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我国作为近视发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17年近视患者多达6亿,小学生患病率接近40%,高中生和大学生超过70%,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 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9月初,省教育厅明确温州作为省级试点单位,为全省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提供样本。 为落实好温州作为省级试点单位的各项任务举措,并顺利完成我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阶段性目标,亟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缺乏部门协作的联动机制。目前,我市在校学生体检仍是以手工录入、纸质存档的方式来完成,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0-6岁儿童健康管理网络体系尚未建立,儿童出生后的早期视力健康管理与今后学校视力筛查难以有效衔接,不利于近视防控关口前移。同时,视力筛查、预防保健和科学矫治等医疗服务体系不健全,验光配镜行业监管力度不够。教育、卫生、市场监管等部门职责落实与衔接困难,无法形成有效的联防联控机制。 二是缺乏有力支撑的条件保障。全市现有中小学校数1000余所,但专职校医仅300余人,学校卫生室和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严重不符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其中,90%以上的教室灯光照明达不到国家现行标准。此外,学生体检经费标准过低,仅为15元/人,而且结算方式繁琐,导致一些地方和学校甚至无法组织开展学生体检。今后,要按照每学期2次开展视力监测,需要更大的经费投入。 三是缺乏家校统一的育人共识。有关监测表明,我市中小学生普遍学业压力大,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不足。就家长而言,重智育、轻体育的观念根深蒂固,学生参加校外学科教育培训的比例有增无减,儿童青少年近距离学习时间过长、学习强度和频率过大,加之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经常熬夜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导致近视早发、高发,并直接错过近视预防的关键阶段。 为此,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和改进: 一、加快政府统筹,落实部门责任 一是由市政府牵头,教育、卫健、体育、财政、人社、文化广电、市场监管、考绩等部门参与,成立温州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领导和协调工作机制。二是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主体、任务分工和工作目标,逐级签订责任书。三是制定评议考核办法,建立考核流程、考核标准,以及专项督查制度和责任追究体系,确保近视防控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专业指导,健全运行机制 一要发挥温州医科大学资源优势,成立温州市近视防控工作指导中心,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年度实施计划。二要研发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数据信息平台、科普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平台。三要调整提高学生体检费标准,落实近视防控专项经费,加大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力度,确保每学期两次视力筛查。四要研究制订儿童青少年近视普查标准化流程,出台儿童青少年视力医疗规范。五要加强校医培训和志愿者专家团队建设,构建近视防控公益服务体系。 三、加力规范办学,提高育人水平 一是把近视防控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着力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长效机制。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完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二是加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有效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的问题。三是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活跃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提升赛事组织能力,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度,吸引更多的学生走向户外开展体育运动。 四、加大科普力度,营造宣传氛围 一是通过网络、自媒体、电视、报纸等多种宣传形式和载体,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我市公众正确认识、有效接收近视防控诊治的科学知识和信息。二是进一步加强家校联动,通过宣传栏、家长会讲座、微课堂等形式指导家长帮助学生预防近视发生。落实《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传授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技能,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三是组建视力健康科普教育宣讲团。结合每年全国“爱眼日”和温州市“爱眼周”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医务人员深入托幼机构、中小学和社区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教育,将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科普知识覆盖全社会。 发言人工作单位及主要职务: 党派:民盟 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校长 界别:教育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