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文史
首页 > 温州文史
     
 
温州古城墙的那些事儿
【来源:温州三十六坊公众号】 【 】 【2019年05月28日】

 温州公园路改造提升工程启动的信息,最近让不少老温州颇为关注。

公园路位于温州古城东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公园路一带的华盖山和积谷山,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特别是早年华盖山、积谷山一带还建有古城墙,见证着古城千年历史。

温州东门华盖山到巽山,城墙清晰可见

如今华盖山上尚有一段城墙遗址,2018年十一小长假期间,华盖山公园南坡宋代古城墙展示工程对外开放。

“城垣拆毁,改建公园,是间将益喧扰。不久移居乡村,远避嚣尘。”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在拆除积谷山的一段城墙时,近代传奇人物弘一大师正驻锡庆福寺。庆福寺紧挨城墙,又名城下寮。当时面对“拆城喧扰”,弘一大师只好转到茶山的宝严寺去清修。他在给学生孙选青(诸暨人,曾在温州中学、省立温州师范等学校任教。后经他推介,弘一大师的另两位高足李鸿梁和刘质平也到温州师范任教)的信件中提到的这一段话,可谓温州城墙拆除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

1923年,弘一大师摄于庆福寺

时至今日,零星的古城墙遗址还留在我们身边。像目前列为省级文保单位的谯楼子城、市级文保单位华盖山城墙(遗址),以及2004年经过考古清理的朔门唐五代北门遗址,都是温州保留的古城墙遗址。

城墙前世:传说中的郭璞造城

温州古城历史悠久。据《史记·东越列传》所述,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称为东瓯王。东瓯国都城在温州。

从汉至晋,温州城之地为永宁县,后析分出安固、横阳、乐成三县。永嘉之乱后晋室南迁,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析临海郡温峤岭(今温岭县境内)以南置永嘉郡,郡治原拟设在瓯江北岸永嘉县罗浮一带,因为此处腹地狭小,交通不便,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所以改在江南(今市区)建立郡城。永嘉郡城的选址传说是由晋代一位奇才郭璞完成的。

▲因郭璞得名的郭公山下白莲塘旧照

郭璞既是文学家和训诂学家,又是道学术数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放到现在,就是文理全才。他曾花18年的时间研究和注解《尔雅》,在从事研究《易经》之余,还擅长诸多奇异的方术,在堪舆方面也有很深的建树。

传说温州建郡城时,他正客寓温州,选址有幸得到他的指点。当年郭璞的思想很超前,使得温州千余年来享用不尽。用现在规划的专业术语来说,功能分区和城市单元考虑得十分周到。他提出倚江、负山、通水和东庙、南市、西居、北埠的原则进行城市布局。他登西郭山(郭公山)见“数峰错立,状如北斗,华盖山锁斗口”,因而建议跨山为城,所以温州得名“斗城”。

华盖山旧城墙

这的确是一次影响深远的选址,甚至到千余年后,还发挥着重要作用。像北宋方腊起义,义军在三个月内连克睦州、歙州、杭州、婺州、衢州、处州六地,但是围困温州四十余日,终不能破城。

到了明嘉靖年间,倭寇屡犯沿海苏、浙、闽、广等省,攻陷许多城池。嘉靖四十三年(1564),倭寇还攻入杭州,烧毁雷峰塔。而温州城自嘉靖三十一年(1552)至四十二年(1563)的十一年中,共六次遭倭寇侵犯,但倭寇都未能攻入城内。

这些事情,似乎应了郭璞卜城后说的那句话:“若城绕山外,当聚富盛,但不免兵戈水火;城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

千年城墙:多次修筑 长保安逸

有了郡城,城墙便应城而生。

从光绪《永嘉县志》记载可知,温州城墙最早建筑时全部是用石头垒筑的,古城墙北边沿瓯江修筑,在华盖山等小山则依山就势,逶迤曲折,雄险壮观。不过最早的石头城墙随着历史上多次的修建早已不存。到了后来,城墙全部成为中间夯土,两面包砖的结构。

▲瓯江边远景,左边依稀可见城墙

走在今天的人民路上,车水马龙,喧闹繁华。沿着人民路走向城市的西边,九山路绿树成荫,两边湖光涟滟;走向东南,登临华盖、海坛诸山,山间小道蜿蜒曲折,树影婆娑。这一路走来,我们的脚底下正是当年温州城墙穿过的地方,而这道城墙曾经在这土地上伫立了千年。

温州建子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

五代后梁开平年间(907—910),吴越王钱镠七子钱元瓘(887-941年)征用民工增建内城,今天保留的谯楼当年即为子城南门。外城则以原有郡城为基础进行修筑,称“罗城”,这种设置内外城墙的非省会城市,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

历史上记载温州城墙发挥重大作用的一则故事,发生在北宋宣和年间。前文提到宣和二年(1120),方腊义军围攻温州,温州城墙东边跨山而建,比较险峻,北边则以瓯江为天堑,只是西边和南边是防守的薄弱之处。于是州学教授刘士英策划,用砖加筑西南低薄城墙3947步,高三寻有咫,广一丈五尺。建好后,方腊军围城月余而不能下,只得撤兵。

1877年,从城墙看出去温州南门外风光

南宋,温州社会经济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温州设立了对外贸易的管理机构——市舶务,成为沿海对外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外城增置楼橹马面,“马面”是城墙中向外突出的附着墩台,因为它形体修长,如同马的脸面,故称,有交叉防守的作用。马面之上筑有了望敌情的敌楼,称“楼橹”。

一旦离开城墙,古代的城市防守就会遇到困难。元代禁修城垣,温州外城因长期得不到修缮而塌毁,元至正十年(1350年)冬,海寇登岸,军政长官总管左答纳失里防御艰难,次年方重修外城,建战棚、窝铺、敌台、炮座。

▲1910年温州南水门,水门与城墙合二为一

明代温州城墙改为七门,东边为镇海门(俗称石窟门),相传华盖山和海坛山原先连接在一起,看风水的认为地气过盛,于是将山凿断,建立镇海门。

南为瑞安门和永宁门(二门旁俱有水门),西南为来福门(俗称山脚门后讹为三角门),西北称迎恩门(俗称西郭门)和永清门(俗称麻行门),北边曰拱宸门,后改名望江门,因为唐代时这里开双门,取北阴耦之义,五代时钱氏筑城改为一门,旁有水门,称为奉恩门,直到清雍正间才重新开辟,西北有宋代开辟的安定门和江山门,明代已废弃填塞。七座城门上都建了重檐的城楼,在城门外面筑有瓮城,有敌楼25座,窝铺35座。

清光绪八年温州古城图

清代,温州曾多次修筑过外城,其中道光年间的修城,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军舰沿海游弋,于是士绅纷纷捐资修城以保安虞,捐资达到两万两。至清末,温州城墙高3丈5尺,宽1丈2尺,长2777丈8尺,北濒瓯江,东边护城河长576丈,南边利用温瑞塘河,长500丈,西边护城河为670丈5尺。

民国时期:城墙拆除势所难免

从建城的规模看,温州城周长2777丈8尺(18.5里),在浙江省十一个府中仅次于开发较早的杭州城和绍兴城,城墙高度也仅比杭州城墙低了一尺,和绍兴一样是浙江仅有的两座千余年来城址未变的城市。

可惜这样一座气势恢宏的城墙在近代迅速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温州东城外

到了清末民国时,温州城市的范围早已跨出了城墙。沿着东、南、西三面分别置有望京、城南、集云、广化等城外四厢。

城墙对于和平时期的经济活动和市民生活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像民国23年(1932)永嘉县建设科制作的拆城门图纸中,城墙内外甚至连瓮城内都布满了大量的店屋。当时连永嘉县县长向省政府的报告中都说:“永嘉系通商口岸,商业所以不见发达者,其原因虽多,而城垣阻碍交通亦其尤者”。

民国16年(1927年)2月北伐军进入浙江,虽从衢州直取杭州,未直接入温,但对温州产生很大的影响,民众倡议建造中山公园并很快行动起来拆除了积谷山的一段城墙。

民国年间正在拆除城墙的景象 邵度/摄

1929年7月,永嘉县拆城筑路筹备委员会成立,并计划利用拆城后的地基进行拍卖,将所得弥补拆城费用和投入城市街路建设。拖延至1934年,朔门和小南门瓮城首先被拆除。此后,因局部拆城门影响城墙结构,所以索性连城墙也开始零星拆除了。

1930年前后,为动工兴建中山公园,华盖山至积谷山的一段城墙被拆除,为方便交通,在华盖山南麓护城河上架建一座石拱桥,即中山桥,连接公园路。由黄聘珍制作、1933年印行的《永嘉县城区全图》中,可以看到围绕四周的旧城墙,缺了城东南积谷山、中山公园两侧。

▲《永嘉县城区全图》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飞机经常来温轰炸,为便于市民疏散隐蔽,永嘉县政府于民国27年下令拆除城墙。至民国34年温州城墙拆除大部,但因受三次沦陷影响,拆城工作并未完成,一些地段还留有不少城墙基础。面对破败的城墙,邻近的市民侵占城基建房或拆取城墙砖石修复民房等行为已经无法遏止,城墙的消失也就成为必然。

日军在温州城内用机枪乱杀无辜

时至今日,仅华盖山上至今尚残存一段外城城墙遗址,内城也随历史的变迁而只留下了谯楼及其东边几十米长的内城城墙。

温州古城墙已经大部分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令人唏嘘不已。剩下的这几处城墙遗址,作为历史的唯一见证,弥足珍贵。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