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吉敏:为“琦君文化”出力
专题首页 活动要闻 与温州同行 媒体聚焦 光辉历程 政协小知识 美术书法作品展
周吉敏:为“琦君文化”出力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政协 发布日期:2019-11-22


今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为了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市政协决定编撰《与温州同行》史料专辑,并将其作为献礼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六个一”活动之一。全书记录70年来我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在人民政协的大舞台上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开拓创新、助力发展的真实故事。

10月25日起,温州市政协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与温州同行》系列文章。今天是第五篇《周吉敏:为“琦君文化”出力》。

周吉敏:瓯海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瓯海区文联副主席;瓯海区政协委员。

我还是以琦君先生的那句话开始吧——“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这是琦君在《写作回顾》中一句话,也是琦君文学精神最好的自我表达了。

琦君

琦君的文学精神根植在故乡的泥土里,而如今故乡的琦君文化又根植在琦君的文学精神里。根如此地紧紧相握,琦君文化才呈现出今天源头活水的淋淋元气,得以让后人汲取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在瓯海琦君文化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尤其鲜明可感。

从1996年至2018年,瓯海琦君文化品牌的发展走过20多年的风雨历程,一代一代接力,呈现一条薪火相传的鲜明轨迹,而瓯海的琦君文化已然像一棵树,根须开始延伸。这种现象证实了琦君笔下的故乡和现实中故乡相得映彰,互为汲取的现实。我作为瓯海区第六届至第九届的政协委员,亲历了琦君文化的发展,由此我将琦君文化的发展分为萌芽、培育、发展三个时期。

一、萌芽期(1996-2002)

“琦君”生根发芽。一颗蒲公英种子落地那时候,我还在与瞿溪一山之隔的泽雅,并不知道琦君回来了,那时我喜欢读琦君的散文,有一本1997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琦君散文集》常常在手。因喜欢而关注,也就对当时的事情有了一些了解。

听说1996年,三溪中学要拆除作为教工宿舍的原长工楼,部分老教师和政协委员强烈要求保护潘宅旧居。瞿溪的潘宅,就是琦君笔下的家园,后被用作三溪中学校舍。后经区政协和台办的协调,学校在文物部门的支持下,决心修缮潘宅的核心建筑“养心寄庐”,创办琦君文学馆。当时三溪中学的校长何治权先生通过台胞叶国星先生,与台湾的琦君夫妇取得联系,开始了书信来往。1999年开始,琦君陆续寄来很多资料和1万美元,瓯海区统战部门、瞿溪镇政府、三溪中学共同筹资,琦君的妹妹潘时珍、堂弟潘长江也资助了资金,启动创建“琦君文学馆”。听说活动审批时还出现了麻烦,当时没有一个单位敢出面担当,最后是瞿溪镇政府担起了这个责任,做出了举办的批复。一切准备就绪后,时任区台办主任冯强生先生借市政协召开海内外三胞联谊会的时机,以温州市政府的名义,向琦君寄去盖了市政府大印并有市长签名的邀请书。2001年10月,“琦君文学馆”开馆,琦君携夫婿李唐基、儿媳妇陈丽娜回到故乡。

 

琦君文学馆

我所了解的只是写在这儿的寥寥几句,当时筹备事宜的繁杂、过程的艰辛,我想是不言而喻的,也只有当事人能体会。琦君为了回家,也做了准备,她在给亲属的信中说:“提到回乡之事,我日日夜夜放在心中,健康日差,生怕无法回去,见不到亲人好友,此生岂不白活了?”“所以我必须振作起来,把回乡当作一个大目标。所以现在任何应酬都推掉了,文学团体已定之会都不参加了,健康第一。否则若不能回去,太辜负你们的心意。”

1996年到2002年,也是琦君文学创作的高峰期,共出版了《桂花雨》《母亲的书》《琦君散文》《长沟流月去无声》《永是有情人》《琦君文选中英文对照》《橘子红了》《菲利的幸运符咒》(翻译小说)。1997年,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邱佩萱撰写的硕士论文《琦君及其散文研究》,成为台湾第一本以琦君为主的学位论文。《烟愁》入选台湾文学经典。与王鼎钧、郑愁予、夏志清同获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特别奖。小说《橘子红了》,2001年,被拍成电视剧《橘子红了》,红遍了海内外。

琦君在开馆仪式上动情地说:“我在这家园内度过了14个春秋,旧宅往事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到台湾之后,我的心如无根的浮萍,对十八湾尽头家乡的苦念,更日夜剧增了。”这也是琦君《乡思》一文中开头一句。何治权老师在他的《琦君文学馆创办回眸》一文中说得好:“琦君文学馆的诞生,源于琦君本人对家乡50多年的苦念,那是她梦与现实相遇的地方。”

写作的人回馈故乡的永远是作品。而琦君先生还有心培养家乡的学子。2002年,她出资一千美金设立中学生琦君文学奖。2006年她去世后,由李唐基出资到2009年;后由政府出资举办到2014年。

我们回顾这一段历史,再看琦君这一期间个人创作上所获的成果,做一个心理上感应链接,是不是可以说:琦君回乡,是母亲对游子发出的呼唤。琦君接收到了这个远隔千山万水的声音,“橘子红了”的季节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了回家的路。

这颗经历一番流离的蒲公英的种子落回到母土里,开始生根发出芽叶。

二、培育期(2003-2015)

“琦君”架起两岸联谊的桥梁。在第二届琦君百年诞辰纪念活动暨琦君散文奖颁奖典礼时,《温州日报》副刊以“琦君百年文耀两岸”整版作了报道。这是我概括的一个主题,兼具了琦君文学的内涵:一个是地域性,一个是时代性,也可以说是其文学性和社会性的概括。

瓯海的琦君文化品牌形成,最先是社会性——“两岸同根同源”的沃土里慢慢培育起来的。

从2001年至2010年,其间2006年,琦君在台湾去世。琦君文化在瓯海已是一个10年,10年间停留在一个校内文学馆,校内中学生琦君文学奖的一个层面。也常听身边的人说“琦君”,惋惜“琦君”的际遇,“琦君”在瓯海的默默无闻。听者有意吧,或者是冥冥之中一份同乡情谊的呼应。我开始调研,2010年,我作为台联界的政协委员在区政协大会上以《打造琦君文化金名片,推动瓯海经济文化发展》为题做了发言,发言中,我建议开展以下几项活动:成立琦君文化研究会、组织两岸琦君文化节、开展“跟着课本游琦君故里”,借此来宣传琦君文化,以文化名人引领我区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引起与会政协委员的共鸣。

如何建设“琦君纪念馆”,政府建,还是民间建,成了政协委员的热点话题。在大会期间,瓯海区政协琦君文化联谊会成立,区文联主席彭福云任会长,意大利华侨潘妙飞捐资100万元,社会各界捐资200多万元,启动“琦君纪念馆”的改建工程。2011年8月瓯海区举办首届“琦君文化节”,同时举行“两岸琦君文化学术研讨会”,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瓯海,有32篇论文参加了研讨交流。区政协李芍副主席牵头,区政协琦君文化联谊会具体实施,泽雅庙后小学“琦君纪念馆”改建工程开始施工。2013年8月建成,在第三届琦君文化节上,举行了开馆仪式,琦君的儿媳妇陈丽娜女士参加了开馆仪式。

琦君纪念馆

2008年,本土学者章方松先生的《琦君的文学世界》一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11年,我区无党派自筹资金整理结集印刷《琦君笔下的故乡世界》2万册分到全市各个中小学校。

从以上的回顾中,我们可见,瓯海的琦君文化在一批爱国爱乡的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耀两岸”的“琦君”架起了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这恰是其社会性一面的表现。

 

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一个过程。我们回过头的时候,那条路就在天空中浮现。

三、发展期(2016至今

事物的发展轨迹总是起起落落,琦君文化在瓯海经过10余年的发展,“琦君”终于从地方走向了全国。 

自从2010年,我以《打造琦君文化金名片,推进瓯海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区台办操持琦君文化节编外主力军,包括策划组织、宣传报道。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琦君文化节的举办、中学生琦君文学奖一届又一届地颁出,我也越来越发现其瓶颈,一些项目流于形式,遂开始思考琦君文化内涵的深入和外延的扩大。

2016年1月,我在区政协大会上以《提升琦君文学奖,塑瓯海人文丰碑》为题发言,紧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提出设立琦君散文奖,扩大琦君影响力,为瓯海地域文化代言。时任瓯海区政府区长彭立华在我发言稿上签字说“此举可行”。

2016年2月,我与区台办主任马小波赴北京,与《十月》杂志洽谈,设立琦君散文奖合作细节事宜。其间,区文联着力于琦君散文奖资金的落实。时任瓯海区政府区长王振勇同意设立“琦君散文奖”,财政专项拨款60万元用于此项活动。是年10月,区委区政府与国内重要期刊《十月》杂志签订合作合同,联合设立琦君散文奖,永远落在瓯海颁奖。至此,琦君文化的社会性开始兼具了文学性,仿佛是一只大鹏的两翼。琦君散文奖成为温州继林斤澜小说奖之后的第二个全国性的文学大奖。

第二届“琦君散文奖”颁奖典礼

至今已举办三届,2019年11月将迎来第四届颁奖典礼。先后已经有鲍尔吉·原野、张炜、周晓枫、黄灯、李修文等12位全国著名的作家获奖。不仅扩大了琦君的影响力,也为瓯海区走向全国提升了知名度,更是积淀了瓯海区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来过瓯海区的人都将成为瓯海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为瓯海积淀深厚的人文底蕴。

“琦君散文奖”为打响琦君文化品牌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琦君文学的学术研究一直是大陆的短板。如何完善了故乡对琦君研究,我又进行了策划。

2017年7月,瓯海区琦君文化研究会成立,我担任首任会长。并主动承担编辑《一生爱好是天然——琦君百年纪念集》,这也是大陆首次结集出版有关琦君学术研究书籍,填补了空白。我策划聘任“台湾中央大学”、浙江大学、温州大学作为学术支持单位,为大陆琦君文化研究做支撑。在“琦君百年诞辰暨第二届琦君散文奖颁奖典礼”上,瓯海区委宣传部对以上三家单位发了学术支持单位聘任证书。

第一届“琦君散文奖·特别奖”颁给了我的散文集《斜阳外》。这是我利用了5年的时间行走瓯海区古道写的文集。于我,这个奖是一条鞭子,它不断地警醒我,不断为琦君文化付出,为其培土浇灌。琦君慈和的笑容,为我的每一次前行注入了力量。

我一直在为琦君文化在瓯海的发展集聚力量,寻找更好的发展契机。

温州塘河文化论坛是瓯海区塘河文化促进会主办的一个塘河文化品牌,我作为促进会的副秘书长,承担整个活动的策划和组织。2017年,第四届温州塘河文化论坛上,我邀请《人民日报》高级编辑、著名作家李辉、著名书评人绿茶一行六人来瓯海采风。我带他们参观琦君故里,在琦君纪念馆,看到内容单薄的纪念馆,他们说这个纪念馆完全可以做得更好,我提出能不能设立“琦君文化讲堂”,扩大琦君的社会影响力。因李辉老师在河西学院做“贾植芳讲堂”,做得很成功,影响力非常大,都是文化名人参与。我也是冒昧提出,想不到李辉老师满口答应下来,说可以帮忙组织实施。

2018年5月,瓯海区委宣传部实施“琦君文化品牌五大提升工程”(琦君文化讲堂、琦君学术高峰论坛、琦君文化公众号、琦君文化期刊、琦君文化研究会),具体落在瓯海区社科联组织实施。8月25日,“琦君文化讲堂”由区委宣传部主办,区社科联承办,瓯海区台办、瓯海区文联、瓯海区新闻和网络信息中心协办,聘任《人民日报》高级编辑、著名作家李辉为“琦君文化讲堂”的顾问。第一讲李辉老师邀请了央视著名主持白岩松,讲“我的故乡记忆”,为琦君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打开了无限的空间,成为了温州文化的一件大事。

白岩松在瓯海琦君文化讲堂演讲

2018年11月,瓯海区社科联联合温大人文学院举办 “琦君研究高峰论坛”,补足了大陆琦君文化领域内一个重要的元素——学术研究。至此,我区形成了集两岸琦君文化交流、文学、学术于一体的琦君文化组织架构。这些平台都需要坚持,只有坚持下来,在漫长时间里才显出它的社会效应和历史积淀。

2019年3月2日,“琦君文化讲堂”第二讲开讲,李辉老师邀请了文化部原部长王蒙讲“我的新疆故事”。王蒙一行在“琦君文学馆”参观时,我邀请王蒙先生题写“琦君故里”4个字。这次活动,我以“作家与地域的情缘” 为题,书写了王蒙先生与温州的缘分,《温州日报》文化周刊整版予以刊发,让此次活动成为历史的记忆。
        可以说,瓯海区琦君文化品牌到今天已经呈现了立体式的发展,这种立体架构也是我多年的愿望,与瓯海区委区政府区政协和各部门的支持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分不开。瓯海区通过打造琦君文化品牌,扩大了琦君文学的影响力,彰显了瓯海区的人文魅力,更是促进了两岸同根同源的情谊。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