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燕炯:回忆高忠勋的几件事
专题首页 活动要闻 与温州同行 媒体聚焦 光辉历程 政协小知识 美术书法作品展
蔡燕炯:回忆高忠勋的几件事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政协 发布日期:2019-11-08


今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为了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市政协决定编撰《与温州同行》史料专辑,并将其作为献礼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六个一”活动之一。全书记录70年来我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在人民政协的大舞台上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开拓创新、助力发展的真实故事。

10月25日起,温州市政协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与温州同行》系列文章。今天是第三篇《蔡燕炯:回忆高忠勋的几件事》。

蔡燕炯 作家:温州政协原副秘书长,先后兼专委会办公室主任、经建委主任、市政协办公室主任,曾任政协温州市委员会委员、专职常委。

我与政协有缘

我是1995年9月从温州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调到温州市政协机关工作的。我到温州市政协工作,其实是高忠勋主席推荐才来的。1984年5月4日,温州被列为我国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后,很快在人民日报刊登通告,要在全国范围引进温州急需的9个专业的温州籍人才。那时,我在安徽省铜陵市从事新闻工作,因为是复旦大学新闻系1968届毕业生,在当地属凤毛麟角,被当地政协吸纳为市政协委员(新闻出版界),参加过多年的政协活动。我被温州市引进后,前10年一直在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经研中心、市体改委工作。当时,我根本没有料到在10年以后,又返回到政协组织里来。说我与政协有缘,倒不如说我与高忠勋主席有缘。

△高忠勋:温州市政协第六届主席 

高忠勋同志1993年5月任温州市政协主席。之前,高忠勋同志担任过温州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温州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温州曾是“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的发起城市(之一),高忠勋同志作为温州的代表,曾带我去兄弟城市参加过好几次年会活动,温州提交给年会参加交流的论文或调研报告都由我负责。1992年10月,研究会第四次年会暨全国第五次中等城市经济发展研讨会要在温州举办。根据高忠勋同志的意见,会议主题定为“市场经济与中等城市经济发展”,我作为研究会的秘书长,当然要全力配合高忠勋同志具体负责会议的筹办工作。从论文征集、会务安排,到会后对研讨论文的编辑出版,我和高忠勋同志在那次会议召开前后的二三个月时间里,接触相当频繁。当时,我们体改委、经研中心在广场路市委大院的门楼三楼办公,高忠勋同志经常到我办公室询问年会筹办情况,对遇到的困难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在温州的这次年会暨全国性研讨会办得相当成功,各地代表也相当满意。   

会后,高忠勋同志又指定我和安微芜湖市委党校校长徐正元一起对会议交流材料进行整理,对收编的35篇论文,作为“中等城市经济丛书”,以《市场、市场经济与中等城市经济发展》为书名,由南京出版社正式出版。高忠勋同志在出版这册论文集之前还亲自为该书写了序。

回忆高主席的几件事

No.1 首创市政协“委员活动日”活动制度

高主席到政协后,很重视加强同广大政协委员的联络工作,在他的重视下,市政协于当年12月份就成功举办了市政协历史上的首次“委员活动日”活动,并且把举办“委员活动日”活动的经费列入政协年度财政预算中。此后,市政协第七、八、九届每年都举办“委员活动日”活动,而且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不断丰富,不断创新。各县(市、区)政协也仿照市政协做法,也陆续举办。“委员活动日”活动,对密切政协与委员、委员与委员之间的联系,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形式办法,这项制度被一直坚持至今。

No.2 成立“政协之友社”

1994年是高主席到政协工作的第二个年头,这年9月20日,在高主席主持下,温州“市政协之友社”正式成立。“市政协之友社”是由全国、省、市政协老委员和市政协机关干部参加的具有统战性、联谊性的社团组织,它开展各种活动,对政协工作具有延伸、拓展作用。政协成立“市政协之友社”以后,温州各县(市、区)政协都相继成立了各自的“政协之友社”组织。

 

No.3 积极倡导并率先垂范“三联系制度”

高主席主持第六届政协工作以后,为加强与广大政协委员的联络工作,积极倡导“三联系制度”,即主席、副主席、秘书长联系三名政协常委,常委联系三名政协委员,委员(至少)联系三名各界群众代表。高主席经常在主席会议、常委会议上强调“三联系制度”的意义作用,并检查督促落实情况。在高主席的重视下,各位副主席经常性地到委员比较集中的单位召开委员座谈会,听取对政协工作的意见建议。高主席还规定市政协领导到县(市、区)政协开展视察调研活动时,必须走访在该县(市、区)的市政协委员,或者邀请他们参加活动。

No.4 力促龙湾区政协的筹建

1997年,浙江全省范围内除了温州市的龙湾区和杭州、宁波的几个区,其他的都已建有政协机构。高忠勋主席为了实现温州全市政协“满堂红”,对龙湾建立政协机构高度重视。他专程到龙湾和龙湾区委衔接协商关于筹建龙湾区政协事宜。龙湾区委相当重视,及时召开区委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于当年10月14日向温州市委报送了《关于组建龙湾区政协的请示》。在高忠勋主席的直接关心下,两个月后,温州市委发出《关于同意建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温州市龙湾区委员会的批复》文件。1998年3月19日,龙湾区首届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顺利召开。高忠勋主席从亲自去龙湾衔接协商区政协创建,到第二年3月龙湾区政协正式建立,期间倾注了他的不少心血。我还清晰记得龙湾的同志特别是区政协主席朱文松同志,曾多次到市政协找高忠勋主席和郑银龙秘书长商量求教区政协工作的开展和机关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等有关事宜,高主席总是热情接待。1998年2月到3月,温州市龙湾区政协成立前后,宁波市的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政协,杭州市的上城区、下城区、拱墅区、江干区、西湖区政协都相继成立,浙江全省政协“满堂红”的目标顺利实现。

No.5 力促政协机关干部的“双向交流”

高忠勋主席任职期间,也是此前市政协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首位被交流(提拔)到县(市、区)政府任副职的是政协办公室的一位秘书处处长,她当时只有30多岁,调出前曾征求过我的意见,后来她担任了龙湾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此后,政协机关陆续有中青年干部被调到政府部门或县(市、区)党委政府任职。高忠勋主席主持的六届政协和蒋云峰主席主持的七、八届政协及以后,政协机关有相当一批中青年干部陆续被提拔“交流”到县(市、区)或市直部门单位任职,多年以后这些干部中不少人都担任了正县领导工作岗位。与此同时,政协机关也调入了许多优秀的中青年干部,特别是推行“双推双考”制度后,政协机关一些岗位成了不少公务员心目中的热门岗位。由高忠勋主席力促的政协机关干部“双向交流”制度,促进了干部队伍年轻化,增强了机关干部队伍的活力,也终止了第六届政协以前的政协机关“只进不出”的局面。

我眼中的老领导

我记得,当时高主席的工作很忙,但高主席工作很仔细,很多事情亲力亲为。高主席的平易近人同样难得。只要有空,高主席就会去各个委的办公室坐一坐,聊一聊。

高主席去世前半年还在心系党的事业,在洞头参加支部活动,还在传达市党代会的主要精神,手写提纲,进行了7、8分钟的发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