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风采
首页 > 委员风采
     
 
李星涛:“匠心”履职显担当
【来源:市政协】 【 】 【2019年05月22日】

4月23日晚,一场浙商在世界读书日的重大活动——《2019浙商年度读书报告》发布仪式暨“浙商领读人”走进温州商学院活动盛大开场。活动吸引了来自温州市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瓯海区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的企业家代表和200名大学生参与,还有近20万网友通过网络直播参与活动。

在活动仪式上,温州市政协委员、原野农业集团董事长李星涛作为浙商领读人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阅读《人类简史》的心得体会,他通过与主持人一场干货满满的对话而圈粉不少。双方话题涉及对农业革命、科技革命等方面的探讨,以及李星涛创业和择业经历。在现场,当被问到关于近期热门话题“996”的看法时,李星涛表示:“不反对也不鼓励996,员工工作外的时间都由他们决定。”但作为一名创业者,“我自己一年起码有360天在工作。”

的确,李星涛是拼搏奋进的人。对自己追求的事业如此,对政协履职亦是。多年来,不管是事关全局的“大建大美”、“乡村振兴”等民生大事,还是群众“吃水困难”、“如厕不便”等民间疾苦,李星涛都以一颗“匠心”来履职,生动诠释了一个优秀政协委员的努力和担当。

台上八分钟  台下多年功

2017年4月16日上午,在温州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李星涛作为第一个做主题发言的委员,对如何推进“大建大美”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要全面开展规划实施状况调查评估,深入查找城市建设短板;第二要全面开展以生态修复、功能修补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双修”工作;第三要加强政策创新,形成推动城市“大建大美”工作新机制等建议。发言不仅结合实际、有理有据,还屡出“新词”,引发热议。他说:“推进‘大建大美’,既要‘资地平衡’,也要培育‘税源经济’。”

李星涛说,这两个新词语,连接着当下和未来,也寄托了他对“大建大美”的期待。“所谓‘资地平衡’,是要推进拆后土地集约使用,不能拆整一块地后,光建房子不见民生配套设施,这就有违‘大建大美’初衷。”而“税源经济”,则是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增加商业商务、创新创意等城市微创空间,“为温州未来发展增添经济创新活力。”现场,这两个新词引发了媒体的关注,同时,也交织出了他一片议政为民的“匠心”。

这些新词的背后,是李星涛投身“大建大美”工作以来思想认识的升华。“公司目前承担我市部分道路的绿化、美化工作,我也一直投身其中。”采访中,李星涛强调,委员履职,重在是否用心,对待提案要犹如母亲期待教育出出色的孩子一样,不仅要饱含民生情愫,还要刻苦钻研,认真思索,才能够匠心独具,打动人心。

发现问题易  解决问题难

“作为政协委员,我们要避免成为一个牢骚满腹的中年大叔”,说起自己的履职经历,李星涛表示,中肯是他坚守的一个工作态度和准则。而这也要求他在履职过程中,不仅能够发现问题,及时为群众发声,还要切实为政府想办法,提出解决之道,是谓“匠心”。

“今年,我提了一个关于“把温州打造成全国首个‘无公厕’大花园市的提案。”李星涛介绍,厕所建设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工程,小小厕所体现的是大民生,它折射大形象,反映大文明,是一座城市一个地方文明的标志。现在各地都在推进厕所革命,大量增建厕所,但量大更要质优,如何在质上做文章是建设工作中一大至关重要的迫切任务。

问题发现了,那么有何解决之道呢?经过深入调研,李星涛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将厕所建设和城市书房相结合。他指出,纵观城市书房,它们设计别致,大多建在人流密集的临街处一楼,并且还是24小时开放。如果将城市书房和厕所建设相结合,在其中合理增设厕位,那么不仅能让厕所与文化结合,也更受市民欢迎。“也许我们不喜欢厕所在家门口,但是我想没有哪个市民会不喜欢城市书房在家门口。”二是将绿化、生态化和美化成为主题厕所。厕所建设可结合城市绿化建设,在周边增种树木,在墙壁攀爬绿色植物或墙幕垂直绿化,在里面增放室内植物,既美观又净化空气。三是发展以商养厕新模式和新业态。“融合商业的功能把一座座厕所变成美丽的小屋。即在一边建公厕、在一边建花店等,同时增设咖啡吧、茶室和城市书房等,还提供一些便民服务,如手机充电设备、擦鞋机、体重秤、配备Wifi等,实现空间全利用。这样,公厕除满足人们的如厕需求,更引入花香、书香,让人感受厕所里的诗意。”

李星涛介绍,他目前正在努力着手尝试此事是否可行。他表示,希望自己的尝试,能够引发更多的思索和探讨,为政府提供可借鉴与复制的模式和经验。“我连名字都想好了,叫‘方便时光小屋’。”

为民履职  虚怀若谷

在李星涛的眼里,匠心履职,就是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其中,心态特别重要。虚怀若谷是他追求的境界。

“我来自农村,作为政协委员,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如何为民履职,做好民众需求与政府施政之间的沟通桥梁。”事实上,李星涛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身为省人大代表、市政协常委,在历年的省、市“两会”上,李星涛是最活跃的代表、委员之一。每年他都会提议政府能将农业作为温州的战略性产业来抓。尽管在温州这座历来“重商”的城市,关于第一产业的呼声总是趋于式微,但是他说他愿意不厌其烦地充当“说客”。

因此,虽然李星涛在履职行动上的努力丝毫不逊于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但在心态上,他一直平和淡定。 “政府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可谓千头万绪,这时候,我们委员要有一个心态,那就是千万不是期待能够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而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权衡之后,解决目前人民群众最紧要也最迫切的问题,或者是在所有在问题中,能够有一二个方案得以重视和落实,这都是进步。”

“要知道,这世间凡事都需要时间,如同农夫种植,拔苗助长,急功近利会毫无收成的。”学农林专业出生的李星涛说,农夫的匠心里有默默耕耘和等待,委员的匠心也需要深思熟虑和守候。他告诉记者:“你能想象吗?我们所在的城市,还有200万人用不上自来水呢! ”

原来,李星涛公司所在地永嘉三江——这个一共有19个村的街道——只有2个村通了自来水。经过调研,他还发现隔壁的乌牛镇有37个村,全部没有通上自来水。为此,多年之前,他提交了一个关于解决吃水问题的提案。

“去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让两百万人喝上自来水’的三年行动计划,今年是第二年了,我看着问题引起重视,方案得以落实,人民群众喝上自来水,内心很高兴。这件事是关乎民生的大事,相比其他的问题,显得更为迫切。能够将政府的目光优先聚焦在这些事情上,在我看来无疑是委员应尽的努力和担当。”

匠心履职,需要一份民生情愫时刻摆在心头,也需要一份深情的默默守候。李星涛围绕中心工作、盯牢具体细节,直陈不足“短板”、给出可行措施。他表示,每一次的建言献策,虽有不易,却也锻炼了他,成就了他,他希望这些有点“苦口”的建议,能让温州的大事、为民的实事办得更好、落得更细、做得更实。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