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 全会日程 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大会简报 大会资料 全会报告 大会决议 媒体聚焦
民进温州市委会的发言——关于优化我市开发式扶贫路径的建议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政协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创新精准扶贫方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全面消除了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现象,走出了一条富有温州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开发式扶贫由于具有可持续的造血式功能,成为我市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的必然选择和根本途径。

一、开发式扶贫存在的问题

1.政府引领作用未充分体现,产业扶贫项目带动力弱

首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足,龙头企业还很缺乏,规范的合作社占比还很低。贫困地区龙头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带动能力有限,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数量少、实力弱,现有的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带动能力还不强。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关系不强,合作社的发展也没有形成对贫困户的带动机制。

其次,我市山区农村产业扶贫仍然未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一户一策、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差异化发展之路任重道远。如千村一面的乡村旅游,千篇一律的果树产业等。

再次,在扶贫项目的设计上,还存在着官僚主义、本位主义现象,致使部分扶贫项目的安排背离了农户的需求,与农户需求的匹配度不高。或者搞政绩工程、为了做项目而做项目,甚至出现毁林造田种果树,而所种果树产出慢、销路差等。因而产业扶贫项目带动作用较为有限。

2.扶贫项目设计缺乏科学评价,扶贫项目存在厚此薄彼现象

首先是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的投入不平衡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其次是扶贫单位把应该用在贫困人口身上的扶贫资金转向扶持当地效益较好的企业,本想通过企业带动农户就业脱贫,但实际上并不能做到使贫困户受益,扶贫项目反而使富人受益。

3.基层扶贫人力资本开发不足,导致“最后一公里”难以打通

首先是山区农户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当前农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受教育水平整体偏低,涉农培训项目覆盖面不宽,针对性不强,结果是山区农村中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年轻人日益缺乏。

其次是基层扶贫干部专业化不够,村干部积极性低,扶贫工作繁杂,涉及面广,县级扶贫办属于挂牌机构,乡镇又没有专职扶贫专干,导致扶贫开发工作在乡镇一级基本处于应付过关,扶贫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接力棒力不从心。

4. 产业布局低小散,产业扶贫的大格局大联动尚未真正形成

我市山区农村的产业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品牌效应,产业布局普遍低小散,核心竞争力较弱,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还不强。尤其是现有产业融合缺乏联动性和可操作性,许多地方还没有达成产业融合发展的共识。农业、林业、民政、国土资源等部门各自为政,尚未真正形成合力。扶贫与新农保、医疗救助、危房改造、困难学生救助等政策各自为政,信息共享渠道不畅通,没有形成“一本帐”,有时甚至出现政策交叉。

二、对策与建议  

(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创新推动山区产业扶贫工作

永嘉岩坦楠溪古韵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设带动沿线村民脱贫致富是较为典型的案例。扶贫消薄工作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去。通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推进一批带动力强和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项目,大格局大联动推动产业兴旺。

一是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度出发,编制我市山区农村精准扶贫规划,从形态、内因、潜质上厘清山区贫困层次,明确山区精准扶贫定位、导向和分类,统筹推进,要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二是在重大基础设施布局上向或欠发达地区倾斜,集中力量实施一批综合交通、能源、旅游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实施一批教育、文化、卫生等民生工程,根本解决我市欠发达山区发展的瓶颈制约。

三是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在田园综合体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森林康养产业等项目中,做好产业布局,以项目带动产业兴旺。

四是农业、林业、民政、国土资源、环保、医疗、教育等部门要改变各自为政的现象,加强配合和协作,信息和资源共享,责任和义务共担,各部门形成扶贫“一本帐”,避免扶贫工作的交叉重复或空白盲区现象。

(二)强化产业扶贫项目带动力,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开展精准扶贫

温州市林业局牵头实施的林业六个一百精准扶贫3年行动计划是政府部门下沉式精准扶贫的成功经验。要发挥政府部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引领作用。创新机制,以山区生态建设为根本,“两山”理论为指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绿色经济发展促进精准扶贫的推进。

一是大力培育和扶持贫困地区农业龙头企业,规范农村合作社,密切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二是产业扶贫项目的设计要以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前提,避免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有针对性,要符合乡村振兴总体规划。

三是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政府的产业扶贫要精准施策,宏观把控,做好顶层设计。做好产业大格局形成的引导,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宣传,根据国际国内产业发展趋势扶持一批带动力强的产业扶贫项目。

(三)发挥各类人才优势,从根本上全面推动扶贫消薄工作

凝心聚力谋发展,扶贫消薄需要有这样一支人才队伍,人才兴则产业旺,人才和科技是带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是在鼓励和扶持山区农村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同时,要加强企业主责任意识和道德风险的教育,督促企业始终把对低收入农户的产业帮扶放在重要位置,避免企业与农户争利益,真正发挥龙头企业主的带动作用。

二是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要重视农业职业培训,发展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提高乡风文明的水平,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吸引乡村精英返乡、治乡。以投资优惠、乡情感动来吸引在外温商和企业家反哺乡村;吸引乡贤反哺既能推动乡村振兴行动,又能丰富社会化扶贫氛围。

四是引导干部人才向农村山区集聚,建立扶贫消薄干部制度,由市、县、乡三级按需下派干部到乡镇和农村驻点指导,时间一年,并加强管理考核。通过扶贫政绩考核,把贫困山区领导班子的工作重点引导到扶贫开发上,形成扶贫、持续性脱贫的正激励制度,通报一批优秀扶贫干部人才。

五是以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推动基层扶贫干部队伍建设,整体提高扶贫工作人员素质。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指导员在产业兴旺、乡风文明和扶贫消薄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发言人工作单位及主要职务:                     党派:民进

民进温州市委会                                   界别:民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