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文史
首页 > 温州文史
     
 
府学巷、县学前、兴文里…… 原来温州古代官办学校,就在这里!
【来源:温州三十六坊】 【 】 【2019年07月24日】

府学巷、县学前、兴文里……这些温州人熟悉的地名背后,其实隐藏着深厚的温州教育文化历史。

温州古城经历千年的风霜,至今依然较好地保存着“东庙、南市、西居、北埠、中子城”的历史功能格局,和明清以来所形成的街巷风貌。

这里的“东庙”,指的就是温州的府学所在地。中国古代历史上,孔庙和教育始终紧密相连,往往“因庙设学”、“庙学合一”。温州官办学府——温州府学和永嘉县学,一处在府学巷府学孔庙,一处在县学前的县学孔庙(军分区现址)。

温州府学:浙江省最早的一所府学

积谷山下谢池巷、府学巷这一片区,在历史上是温州文化教育交流传播的中心。

温州教育源远流长,早在东晋太宁初年(323-325),就于华盖山麓建立永嘉郡学(府学),这是浙江省地方发展史上最早的一所府学。

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温州知府叶温将永嘉府学迁至九星宫故址(即今老工人文化宫一带),从此这里就成为温州府学与孔庙。府学巷,北宋时称为儒志坊,以纪念邑地“永嘉之学”始倡者,人称“儒志先生”的王开祖而得名。明清时期,因巷口建有温州府学之故而改名“府学巷”。

从明《温州府志·温州府学宫图》中,可见当时的孔庙建有大成门、先师殿、崇圣祠、仪门、棂星门等;府学则有明伦堂、万寿宫、教授署、训导署、文昌阁、泮池等。从宋元明清至民国,府学孔庙历经修建扩建,形成规模;其间也历经火灾风灾与战火摧毁,变化很大。这些古建筑到清末民初都还可见原状。

新中国成立后,府学孔庙被拆建,后改建为市工人文化宫,同时东首旧址改建温州市人民大会堂。

多所学校曾迁入,培育大批人才

民国期间,旧温属六县联立中学(后改称永嘉中学)于1933年在孔庙里建立。此外,还有三所学校也曾迁入孔庙旧址,分别是1902年孙诒让倡办的温州蚕桑学堂(全国首创的三所蚕桑学堂之一)、1914年永嘉县商会创办的温州甲种商业学校(温州第一所商业学校)、1920年瑞安人木节创办的旧温属女子师范讲习所(后改名为旧温属联合县立女子中学)。

1949年8月,永嘉中学改称温州市立中学(市中),著名文史学家、浙江大学教授沈炼之首任校长。直至1953年,温州市教育局在海坦山南麓原艺文中学校址新建校舍,1954年秋学校迁入新址,改名为温州第二中学。

从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建立温州府学孔庙以来,经历了千年沧桑变迁,从温州府学、孔庙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市立中学(温州二中),留下历朝历代众多鸿儒硕学足迹,也诞生过不少温州历史文化名人,可以说这里是温州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的发祥地。

我市知名学者张乘健先生曾说:“吾温自古文明鼎盛,有宋一代硕儒辈出,永嘉学派光耀于世,世称东南邹鲁。东晋以来,温州向来是浙南闽北经济文化中心,孔庙之规模气势仅次于省城,馨香之所聚,正气之所锺。”

 

 

永嘉县学:布局和设置极为壮观

在城区,南起公园路,向北转西至兴文里之处,有一条长达270米的老街巷,叫做“县学前”。县学前始名“儒英坊”,而儒英坊则是因设有儒家英才荟萃的“县学”而得名。

据清光绪《永嘉县志》载:永嘉儒学在县沿东华盖山麓,北宋元祐三年(1088)县令吴君平始建。从宋代开始到清代,与府学一样,永嘉县学也经历了多次的改建、扩建、重修,经历了多次飓风损坏重建。

资料显示,清代县学建置是:中大成殿,翼以两廊,后为崇圣祠,前为县大成门。门外,左称名宦祠,右称名贤洞,前为棂星门设有泮池,且左右戟门,环以周垣;在大成殿以西为文昌阁,东为明伦堂,堂后有教谕署,堂左卫青云馆,西廊为博文,约礼斋,门外有土地祠,在仪门以左还设有训导署。可见当时县学布局和设置极为壮观。

民国期间,县学曾改作永嘉县政府的官署。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