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文史
首页 > 温州文史
     
 
古城的记忆!——《温州城池坊巷图》
【来源:温州百年风云】 【作者:沈智毅】 【 】 【2018年07月26日】

温州别称“山水古城”。温州“通五行之水”、“连五斗之山”、“凿二十八井”作为古城选址和建设的山水格局,城址和布局历一千六百年未变,倚江、负山、通水,风貌独具特色。有“楼台俯舟楫,水巷小桥多”的风貌,城内街区方正,道路格局“两纵四横”,水系发达,“一坊一渠,舟楫必达”。

清光绪八年(1882)《永嘉县志》中《温州城池坊巷图》,留下一张130年前真实的温州老城平面图。清晰地标出温州古城各河道的位置。城内计大小河渠54条。南北向的河街是河东街西,东西向的河巷都是河南巷北。令人惊讶的是从东晋太宁元年(约323)郭璞主持选址,温州古城历经1600余年,依旧保持了永嘉郡城池的原貌。


据明弘治《温州府志》记载: “晋明帝太宁癸未元年始建,郭璞初谋城于江北。取土称之,江北土轻。乃过江,登西北一峰(即今郭公山)见数峰错立,状如北斗,故名斗城,内侧联络海坛、华盖、积谷、松台、郭公山如斗魁,而华盖山锁斗口;外则接凑吉、黄土、仁山、灵官如斗柄,而灵官又为辅星,以像天之北斗。”时有白鹿衔花之瑞,又号曰白鹿城。鉴井二十八以象列宿。郭璞当时规划建城时“连九斗之山,通五行之水”,并据“倚江、负山、通水”和“东庙、南市、西居、北埠”的原则,布局古城街巷和建筑,营造出像叶适在《永嘉开河记》中说的“升高望之,如画奕局”的古城结构,这在我国的城市建设史上是少见的。

永嘉郡城跨山而筑。城墙采用蛮石墙体,坚固无比,高三丈五尺,宽一丈二尺,总长2977丈。城东西宽7里,南北宽5里,城内面积约3.8平方公里。全城开辟了七座城门:东称镇海门,初名宜春,俗称东门,东南有瑞安门,俗称大南门、有水门;南有永宁门,俗称小南门,有水门,西南有来福门,在松台山麓,俗称山脚门;西北有迎恩门,俗称西郭门,东北有永清门、俗称麻行门;北有拱宸门,旧名望京门,唐时有双门,俗称朔门。七座城门门上各覆重楼,外筑月城。


永嘉郡城东西负山,则以人工开挖东壕、西壕为护城河。北临瓯江为天然城池,其南环于会昌湖。城内水源充足,池潭错列,与开凿的河渠连在一起,形成水系纵横交错的格局。瑞安门、永宁门旁各有水门一座,引会昌湖水,经护城河进入城内河渠,汇至奉恩水门注入瓯江。城内一坊、一渠、一桥相配合,形成水陆交通网络。



温州古城总体形状为方形,子城在中央,像一个巨大的“回”字,街区方正。至乾隆十五年(1760),温州城内有大街府前新街、五马街、新河街等13条;小巷有谢池巷、永宁巷、仓桥下等132条。由于人口逐渐增多,原先一坊、一渠、一桥的水陆交通格局,已使人们感到生活的不便利,1934年,五马街南侧河道改为石砌下水道,老城开始填河拓巷,次年瓦市殿巷小河也被填改。解放后,从1950年填塞康乐坊路旁小河改建下水道开始,至上世纪70年代末,旧城区内所有街巷小河全部被填塞。当年的水乡不复存在。南北走向的信河街是温州市区几条交通要道之一。信河街两边密集的小巷也是温州老城区的标志之一,人称七十二条半小巷。经过前几年的旧城改造拓宽,现在的信河街已经面目全非。五代时期,老城河网密布,信河街应该是一条从南到北延伸到瓯江边的河。直到宋代,这条河才有了新河这个名字。当时的“市长”知州韦庸带领老百姓对河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疏通。至此之后,这条河才有了新河的名称。新河之名一直经历了宋、元、明三代,明代的信国公汤和来到温州,他看到地处东南沿海的温州城河道密布,为兵家必争之地、海防要塞。但当时城市内河各河道淤积严重,城防需要加固。于是汤和下令重新对内河进行疏通。为了纪念汤和的功绩,温州人将新河改称为信河,一直沿用至今。

从光绪八年的城池巷坊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河网纵横交错,小巷都是沿着河道而建。在130年前,整个老城还是一个密布河网的“水城”。河网四通八达,将温州城各个角落紧紧连接在一起。当年,住在温州城内各个地方的人,撑着小舟,通过四通八达的河网可以到达城内任何地方,也可以通过内河直达瓯江。





【浏览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