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全会新闻 全会日程 图片传真 大会发言 大会简报 大会资料 全会报告 大会决议 媒体聚焦
杨晓燕委员代表民进温州市委会的发言——凝聚乡贤之力,助推乡村振兴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政协


有一种记忆叫乡愁,有一种情怀叫乡情,有一种力量叫新乡贤。“新乡贤文化”被写进国家“十三五”规划,成为乡村治理的时代选择!“新乡贤”:有退休返乡的政府官员,如瑞安市马屿镇梅月宝退休返乡,奔走筹措建村集体果林基地;有反哺桑梓的业界精英,如归国温商李启松,投资5.7 亿建永嘉县岩坦镇嘉纳庄园,带动周边村民创业致富;有耕读故土的贤人志士,如温州大学原党委书记章时趋,退休返乡耕读劳作参与乡村治理,并将党组织关系转回村里;有德高望重的模范人物,如苍南县矾山的李若忠,把“振兴家乡”当作人生理念,是社区荣誉书记;有有口皆碑的基层干部,如泰顺县北外村村长王贻进退而不休,致力于乡村建设等等。近年来,我市率先推出乡贤“助乡兴十大行动”,乡贤力量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但是,在这推进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资源潜力尚待挖掘。经调研,目前虽已基本建立乡贤资源库,但普遍存在“无保持常态联系”“无细分乡贤类别跟进相应服务”“无建立重点乡贤及亲属关爱机制”“无最大化激发每一位乡贤蕴藏的资源能量”的“四无”现象。

二是回归项目尚存缺陷。首先是项目谋划不深不细,有匆忙上阵和跟风现象;再是普遍存在“重建设轻运营、重硬件轻文化、重传统轻创意”的现象。

三是礼遇政策尚不健全。如,各地成立的乡贤委员会与村“两委”之间的边界不清;退休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亦尚不清晰;对返乡乡贤村官的坐班、打卡等“一刀切”管理,让尚有事业在身的乡贤“知难而退”。

针对当前大量农村精英走向城市、基层治理能力薄弱的现状,深入挖掘新乡贤资源,将为乡村振兴注入“聚民智民力、护公序良俗、促产业兴旺”的强大支撑。

为此,我们建议:

一、优化联系机制,盘活乡贤资源

一是由各级统战部门牵头,制定统一标准,建立县、镇、村三级乡贤人士库;二是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分类管理,由专人负责联系服务;三是设计年度行动方案,在“点”上抓落实。如,开展“我为家乡献一力”,形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献智的良好氛围;四是建立乡镇干部与重点乡贤结对联系长效机制,使乡贤与家乡发展始终保持情感互动。

二、注重文化赋魂,带动乡村复兴

一方面,要注重乡村文创项目建设。调研欣喜发现:无论是曹村、凤卧还是泽雅,我市乡村大多保留小桥、流水、榕树、民居等完整村落体系,这对于高度工业化商业化的城市来说,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公共空间,需在小心翼翼的保护中适度开发。建议借鉴域外先进做法,如台湾台东县在没有大规模建设的情况下,主要凭借艺术工作者的文创,使传统村落焕发活力和生机。一场池上村“秋收艺术节”,复活传统农家作息,游客可以一年多次来到池上村,欣赏四季更迭的景色,体验不同季节的生活。另一方面,要谋好项目规划。要在“深”与“细”上下功夫,立足资源特色,做“特色”项目,避免“千村一面”项目同质化。再是,项目要因地置宜科学论证。理性面对用地瓶颈守好法律底线,避免为项目而项目匆忙上马,导致投资失败或项目搁浅。

三、重视乡村治理,规范运行机制

一是从市级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将新乡贤纳入村干部后备人才队伍,使他们成为村两委干部的重要来源;二是各县(市、区)选择三到五个村居,开展新乡贤参与村级治理试点,明确乡贤议事机构的职责与定位,规范运行机制和程序,探索“村两委+乡贤会”的现代乡村治理新模式;三是畅通退休返乡党员干部参与治理的渠道,倡导他们将党组织关系迁回乡村,融入村党组织生活;四是通过培训考核提升新乡贤履职能力,通过举贤颂贤激发新乡贤主体意识,使之真正成为推动乡村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

 

 

 

发言人工作单位及主要职务:                       党派:民进

市政协副秘书长(兼)、民进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界别:民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