偿援助,并通过28名志愿者远程服务、全程代办,十天内从美国直送到我市15家战“疫”医院。
助企服务员,他们正用真情真意助企强信心——
“我们企业有部分外地员工,顺利返温后还需要进行14天的隔离观察,隔离场所落实存在困难。”市政协助企服务员李作航在鹿城滨江街道片区开展走访帮扶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于是,他迅速联系属地部门相关负责人,协助有关企业和项目统筹隔离用房20间。“我们终于可以安心复工复产了,全力争取把落下的进度抢回来!”该企业负责人信心满满。
防疫不隔心,市政协机关还向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发出募捐倡议。市政协领导率先垂范,通过所在党支部带头捐款。其他机关党员干部、机关离退休老干部也踊跃捐款,以实际行动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在复工复产这场硬仗中,各县(市、区)政协也从未缺席,他们同样用自己的方式默默行动,为疫情中负重前行的企业送去缕缕春风——
鹿城区政协充分发挥专家库、智囊团的作用,成立助企复工复产服务团,提供政策咨询、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生产指导、心理疏导等暖心服务,至今已为全区256家企业提供复工复产相关服务达730人次;
龙湾区政协率先通过钉钉视频举行专题协商,围绕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主题谈实际、说现状、讲问题;
瓯海区政协成立服务小组,下沉丽岙街道8个红色服务驿站,与街道、村居干部共同为企业、店铺业主、周边群众提供复工优惠政策宣传、红色代办等“保姆式”服务;
文成县政协在“三服务”活动中了解到茶园“满树新芽无人摘”的困局,组织机关干部成立志愿服务队,深入茶园抢收春茶,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寒冬远去,春风渐近。在疫情防控和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关键时期,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生产车间,随处可见委员们忙碌的身影——
“我们企业面临着产业链联动困难、高精尖人员缺乏等问题,不知如何是好。”日前,申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愁眉不展。而这道难题,在市政协委员、温职院网络中心主任胡国南的帮助下有了突破口。作为我市“两专”服务团专家,他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开辟新渠道、拓展新业务,借助“千企万岗招聘月”等活动平台,加强校企合作、企企合作。“专家们的建议精准到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方向。”该公司负责人点赞道。
在永嘉东蒙集团生产车间里,一条临时改造出来的口罩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疫情发生后,口罩成了紧缺物资,市政协委员、东蒙集团董事长池慧杰决定立即投入口罩的研发生产。“刚开始,我们缺原材料、缺人工、缺机器,口罩生产线没法规模化运转起来,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池慧杰说,目前,东蒙集团已掌握口罩核心材料的关键技术,希望可以有效缓解我市企业复工口罩紧缺问题。
春耕与战“疫”一样不等人。市政协委员项伟章负责的瑞安市源田家庭农场,曾面临外地员工不能及时返岗的困局。于是,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她主动学习“互联网+农业”等新技术新知识,并将无人机技术应用到农场农药喷洒环节。“疫情虽然影响了生产进度,但一定程度上倒逼农场加快向智慧农业转型的脚步。”她说。
与此同时,委员们还积极建言献策,全力推进“三强两促”专项活动。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人。市政协常委、民革市委会副主委南品仁把目光投注到疫情后的企业务工人员返岗问题,撰写了一份关于《加快完善各项保障积极鼓励产业工人返温留温的建议》的提案,提出要特别关注产业工人子女就学、保险、住房等配套政策。
针对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缺少资金可能面临破产或倒闭这一问题,市政协委员、温州佳业电子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苏立坤等人以社情民意信息的形式主动建言,建议特殊时期加大推广企业信用贷款,以有效满足中小微企业新增融资需求,助力有序复工复产。
市政协委员、浙江震瓯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盛少林,还围绕“复工复产有哪些法律依据、复工复产的相关规定、复工复产存在的法律风险、复工复产的法律问题”四个方面内容,为企业带来一场主题为《温商企业复工复产法律风险提示》的直播。
目前,市政协共收到相关提案、社情民意信息217条,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政协智慧。
这一幕幕正是政协广泛凝聚力量、助力温州战“疫”的创新实践。这份“两手都要抓、两战都要赢”的答卷上,全市政协系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打赢防控阻击战和发展主动仗注入政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